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唐代皇帝的尊号有何讲究?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1-18 16:38   浏览量 359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下文为《唐代尊号制度研究》,孟宪实著,节选自《唐宋历史评论(第8辑)》



一 尊号的适用范围


“皇帝”作为尊号使用,具有独占性,非皇帝身份的人无权使用这个尊号。因为“皇帝”尊号的至上性,围绕这个尊号,形成了一个尊号系统,如皇后、皇太子、皇太后等等,但皆以“皇帝”为核心。对比可知,“皇帝”是带来其他尊号的原因,所以其他尊号都具有附属性。皇帝的尊号属于皇帝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皇帝的尊称始于秦始皇,这是众所周知,毫无疑问的。在讨论尊号的文章中,不少人从“皇帝”之称讨论开始,认为尊号也从始皇帝始。“皇帝”作为至高尊号的使用,为历代皇帝所继承,如果从尊号系统的视角看,这是基本尊号。本文讨论的“尊号”,不是“皇帝”这个基本尊号,而是以“皇帝”为基础的新加尊号。而这个新的尊号之制,是从唐代开始的。


最初讨论皇帝的尊号,有从秦始皇曾被推荐使用“泰皇”尊号的例证开始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统一之后,朝廷讨论最高领导人的“尊号”,李斯等大臣确实推荐的是“泰皇”,但最后始皇帝亲自确定为“皇帝”。皇帝制度从此正式确立,国家最高领导人称“皇帝”,这是皇帝的尊号。此后,这个最高的尊号基本上相沿未改。对此,《册府元龟》有段总结性文字:“古者盛德之君,若九皇、五帝,皆典籍之所述也。夏商而下,降号称王。秦并天下,始兼三五而建号,然后尊极之名著矣。历代而下,遵而不易。时或因革,理非沿袭,踵事增华,其流弥盛。”“皇帝”这个尊号,是三皇五帝之后的“尊极之名”,后来主流是“遵而不易”,但也有“时或因革”或者“踵事增华”的情形。“时或因革”是很个别的情况,但“踵事增华”即锦上添花这种情况,系统而连续,影响巨大,即所谓“其流弥盛”。


所谓“时或因革”的例证并不多,共有五位皇帝。汉哀帝听信转运说,认为改个名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就能代替西汉运转,成为一个历史笑话。北魏献文帝的情况是自己放弃皇位,但还不想放弃国家管理权,于是大臣们上奏:“汉高祖既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大臣们的意思是,如果叫“太上皇”就跟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一样了,“明不统天下”。现在的情况是,皇帝年幼,国家还需要陛下,所以上尊号为“太上皇帝”,依旧管理国家。所以,这个“太上皇帝”就是“皇帝的皇帝”,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可以看作别出心裁的政治游戏。


喜欢搞游戏的皇帝还有北周孝闵帝,他接受西魏的“禅让”,即“天王位”,用“天王”取代“皇帝”。到明帝三年八月,“时崔猷为御史中大夫,以为世有浇淳,故帝王因以沿革。今天子称王,不足以威天下,请遵秦、汉,称皇帝,建年号。朝议从之”。折腾的结果,又回到皇帝称号之中。北周宣帝也是一个爱折腾的皇帝。“大象元年,自称天元皇帝,所居称天台。”当然没过多久,北周就被隋取代了,包括皇帝称号在内一切重回正轨。到唐朝,唐高宗也喜欢在名称上搞名堂,曾经把所有的官名改一遍,过几年再改回去。“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这也是对皇帝尊号的更改,与后来的“加尊号”不同。


举证这些事例,可见围绕“皇帝”这个“尊号”进行变动的确有其人,但唯此五人,是个别行为。能够明确的是,所谓尊号,特指皇帝的称号,即使稍微扩大一点,也是最高领导人的称号。如汉高祖父亲被称作“太上皇”,虽然也叫“尊号”,但因为并不掌权,与本文讨论的对象不同。而北魏献文帝的“太上皇帝”则属于本文的范围之内,同时虽然另有皇帝,但大权在这位“太上皇帝”手中。附属性的尊号也应排除在外,比如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有人强调武则天的作用,其实,“天后”是附属性称谓,不具有单独尊贵的含义。从这个原则来看,皇太后的各种尊号,也在此列。


所以,中国古代的最高领导人,“皇帝”是基本尊号。本文讨论的对象,在这个基本尊号之外。以史书所记唐代皇帝的尊号来看,可以发现基本尊号与新尊号之间的关系。天授元年九月乙酉,武则天“加尊号曰圣神皇帝”。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十一月,第一次有了尊号,《旧唐书》的记载为“上加尊号为开元神龙皇帝”。武宗会昌二年(842)四月,群臣“请加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所有这些叙述,都有一个重要动词“加”,词组读作“加尊号”。所谓“加”,即“皇太后”“皇帝”这些基本尊号外新加尊号。新尊号加在基本尊号之前,共同构成全部尊号,以表达最高领导人的新政治文化意涵。唐肃宗两次加尊号,到上元二年(761)九月,忽然下令“去尊号,但称皇帝”,返璞归真。而“去”与“加”正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动词。重视这个“加尊号”的含义,在讨论“尊号”定义的时候,便容易理解“皇帝”这个基本尊号与所加尊号的不同。


《册府元龟》在皇帝的“尊号”门下,记述这些内容,表达凡这些都是皇帝的“尊号”。这些罕见的名号改动,自身不成系统,也缺乏连续性,后来的尊号,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不能以此证明“尊号”的成立时间。皇帝加尊号,是一种政治行为,并形成了一套制度规范,所以从尊号制度角度理解“尊号”成立史是比较适当的。同时,尊号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


总之,尊号属于皇帝制度,以皇帝为对象,但不包括“皇帝”这个基本尊号。


二 武则天发明尊号


即使承认唐朝是皇帝尊号的创立时代,具体而言,也并非没有争议。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专门讨论过“尊号”,认为“则天以女主临朝,苟顺臣子一时之请,受尊崇之号,自后因为故事”。与封演大约同时的陆贽,曾同德宗讨论尊号问题,认为“尊号之称,本非古制”。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很简明地指出:“尊号起于唐,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后明皇称开元神武皇帝,自后率如之。”究竟是武后,还是中宗?司马光的观点综合一些,他认为:“尊号起唐武后、中宗之世,遂为故事。”后来的清代历史学家王鸣盛同样认为“生上尊号,固起于唐,前世未有”,显得比较笼统了。



武则天的历史创造是公认的,而尊号之制正在其列。武则天的第一个尊号是“圣母神皇”,加尊号的时间是垂拱四年(688)五月。此时的武则天还是皇太后,但此事对于她登上女皇宝座,意义重大。《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有记载,但《资治通鉴》的记述更加详细,其辞为:


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末紫石杂药物填之。庚午,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称获之于洛水。太后喜,命其石曰“宝图”,擢同泰为游击将军。五月,戊辰,诏当亲拜洛,受“宝图”;有事南郊,告谢昊天;礼毕,御明堂,朝群臣。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以拜洛前十日集神都。乙亥,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当时官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洛水出现了白石,因为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字样,被武则天命名为“宝图”,这就是祥瑞出的大事,而负责祥瑞事务的就是礼部。指出这个故事的实际操纵者为武承嗣,一定是在武则天的武周政权完结之后,比较接近事实真相。这么隐秘的政治行为,武则天只能依靠自己信任的人去完成。武承嗣自认为对武周立功甚多,后来曾希望成为武周帝业的继承人,都是有缘由的。


洛水出瑞石,《旧唐书》记作“四月”,《资治通鉴》记为四月“庚午”。五月戊辰为十一日,武则天下诏亲拜,证明获得武则天高度确认。此后的行动,都是瑞石牵引出来的,有事南郊,祭祀上天,表达对上天的感恩。御明堂,命群臣集合于神都,也都为同一事件。乙亥为十八日,正式接受“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事件还没有结束。六月,“壬寅(十六日),作神皇三玺”。《资治通鉴》继续记载:


秋,七月,丁巳(一日),赦天下。更命“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洛水,封其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渔钓,祭祀比四渎。名图所出曰“圣图泉”,泉侧置永昌县。又改嵩山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拜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禁刍牧。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为广武。

〔十二月〕己酉(二十五日),太后拜洛受图,皇帝、皇太子皆从,内外文武百官、蛮夷各依方叙立,珍禽、奇兽、杂宝列于坛前,文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


如此漫长的时间完成这件事,应该不是武则天原有计划。八月发生琅琊王李冲等唐皇室诸王起兵反武事,军事镇压之后还有政治肃清,到十二月才算完成,这才继续已经耽搁一些时日的“拜洛受图”仪式。皇帝、太子、百官还有诸酋长都参与盛会,其规模巨大、仪式隆重都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史书才会记载“唐兴以来未之有也。”


很显然,武则天对于“圣母神皇”尊号十分重视。只有来自最高政治层面的组织动员,才会有如此盛大的政治行为。此时,武则天在高宗去世之后独掌大权已经四年多,在经历了废中宗、扬州事变、杀裴炎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后,武则天掌控最高权力已经稳如泰山。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有高宗遗诏的嘱托,是合法的权力存在。何况,皇帝制度下一直存在太后称制的政治安排,这是一个悠久的政治传统。圣母神皇尊号,代表着武则天冲击新政治高度的开始。在此之前,包括扬州事变,在揭发武则天政治野心的时候,都存在证据不足的问题。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