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社科文献两种好书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5-25 09:57   浏览量 834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5月23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人文考古书店协办的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由白云翔、陈胜前、杜晓帆、顾爱彬、贺云翱、胡小罕、黄元、李黎、李让、李新伟、李游、刘国祥、宋向光、魏崇、张自成等评审专家组成的终评评委会,根据《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章程》,经过审阅图书、综合评议和投票推荐,从入围终评的50种图书中评选出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20种。


社科文献出版的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2011~2020)》《夏鼐书信集》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

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

(2011~2020)


考古杂志社 编著

2022年1月出版/298.00元

ISBN 978-7-5201-9376-4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60项重要考古新发现,是从2011~2022年全国数千项考古发掘项目中精选出来的,最早可到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最晚可到清代末期的沉船遗迹;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及其以后各个历史时代的遗址、墓葬和其他遗迹;范围则从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西藏,到黄海、东海之滨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从辽阔草原的内蒙古到热带雨林的海南岛。在这60项考古新发现中,有不少具有填补历史空白的价值,还有一些则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的内涵。


编辑推荐
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的科学。自从在中国诞生以来的整整一百年里,考古学不仅重建了中国的史前史,构建了中国史前文化的谱系和发展脉络,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生动画卷和错综复杂的样态。考古发现不仅更新着考古学的研究历史,也在很大程度地改变着我们对不同时代历史的认知,促使我们不断地向着历史的真实靠近。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第一个百百年的结束之年,也是下一个百年的开端之年。把新世纪最近10年的重要考古新发现结集出版,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也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他们,激发我们更好地探索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本书目录

00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007 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

013 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

019 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

025 江苏泗洪县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

031 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037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043 湖北天门市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049 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

055 辽宁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

061 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

067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

073 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王家塝墓地

079 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遗址良渚文化遗存

085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新石器时代遗址

091 山东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聚落

097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

103 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109 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

115 陕西神木市石峁城址皇城台

121 陕西神木市石峁城址皇城台大台基遗迹

127 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

133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139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

145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

151 武汉市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商代遗存

157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

163 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

169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

175 湖北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

181 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芮国遗址

187 湖北随州市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193 山东沂水县纪王崮春秋墓

199 河北行唐县故郡东周遗址

205 湖北随州市文峰塔东周墓地

211 云南祥云县大波那墓地

217 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

223 西安市秦始皇帝陵

229 西安市中渭桥遗址

235 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241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

247 江苏盱眙县大云山汉墓

253 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

259 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

265 山东定陶王墓地(王陵)M2

271 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

277 河南洛阳市西朱村曹魏墓葬

283 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289 河北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与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

295 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

301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307 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 血渭一号墓

313 青海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319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

325 西藏定结县恰姆石窟

331 吉林安图县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

337 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343 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

349 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355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

361 鸣 谢

推荐阅读

新书速递 | 新世纪中国60项重要考古新发现有哪些?


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

夏鼐书信集


夏鼐 著
王世民 汤超 编
2022年8月出版/168.00元
ISBN 978-7-5228-0170-4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重要书信300余封,时间跨越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包括夏鼐出国留学前向傅斯年、李济请教学习计划和西北考察期间向他们汇报工作的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向郑振铎、梁思永汇报工作情况的信件,以及后来指导全国考古工作的信件,与韩儒林、谭其骧等著名学者商榷学术问题的信件,与张光直等海外学者互通访问安排的信件。书中收录信件多数为首次刊布,集中反映夏鼐先生的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情况,对中国现代学术史、新中国考古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目录

上编56通
致 李济或兼致傅斯年3通(1935年,1939年)

致 梅贻琦(附梅贻琦、傅斯年、李济复信。1936年4月)
致 李光宇(1936年7月)
致 胞姊(1936年9月)
致 傅斯年、 李济22通(含致傅8通,致李3通,兼致傅、李11通,附阎文儒致傅信1通。1942年10月~1945年4月,西北考察时期)
致 傅斯年21通(1945年6月~1948年5月,西北考察结束后)
致 常书鸿(1944年10月)
致 李小缘2通(1947年8月)
致 胡适(1948年1月)
致 王重民(1948年8月)
致 王振铎2通(1949年10月、11月)

中编153通
致 郑振铎、梁思永10通(含单致梁1通,附郭宝钧致郑、梁1通。1950年10月~1951年1月,辉县发掘时期)
致 梁思永25通(1951年4月~7月,豫西调查时期;1951年10月~1952年1月,长沙发掘时期)
致 曾昭燏6通(1951年~1952年2月)
致 商承祚2通(1952年1月、3月)
致 刘节(1952年4月)
致 郭沫若7通(1953年11月~1972年11月)
致 安志敏11通(1955年11月~1956年7月,黄河三门峡水库区调查时期)
致 北京大学历史系办公室转科学工作处(1956年11月)
致 陈梦家4通(1958年7月~1959年1月)
致 《文物参考资料》编辑部(1958年3月)
致 牛兆勋、靳尚谦(1958年10月)
致 王世民2通(1958年10月)
致 刘敦愿(1960年6月)
致 徐森玉(1960年9月)
致 黄文弼3通(1961年8月,1964年7月)
致 李仰松(1964年7月)
致 马得志(1964年8月)
致 方壮猷2通(附陈梦家致方信4通。1966年1月)
致 傅振伦(1973年12月)
致 李作智2通(1975年5月,1977年3月)
致 石兴邦2通(1976年1月,1977年7月)
致 罗宗真4通(1977年1月~1981年6月)
致 杨锡璋2通(1978年1月、3月)
致 曹锦炎(1978年3月)
致 苏秉琦(1978年8月)
致 穆舜英(1979年8月)
致 赵青芳3通(1981年3月~1984年8月)
致 高至喜3通(1981年9月~1982年5月)
致 赵振华、朱亮(1982年1月)
致 宫大中(1982年4月)
致 唐云明3通(1983年10月、11月)
致 赵丰(1984年10月)
致 吴铭生(1984年11月)
致 张光直46通(1974年1月~1985年6月)

下编102通
致 游寿(1951年6月)
致 沙孟海(1955年7月)
致 夏承焘或杭州大学2通(1962年2月,1963年3月)
致 梅冷生4通(1962年12月)
致 商务印书馆《辞源》编辑部(1964年12月)
致 方介堪8通(1965年10月~1978年9月)
致 董朴垞3通(1972年5月~1980年7月)
致 王栻2通(1972年8月,1982年2月)
致 叶永烈9通(含致《科学爱好者》编辑部1通。1972年12月~1983年5月)
致 蒋猷龙(1974年10月)
致 俞天舒2通(1975年5月、6月)
致 柯俊2通(1977年4月,1978年5月)
致 汤象龙(1978年12月)
致 《中国史研究》编辑(1979年8月)
致 韩儒林5通(1979年9月~1980年11月)
致 蔡孔耀8通(1979年9月~1982年11月)
致 谭其骧6通(附谭其骧文2篇及复信2通。1979年10月~1984年11月)
致 胡道静10通(1981年3月~1983年2月)
致 戴家祥6通(1981年10月~1985年3月)
致 《晋阳学刊》编辑部2通(1982年1月,1985年1月)
致 魏忠或校庆筹委会2通(1982年1月、7月)
致 《社会科学战线》编辑(1982年3月)
致 陈宣崇(1982年11月)
致 杨仁恺2通(1982年12月,1983年1月)
致 罗慧生(1983年3月)
致 李德清2通(1983年5月、12月)
致 罗荣渠7通(1983年5月~1984年5月)
致 叶常青(1983年5月)
致 黄兴龙(1983年8月)
致 王尧2通(1983年11月)
致 郑德坤(1984年1月)
致 何丙郁(1984年1月)
致 林寿晋(1984年1月)
致 吴德铎(1984年1月)
致 王利器(1984年7月)
致 张宪文2通(1984年11月,1985年1月)


推荐阅读

书信所见夏鼐的学问人生


往届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

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2018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2016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2015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