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1)
  • 收藏(1)

【书摘】新书速递 | 《宋代民众文化水平研究》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9-29 09:20   浏览量 60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1)
  • 收藏(1)



28

九月

星期三

宋代识字率约为8%。宋文化造极于史的高峰,建立在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浑厚高原之上。


——《宋代民众文化水平研究》



“耕读文化”在宋代的确立

我国古代始终是农耕时代,所孕育的自然是农业文明。这就决定中国文化有浓重的农业、农村、农民色彩,中国农业有知识分子的广泛参与,或言农村、农民中诞生出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这一特征的精髓概念,就是耕读文化。耕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极为深远。

那么,像所有文化都有一个生长过程一样,耕读文化具体是何时、在何种背景下形成确立的呢?对此,学界不乏说法,然缺乏论证,更未必正确。有学者关注到宋代这一问题的某些方面,并有精彩论述,但多是从文学、建筑等角度的认识,从历史学角度而言,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与揭示。


(一)“耕读文化”的渊源及在宋代的确立

一般而言,耕读一体的形态先秦即存在,区别是形式不同、程度不同、普及范围不同。如果从士大夫角度而言,读书人无论从哪里入仕,家中大多总是有田产的,但不一定直接耕作或经营。科举制实行后,农家子弟入仕前以及致仕后,也还会与耕作经营打交道,但也未必直接耕作。耕读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读书者和耕作者是同一人物,即躬耕躬读、半耕半读,是为个人的耕读;二指一个家庭经营农业并学习读书,其成员一部分主要耕以生存,一部分主要读以发展,读书者通常都是子弟,是为家庭的耕读。

耕读分合作为一个问题的提起,应当从孔夫子说起。自从春秋时期民间教育兴起,孔子就力主区分耕读。《论语·子路》云: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论语·卫灵公》中又进一步指出: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反复强调的是,读书做官是君子的事业,耕田种地则是小人的事业,不可混合在一起,亦耕亦读,正如君子、小人不会融为一体,亦正亦邪一样。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民间教育家,他的意思大概还有既然读书,就应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况且农耕技术是不需要教的,至少是不用他教,跟着长辈就学会了,而他教的是道理。其学说的继承发扬者孟子,同样秉承读书做官的理念,并有所发挥。《孟子·滕文公上》云: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强调阶级差异,宣扬的是要做官以俸禄养家,而不能屈尊耕田,劳心者与劳力者有天经地义的差别。孔孟圣言,遂使士农对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并随着儒家地位定于一尊,成为统治思想,后代以至于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不良风气,把读书事业抬到远离农田的高空。

然而,即便有此圣贤教导,毕竟是“重农”的农耕社会,毕竟文化要发展,有此两大客观基础,耕读不可能断然分开。实际上,耕而读、读而耕的情况一直陆陆续续、星星点点地存在。班固曾回顾道: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


这也是“三十而立”的一个内容,学会五经之所以持续时间长,是因为半工半读,而非全心全意只读书。孔子时代也遇见过耕地的隐士,即《论语·微子》所载“长沮、桀溺耦而耕”。有关隐士耕种的例子很多,属于“士”而后“耕”,耕是隐的形式,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耕读模式。

汉代以来,耕读事例渐多。如兒宽“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一边为人打工耕作挣钱,一边读书,打工耕作是为了读书。常林与其相同:“少单贫。虽贫,自非手力,不取之于人。性好学,汉末为诸生,带经耕锄。”三国诸葛亮自我介绍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属于隐耕。另一个典型是晋代陶潜,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卧起弄书琴,园菜有余滋。”是先读书做官、后耕田读书。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二十余岁时,“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带经而农,即边耕边读。北魏后期的武邑人刘兰:“家贫无以自资,且耕且学。”唐代的事例,如“儒翁九十余,旧向此山居。生寄一壶酒,死留千卷书。栏摧新竹少,池浅故莲疏。但有子孙在,带经还荷锄”,也是耕读的意思。


从以上大致可以看到,宋以前的耕读者成分简单,主要是隐逸之士和学生;数量也有限,还谈不上普遍;多是以读为主,以耕为辅,或耕只是读的一种辅助形式,二者没有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更缺以耕为主的读、从耕出发的读。朱熹指出:

予闻古之所谓学者非他,耕且养而已矣。其所以不已乎经者,何也?曰,将以格物而致其知也。学始乎知,惟格物足以致之。知之至则意诚心正,而大学之序推而达之无难矣。若此者,世亦徒知其从事于章句诵说之间,而不知其所以然者,固将以为耕且养者资也,夫岂用力于外哉?


他指出:古代学者的耕是为了养学,是学的经济基础。其意义主要在于不将耕视为贱事,并未将耕读并列并重,更非底层的由耕而读,仍不是完整的耕读文化,只是初级阶段的一股源流。


(二)“耕读”一词在宋代的出现

流淌千余年的耕读文化上游各支流,到宋代汇聚成洪流。随着唐代中后期士族门阀的瓦解,以及宋代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在文化方面出现三大新形式。一是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入仕;二是教育发达,文化普及,以农民为主的广大底层民众有学文化的热情和条件;三是农村大量的士子、落榜考生没有或未能科举入仕,沉淀在家乡,以新的面貌继续务农。因而,边耕边读、半耕半读,就成了常态,“耕读”二字联合,作为专词在宋代应运而生。

检索爱如生等有关大型古籍数据库,最早出现“耕读”二字连为一词的,似是北宋中期的曾巩,他在孔延之墓志铭中写道:“幼孤,自感厉,昼耕读书垄上,夜燃松明继之,学艺大成。乡举进士第一,遂中其科。”是一个耕读成功例子的亮相。但是,真正将其作为一个词和概念使用的,是北宋后期官员、眉州人唐庚,他所拟的考试策论题目就是《耕读》,让考生论述:

问:先王之时,其所谓师儒者,乃六卿之吏;而其所谓士者,乃六卿之民。故为士者未尝不耕,而为农者未尝不学。《周官》以九职任万民,而士不与焉,盖以士寓其间故也。周道衰,管仲始以新意变三代之法,定四民之居,而士农之判,盖自此始。而孔子、孟子之教,以耕稼为小人之事,非士君子之所当为,而从学之徒一言及此,则深诋而力排之者,何也?舜不耕于历山,禹稷不躬稼而有天下,伊尹不耕于有莘之野乎?何害其为圣且贤。而孔子、孟子之论如此,必自有旨也。有司愿与闻之。


他提示的耕读演变历史是:三代时,只有六卿之官吏与六卿之百姓两类,读与耕并无分野。春秋时,管仲划分人民为士农工商四民,人们才各司其业。至孔孟,将读与耕强化为君子与小人之事。问题在于,古来圣贤实际上无不耕作,那么孔孟为何这么说呢?

这一试题的提出,反映着深刻的社会历史问题:耕读原本就应当为一体,孔孟断然分开的深意何在?其实际意义,未尝不是不便直接批判孔孟的婉转措辞,更是为当时流行的耕读模式扫清理论障碍,寻找历史依据,为“耕读”一词和耕读理念的登台鸣锣开道,制造舆论。


耕读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陈旉,也曾纠结于此,试图破解。他本人是士,一生隐居躬耕,并撰写《农书》,这就无法回避孔孟的观点。为了使自己的事业符合儒家理论,他努力向其靠拢,调和耕读对立:“仆之所述,深以孔子不知而作为可戒……此盖叙述先圣王撙节爱物之志。”出版时又对官员说:“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先圣之言,吾志也。樊迟之学,吾事也。是或一道也。”实际上仍然未能调和儒家的耕读矛盾,既不能洗白孔孟,也没有洗白自己。也就是说,这一问题仍困扰着众人,但行动上早已超越。

至南宋,耕读一词进一步普及,将“耕读”名之于室额。李敬子因故被免官,“敬子既归,躬锄耰,其乐不改,治庙祀,裁古今彝制为通行,家事绳绳有法度。筑室曰‘耕读’,以待学者,横经其间,士争趋之,舆议亟称其贤”。自己实践耕读,并号召广大士人耕读,受到士绅的高度赞扬。还有士大夫把“耕读”标之于堂号。合肥长官、赵鼎曾孙赵纶作示子赵玉汝诗云:“颜筋柳骨徒尔工,岛瘦郊寒竟何益?劝汝耕田勤读书,丰公非是无官职。”其子赵玉汝“今于居之堂,摘末联‘耕读’二字以昭扁,志不忘也”。为了纪念乃父,表明孝心,将父训凝聚为“耕读”二字,揭之为匾额,建堂明志。宋代遗民卫富益,还将这一概念自命为别号。他宋亡不仕,隐居教授著述,有《四书考证》《性理集义》《易经集说》《读书纂要》《耕读怡情》等著作。晚年还故里,“自号‘耕读居士’,绝不言世务,不理城市”。把宋代的耕读理念带到元代,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姿态。

这些情况表明,从“带经而锄”的现象开始,流传了千年之久的耕读事实,最终在宋代概括提炼成一个确切的词语,耕读理念形成并进入文化层面,是耕读现象普遍展开的结晶。

节选自《宋代民众文化水平研究》总论。


书籍简介

《宋代民众文化水平研究》


程民生著

2022年8月出版

ISBN:978-7-5201-8952-1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宋代除了文官以外的民众的文化水平,按阶层、职业、民族、性别等区分,从“宋代非文官公职人员中的知识群体”(包括宗室、宦官、技术官、吏人、军人)以及“宋代社会职业的知识阶层”(涉及僧道、医生、民间教师、佣书人、巫祝卜相等)到“宋代社会职业中的识字群体”(包括商人、工匠、艺人等)和“宋代民众识字群体状况”(涉及女子、少数民族江湖士人、平民百姓等)的识字状况,内容丰富,涉及大量的典籍和文献,是一部优秀的专著,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程民生,回族,1956年生,河南开封人。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特聘教授,韩国高丽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开封市历史学会会长,《中国经济史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编委。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宋史研究,兼治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出版专著10部,主编、合著、参编著作9部,发表论文16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4项。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状况
二 宋代穷书生现象及读书高潮的兴起


第一章 宋代非文官公职人员中的知识群体

第一节 宗室
一 宋代宗室的教育及识字宗室的数量
二 宋代宗室的文化素质
三 宋代宗室的才艺与文化贡献

第二节 宦官
一 宋代宦官均有文化
二 宋代宦官的文化贡献
三 宋代宦官画家群体的成就

第三节 伎术官
一 宋代伎术官的来源与组成
二 宋代伎术官的机构及数量
三 宋代伎术官的文化水平

第四节 吏人
一 宋代朝廷吏人的文化状况
二 宋代地方政府吏人的文化状况
三 宋代乡村吏人的文化状况
四 宋代识字吏人数量评估

第五节 军人
一 宋代将士文化水平提高的原因
二 宋代武将的文化素质
三 宋代士兵的识字状况
四 宋代军人的文化贡献


第二章 宋代社会职业知识阶层

第一节 僧道
一 宋代僧道的文化门槛及提高
二 宋代僧道的宗教文化水平及成就
三 宋代僧道的世俗文化水平及成就
四 宋代僧道数量及其识字率


第二节 医生
一 宋代医生的文化水平及儒医的出现
二 宋代医生的医学贡献
三 宋代医生的数量探讨


第三节 民间教师
一 宋代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二 宋代民间教师阶层的壮大
三 宋代民间教师的文化水平及历史贡献


第四节 佣书
一 宋代佣书的变异更新
二 宋代佣书的社会文书服务
三 宋代佣书的文化水平及地位
四 宋代佣书的广泛性


第五节 巫祝卜相
一 宋代巫祝的文化水平
二 宋代卜相的文化水平
三 宋代巫祝卜相数量估测


第三章 宋代社会职业中的识字群体

第一节 商人
一 宋代商人文化水平的基本状况
二 宋代普通商人的文化水平
三 宋代大中商人的文化水平
四 宋代商人的文化贡献
五 文化提高背景下商人的壮大与商业质量的提高


第二节 工匠
一 宋代行业规范对工匠文化水平的需求
二 宋代行业本身的文化需求
三 宋代工匠巨大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艺人
一 宋代民间艺术的文化含量
二 宋代艺人文化水平的具体表现
三 宋代艺人的数量蠡测
四 余论

第四章 宋代民众识字群体状况

第一节 女子
一 宋人女子教育的理念
二 宋代女子教育的盛况
三 宋代女子的文化水平及识字率
四 宋代女子的文化贡献

第二节 少数民族
一 宋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视与促进
二 宋代少数民族的汉语文化水平
三 宋代少数民族本民族的文化水平

第三节 江湖士人
一 宋代江湖士人的社会生态
二 宋代江湖士人的文化成就
三 宋代江湖士人的文化特点及价值

第四节 平民百姓
一 宋代农民识字状况
二 宋代市民识字状况
三 宋代其他平民识字状况
四 宋代盗贼、乞丐等群体识字状况
五 宋代幹人、揽户与讼师的文化水平
六好讼风俗反映的宋代民众文化水平

总论
一 宋代识字率及知识体系
二 “耕读文化”在宋代的确立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浏览




策划:张思莹

编辑:刘芳

审校:柳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1)
  • 收藏(1)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