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对阐释:纪念苏珊·桑塔格诞辰90周年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5-18 15:40 浏览量 55
“不死性”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3000年,是“文学”的精神内核及所有严肃写作者心照不宣的秘密领地。桑塔格终其一生都在捍卫它:她不停地阅读、被吸引、另辟蹊径;她变换角色、立场与气质;她通过描绘死去的名家来讲述自己,进而重塑写作、文化与审美标准。
1960年代是美国文化走向大众化道路的分水岭,就高雅文化阵营的知识分子而言,那是一次从詹姆斯·乔伊斯、埃兹拉·庞德和T. S. 艾略特向安迪·沃霍尔和麦当娜的重重跌落。桑塔格则在这场剧变中毫无疑问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甚至,她就是这场运动的发起人。
5月21日(本周日)晚上7点,社科文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译者郭逸豪和节目策划人张畅,在苏珊·桑塔格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在建投书局(国贸店)与你一起感受她“不安于此”的一生。
本书试读:捍卫“不死性”
文 | 郭逸豪
活动信息
主 题
反对阐释——纪念苏珊·桑塔格诞辰90周年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新书沙龙活动
时 间
5月21日(周日)
19:00-20:30
地 点
报名方式
线下活动需报名
本场活动免费
嘉宾简介
直播平台
视频号
@社科文献
视频号
@建投书局
相关书籍
内容简介
对桑塔格来说,“最后的知识分子”的荣誉应该属于本雅明。《在土星的标志下》的末尾有一段令人十分动容的话,它不仅标志着一个个体存在于世的使命,更标志了知识分子时代的终结。这段话也是桑塔格一生的基调,她写道:在末日审判时,这位最后的知识分子——现代文化具有土星气质的英雄,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睥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且超人的方式来捍卫精神的生活,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德]丹尼尔·施赖伯(Daniel Schreiber),曾在柏林与纽约学习文学和比较文学、戏剧、斯拉夫语文学及表演学,并为《日报》、《今日戏剧》、《星期五》(Freitag)和《法兰克福评论》等撰写文章,目前生活在柏林。
译者简介
郭逸豪,法学博士,毕业于罗马第二大学,现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担任讲师,参与合译《柏林共和时代的德国法学》。
媒体评价
施赖伯清楚地认识到,桑塔格是多么完美地经历了“流行与政治谈话”“马尔库塞和沃霍尔”“性和魅力”的时代。
——《时代》(Die Zeit)
一部关于一位知识界明星敏感而又清晰的传记。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
通过纪念桑塔格的多个维度来捕捉她的一生和精神,无疑是项不朽的工作,但是……施赖伯却用这部人们期待已久的传记优雅地完成了它。
——Brain Pickings(博客网站)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这部传记帮助解释了为何桑塔格是一位喜好众多、极具天赋且吸引力至今不减的作家。
——《哥伦布电讯报》(The Columbus Dispatch)
— E N D —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