国别区域

国别区域研究领域的现状、问题与前瞻
最近更新:2023-07-27
标签:

【国别区域】 列国志|孟加拉国(第2版)

作者:列国志 来源:社科文献
发布于 2021-06-21 浏览量:439

R11e64a203dc6c6838e3130aed4674911.gif


孟加拉国,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次大陆上。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两条大河在其腹地交汇。它既是孟加拉虎的故乡,又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海滩。孟加拉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自1971年独立以来,在半个世纪间,其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各个重要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全面介绍和分析孟加拉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对于广大读者将大有裨益。


1623918117681404.jpg


刘建 编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6月出版


Rc09aa7a5c76113bc1e93b5781be0c521.png


内容节选


第三节 医疗卫生

孟加拉国具有悠久的医学传统。不同宗教的传播和兴替都曾促成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进步。然而,由于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处亚热带,气候燠热多雨,水患频仍,因而很容易滋生和传播各种疾病。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民不聊生,缺医少药,卫生状况极差。因此,人口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缓慢增长的现象。在巴基斯坦时期,情况虽有改善,但进展十分缓慢。1971年独立以来,孟加拉国历届政府均十分重视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增加经费预算,努力改善各种相关基础设施,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显著改善了人民的卫生和健康状况,使孟加拉国人民的预期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 政策与体系

孟加拉国宪法第二章第15条规定,向公民提供医疗服务是国家的基本责任;第三章第18条第1款又规定,“国家将提高公民的营养水平和改善公共卫生视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孟加拉国中央政府卫生和家庭福利部负责制定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对控制、根除重大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对医务人员和医务辅助人员教育、药物控制、人口控制、母婴安全和免疫计划等提供实施方案。


独立初期,孟加拉国政府疾病控制的重点在于以西医治疗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力图改善卫生服务和提升医学教育机构水平,疾病控制的重点转向大规模的预防行动。1986年,孟加拉国政府提出的全民预防计划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开始在若干试点地区实施。


2000年8月14日,孟加拉国政府批准了一项面向21世纪的国家卫生政策。其将卫生定义为“肉体、精神和社会福利处于健全状态,而并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弱”。它重申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职责,认为“每个公民都有接受充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权利”,“国家和政府负有向其公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宪法上的责任”。该政策表示,为了民族的健康,国家必须保证提供卓有成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要,让人民拥有健康的体魄,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做贡献。它提出15个目标、10项政策原则和32条战略。15个目标包括:使社会所有阶层都能利用基本医疗设备,继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健全体系,以使人民得到方便和可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政府保证为次区和乡提供优质、廉价和方便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改善社会各阶层人口尤其是儿童和妇女的营养状况;降低母婴死亡率,使之达到可接受的水平;采取措施以保证在乡一级实施母婴卫生保健,在每个村庄配备安全洁净的分娩设施;全面提高生殖卫生服务;确保在次区卫生院及乡卫生和家庭福利中心的医护为全职人员,提供并维护必需的设备及材料;采取必要手段使人民能够充分享有公立医院的就医机会;采用适当法规管理医学院和私立诊所,严控服务质量;加强和从速实施家庭生育计划,使生育率达到替代水平;使极端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方便有效地接受家庭生育计划;为智力缺陷人口、肢体残疾者和老年人口提供特殊卫生服务;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使家庭生育计划和卫生管理质优价廉;推行多种医疗服务,使各种疑难病症可在国内获得治疗。这些目标切合实际,符合民众需要,现在已基本实现。2017年,孟加拉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3.4岁,其中男性71.3岁,女性75.6岁,在世界上居第136位。


孟加拉国国家卫生政策的10项原则包括:通过各种渠道使每个公民认识到,无论种姓、信仰、宗教、收入、性别如何,无论生活在什么地区,他们都可以在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基础上获得医疗、营养、生殖卫生方面的服务;使全国所有地区的每个公民都可以得到基本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平等分配和充分利用一切医疗卫生资源,解决紧迫的与卫生相关的问题,着重为残疾人、贫困人口和失业者服务;让人民参与卫生计划和管理,监督和评估卫生服务质量;促进政府与非政府卫生机构的合作,确保向所有人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确保生育控制用品的供给;通过行政重组和中央放权,根据需要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改善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创造条件使所有公民均可得到这样的服务;鼓励采用有效技术,推进各种研发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出现事关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时,就医患双方的权利、机会、责任、义务和限制提供法律支持;在医疗卫生部门实行基本的一揽子初级服务,满足人民对自身全面健康和生育卫生的需要。这些原则强调在医疗卫生方面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也强调为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孟加拉国政府在近20年来基本上坚持了这些原则。


孟加拉国国家卫生政策的32条战略,是为实现上述目标和贯彻以上原则而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民众参与、疾病防控、设备供给、价廉服务、药品质量、时疫监控、医疗标准、医疗改革、人力资源、信息流通、机构重组、医学教育、穷人和残疾人免费就医、缩小城乡差距、科学研究、经费分配等重大问题,以达到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健康”(Health for All)的目标。应当说,孟加拉国政府的卫生政策是合乎实际和明确的,目标是具体和切实可行的。


在就医方面,孟加拉国人民可以选择传统疗法或西医。医院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营部门主要为住院病人服务并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私营部门主要为门诊病人提供治疗服务。孟加拉国政府主要通过提供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方略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公营部门提供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以县以下的次区卫生院为中心组织实施。它们可以为门诊病人服务,也可以收治住院病人。一般的次区卫生院拥有31张病床,也有一些次区卫生院拥有50张以上的病床。它们大多可以全天提供产科急诊服务,产科专家、麻醉师和熟练护士24小时值班。它们有基本的实验室设备。乡级卫生和家庭福利中心一般配备10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只为门诊病人服务,不收治住院病人。他们也需要进行上门工作,主要从事预防性医疗卫生服务和为民众提供避孕药具。一些经过培训的女性卫生助理可以入户为产妇接生。


县级医院一般有100~250张病床,同时为若干县提供服务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一般有650张左右的病床。它们负责提供中级和高级医疗卫生服务。大多数次区和乡级的初级设施利用率偏低,而提供中级和高级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却人满为患。


私营部门主要以顺势疗法等非药物传统疗法治病,主要从业人员为村医和社区卫生工作者等。私人药店可以根据顾客需要提供药品。经营人员也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所有以上从业人员主要为村民服务,因收费低廉和可以赊账而受到欢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非政府组织正式训练的志愿者也在不断加入私营部门。


二 成就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孟加拉国面临的卫生问题非常严峻。传染病、营养不良和横流的污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霍乱、痢疾、腹泻、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小儿麻痹症、疟疾、丝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等疾病肆虐,造成许多人早觞。结核病也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每年约有9万人死于该病,同时还有11万人新患该病。至80年代中期,因腹泻、营养不良和肺炎而死亡的人分别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6.3%、13.1%和10.8%;早产和分娩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6%;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占4.5%;因破伤风、肺结核和麻疹死亡的分别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4%、3.3%和2.7%。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尚不完善而易于遭到疾病侵害,死亡率高达111‰(1981年)。脐带处理不卫生而引起的破伤风和饮食不洁而导致的腹泻成为他们夭折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婴幼儿未能接受免疫接种,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人数几乎占婴幼儿死亡人数的一半和儿童死亡人数的1/3。1985年,孟加拉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仅为55.1岁,而同期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61岁。


孟加拉国政府在1986年提出的全民预防计划的目标是在全国4415个乡级单位建立一个卫生和家庭福利中心,在397个次区建立一个卫生所,在59个县建立一所综合性医院。到1996年,这些目标基本实现,乡级卫生和家庭福利中心达到4200个,次区卫生所达到379个,而每个县都建成一所综合性医院。到1999年,全国已拥有1362个乡级卫生和家庭福利中心、3315个社区诊所和460个次区卫生所。全国建立了15所公立医学院和7所培养研究生的医院和专科医院。此外,还有33所私立医学院和牙科医学院。到1998年,医院病床总数达到43293张。到2005年,全国病床总数增加到51684张,平均每万人3.43张;医生与人口的比率为1∶4719,护士与人口的比率为1∶8226。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15年,平均每万人拥有的病床达到8张。医生与人口之比也达到约1∶2000,而护士与人口的比率为1∶5000(2012年)。


孟加拉国52%的儿童获得完全的免疫服务,90%以上的儿童获得部分重要疫苗的接种。2003年,婴儿死亡率降低到53‰,不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半。到2017年,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31.7‰。尽管依然不尽如人意,但与独立初期的局面相比,孟加拉国的医疗卫生状况还是发生了明显的根本性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卫生经费相应增加。1993~1994年度,公营和私营部门得到的政府拨款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4%。到2003年,增加到了3.4%。在1998年,国家用于公共卫生的经费占全部卫生经费的36.5%,而政府卫生开支已占其全部经费的6.9%。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尚欠发达,孟加拉国的卫生经费不算丰厚。换言之,虽然政府已竭尽全力,但1998年人均卫生经费也仅相当于4美元。到2002年,人均卫生经费增加到11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0年孟加拉国政府医疗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5%。2014年,政府医疗开支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8%,居世界第183位。在2017~2018年度议会预算中,政府对医疗部门的拨款是1620.34亿塔卡,约相当于20亿美元。患者看病自费率达到96.5%。


传染病防治 肺结核是孟加拉国长期面临的主要疾病之一,使之在世界肺结核高发国家中位列第五。早在1965年,即已开始实施全国性的防控计划。44家专科诊所和12家隔离或专科医院提供治疗服务。1980~1986年和1986~1991年,政府先后实施了两个关于加强肺结核控制服务的计划。截至1998年,全国肺结核防治计划覆盖了460个次区。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援助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下,到2000年底,这一计划进一步扩展到包括主要城市在内的全国95%的地区。2005年的一个相关报告披露,孟加拉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21‰,死亡人数占全国年度死亡总数的7%。


同肺结核一样,长期以来,麻风病也是孟加拉国面临的一个主要疾病。孟加拉国是一个麻风病高度流行国家,位列十大麻风病高发国家之中。1981年,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多药物疗法(MDT)之后,全球麻风病流行局面急剧改观。于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在2000年之前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亦即达到将发病率控制在小于0.1‰的水平。孟加拉国是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决定的签约国,严格执行了全国消灭麻风病计划。多药物疗法被视为控制麻风病的主要技术手段,于1985年被引进孟加拉国,旋即被政府通过非政府组织推广到全国120个次区。从1993年起,开始对所有麻风病人提供免费治疗。当时麻风病的发病率为1.3‰,患者达136000人之多,为世界第三大麻风病高发国家。从1994年开始,所有患者都能享受多药物疗法,覆盖率达到100%。1996年,患者总数被修正为8万例。1996年,全国建立了625个多药物疗法中心。1997年底,发病率降低到0.117‰。治愈率超过85%,而新发病例中的二级伤残率则降到5%以下。孟加拉国在实现全国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1998年底,孟加拉国的麻风病发病率降到0.086‰,提前两年达到了在全国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孟加拉国政府1995年修订和批准的控制疟疾方案,强调及早诊断、及时治疗以及妥善管理严重与复杂的病例,也强调疟疾监控、防止疟疾暴发和流行以及使用具有杀虫功能的蚊帐。由于新方案的实施,疟疾病人显著减少。然而,孟加拉国水域辽阔,气候湿热,适宜于蚊虫繁衍,此外大多数人生活在草木繁茂的农村,因而始终面临着防控疟疾的艰巨任务。


黑热病(kala-azar)也是在孟加拉国反复出现的疾病。这种病亦名内脏利什曼病,通过白蛉叮咬传播,若不加治疗则95%的患者会于1~2年内死亡。孟加拉国全国27个县的至少200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历年累计发病总数达35000人次。政府于1994~1995年度开始在11个县22个次区的500万人中实施黑热病防控紧急计划。在试点取得成功之后,防控措施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推行,迄今已成功治愈至少8000名患者。防控黑热病面临的主要制约与防控疟疾类似。此外,卫生部门还加强了对登革热这一潜在公共卫生问题的监控和预防。


孟加拉国12个县的1800万人被认为面临罹患丝虫病(filariasis)的风险。政府消灭丝虫病的新方略是首先在一个县进行试点,连续三年给该县全部人口服用一种单一制剂的复合药物。


艾滋病在孟加拉国处于低发水平。截至2010年,仅发现并报告了17个病例。根据2016年的统计,孟加拉国成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与艾滋病患者低于总人口的0.01%,约1.2万例,在世界上居第87位。2016年,因艾滋病而死亡约1000人。因此,有关国际组织将孟加拉国列为艾滋病低流行国家。


普通疾病的防治 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导致约14.5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直至1994年,该疾病死亡率还高达33%。目前,政府正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略分阶段积极控制此病,诊治率达到100%,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曾经导致高死亡率的腹泻,由于多部门合作治理而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由于采用麻疹疫苗而急剧下降。营养不良在全国特别是农村地区依然是一个问题。在非传染性疾病中,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症发病量现已达到每年20万例。


1991~2003年,婴幼儿死亡率从87‰下降到53‰。产妇死亡率则从1991年的4.7‰下降到2002年的3.8‰,直至近年的3.0‰。由于免疫计划的推行和疾病防控计划的成功,婴幼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孟加拉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先从1985年的55.1岁提升到1991年的56.1岁,接着提升到2002年的64.9岁,直至2017年的73.4岁。与此同时,男女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均预期寿命差距明显缩小,女性人均预期寿命甚至已经超过男性将近1岁。由于家庭计划的实施,女性人均生育率亦从1975年的6.34胎下降到2004年的3.0胎,直至2017年的2.17胎,非常接近实现人口零增长的2.1胎。孟加拉国的人口增长率下降到1.04%。


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孟加拉国政府许多部门协同努力的结果。尽管进步巨大、成就不小,但不可否认的是,孟加拉国现在的妇婴死亡率和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依然偏高,公共卫生体系在满足全体人民防病治病的需求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肺结核和疟疾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抗药性现象,以致不少病例难以治愈。随着对外经济活动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艾滋病的发病率可能呈上升趋势,从而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腹泻和呼吸系统疾病还是造成发病人口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此外,必须看到,尽管孟加拉国母婴死亡率都在下降,但其数值依然偏高。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很低,食物摄取不足导致产妇贫血和死亡,也导致新生儿体重不足。穷人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严重。许多地区存在安全饮用水不足和人体排泄物处理不当的问题。传染病和与贫困有关的疾病依然是威胁民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一些现代生活方式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肥胖症等开始成为城市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孟加拉国存在儿童营养不良问题,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达标的占32.6%(2014年)。由于缺钱,广大农村和城市穷人还未能享受应有的医疗服务。因此,孟加拉国的医疗卫生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END

©️本文版权归作者 【国别区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关联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