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刘衍军丨《诗可以群: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语境中的审美交往诗学研究》出版

作者: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3-04-24 09:17   浏览量 253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孕育于中国古代的文化语境之中,只有深入文化语境去阐释古典诗学理论,才能使理论本身变得立体、丰满,意味深邃隽永。


孔子“兴、观、群、怨”说是中国古代儒家诗学的元理论,四者之中,“群”这一维度通常被理解为“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这一简单的阐释无法彰显该诗学理论的内蕴空间和审美张力。


今日万象君为您推荐《诗可以群: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语境中的审美交往诗学研究》,从存在论的视野将“诗可以群”看作士人的一种交往形态,一种诗歌活动的形态。从这个视角去探索,可以打开这一诗学理论丰富的意蕴空间。

诗可以群:

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语境中的审美交往诗学研究

刘衍军 著

2022年12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1277-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从“诗可以群”这一维度切入礼乐文化与儒家思想内在关联的研究,突破了学界对“群”的纯粹义理的抽象揭示,转换视角,从交往论、活动论的视野将“诗可以群”看作古人的一种交往形态,一种诗歌活动的方式,探究孔子这一诗学命题的历史性文化内涵,彰显了“诗可以群”诗学理论的内蕴空间和审美张力。本书对诗乐在礼乐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交往功能进行了阐释,对“群”在孔子话语系统中的涵义进行了细致辨析,对“诗可以群”理论的发展流变及其实践形态进行了梳理,从而勾勒出中国古代“诗可以群”的审美交往传统,发掘其深刻内涵,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揭示“诗可以群”审美交往诗学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推荐阅读

“以文会友”的诗学意义之

“群”而可“兴”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这是曾子对春秋以前礼乐用诗实践的概括总结。发源于礼乐用诗的“以文会友”传统在后世成为一种交往礼俗,是文士交往的基本形式和其生命活动的生动展现,也是古代诗歌生成的基本生态。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诗歌创作文人化、个体化的兴起,文士之间的诗文聚会活动纷纷出现,各种文人群体、诗歌流派和诗社在诗歌交往中不断涌现。同时,用于“以文会友”礼俗交往的诗歌形态如赠答、唱和、公宴、联句等竞相产生,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方式,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浏览自六朝到清代的诗歌,可以清楚地发现,因交往而创作的诗歌作品数量巨大,占据着古代诗歌的主体地位。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以文会友”的交往传统把诗歌创作推向繁荣,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诗国”盛况。这一诗歌交往传统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对其进行深入的审视,可以发现其独到的价值和意义。


“以文会友”的诗歌交往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情感真挚动人的诗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曾经感染了多少人。亲人、朋友相濡以沫,情投意合,是士人孜孜以求的“群”的境界,它往往容易触发文士的诗思诗情,概而言之即“群”而可“兴”,即人与人之间的相契相知是促使审美体验感发、激发创作动力的重要因素。


关于审美体验的感发,古代诗学史上有多种观点。


第一,感物说,认为艺术的发生是人的心灵受外物的感荡激发而触发审美体验。《礼记·乐记》、钟嵘《诗品·序》、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都阐述了这种观点。


第二,山川之感召,《文心雕龙·物色》云:“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这其实是感物说的一个方面。后来还有不少诗人强调这一观点,如王勃《入蜀纪行诗序》说:“烟霞为朝夕之资,风月得林泉之助。嗟乎!山川之感召多矣,余能无情哉!”陆游《偶读旧稿有感》亦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第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是班固总结汉乐府民歌而提出的诗学主张。


这些观点在诗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群”而可“兴”这一主张古人屡有言及,但似乎不为人所注意,今人也甚少言及,但其对古代诗歌创作的繁荣却具有重要意义。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审美体验感发“必须人以成之”。诗人因友朋间志同道合、才艺均敌而激发创作欲望。钟嵘《诗品》提到一个故事:“《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救。寤寐间,忽遇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元白酬唱,白居易“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元稹则“戏排旧韵,别创新词”以相敌。陈寅恪说:“(元白)二公之于所极意之作,其经营下笔时,皆有其诗友或诗敌之作品在心目中,仿效改创,从同立异,以求超胜,决非广泛交际率尔酬唱所为也。”俞玚评《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亦云:“昌黎与东野联句,多以奇峻争高,而此篇独典赡和平,诚各因人而应之也。亦可见公才大之处矣。”这些事例说明,审美体验的感发与交往对象有着紧密的关联。皮日休《松陵集序》云:“词之作,固不能独善,必须人以成之。”皮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诗学命题。为何如此?钱锺书认为:“盖文人苦独唱之岑寂,乐同声之应和,以资标榜而得陪衬,故中材下驷,亦许其齐名忝窃。白傅中微之,适所以自增重耳。”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似乎有些片面。实际上,主体的审美体验常常容易被交往对象激活,在面对才力相敌的对手时,交往对象所发出的审美信息及其所具有的美感兴发感动力量,激发了审美主体调动自己的全部经验、意志、意识、情感去应对交往对象的挑战,在紧张的交锋中诗思兴发。


第二,友朋交流的情感流荡触发了审美体验的发生。交往宴集、诗酒酬酢、饯送赠答是文士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洋溢于其中的是浓郁的亲情、友情、欢情,是内在心绪的交融,这种因交往互动而产生的情感氛围与审美主体内在的情感经验相遇合,进而产生审美体验。晋人郑丰说:“情欢心至,故作是诗焉。”即由交往的情感激荡而产生审美体验和创作欲望。清初姜宸英《陈集生诗序》对交往场域审美体验的感发有所阐述:


文章之道,古人虽谓有得于江山之助者,而朋友往来,意气之所感激,其入人也更深。子所见于三百篇者如“风雨凄凄,鸡鸣不已”,“中心好之,曷饮食之”之类,其言皆至深婉,足以发人之性情而动作者之思。……本之于意气之盛而发之为和平之音,殆近于孔子之所谓可以群者也。


姜宸英认为“朋友往来,意气之所感激,其入人也更深”,友朋亲人交往互动,交往场域的情绪、气氛与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审美心境产生高度的融合,使心灵受到震撼和洗涤,产生美感效应,这种观点是符合“以文会友”的交往实践的。


“群”而可“兴”的诗学观从生命本体活动的角度进行阐发,又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群体的欢娱交融是生命本体的重要追求,重视亲情、友情,重视人际交往和群体和谐,这些都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是生命底层原始的经验。因此,“群”而可“兴”是深层审美经验的感发,具有入人心髓的审美感染力。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意义和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上古时期“诗可以群”探源
  第一节   上古乐舞形态及交往功能
  第二节   上古乐舞的人神交往观
  第三节   乐舞的人文转化及人际交往观

第二章   礼乐制度与“诗可以群”的生成
  第一节   “制礼作乐”与“诗可以群”的交往形态
  第二节   礼乐交往与《诗》文本的形成
  第三节   《诗》文本的仪式交往意义
  第四节   《诗》言群体之志

第三章   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交往形态与观念
  第一节   春秋时期礼乐交往内涵的嬗变
  第二节   春秋赋诗言志的渊源和发展
  第三节   赋诗言志的交往方式
  第四节   赋诗言志的意义交流原则

第四章   孔子“诗可以群”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孔子“诗可以群”思想的文化继承和创新
  第二节   孔子“诗可以群”诗学观的哲学思想基础
  第三节   群体《诗》学与“诗可以群”

第五章   “诗可以群”思想在战国诗学中的发展
  第一节   上博简《孔子诗论》的交往诗学观
  第二节   孟子的交往诗学观
  第三节   荀子的交往诗学观

第六章   “以文会友”的“诗可以群”审美交往实践
  第一节   “以文会友”的交往形态
  第二节   “以文会友”的交往诗歌形态
  第三节   “以文会友”的诗学意义

第七章   “诗可以群”诗学传统的理论流变
  第一节   “诗可以群”政教交往论的发展流变
  第二节   “诗可以群”道德交往论的发展流变
  第三节   “诗可以群”情感交往论发展流变

结语   “诗可以群”审美交往传统的理论概括和当代意义
  一   “诗可以群”审美交往诗学的理论基础和本体特征
  二   “诗可以群”审美交往传统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策划:佟   譞

审校:启   沐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