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1)
  • 收藏(1)

【书评】书评丨郑渝川:《国家地理》杂志中的中国映象

作者: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3-09-25 09:17   浏览量 274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1)
  • 收藏(1)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这样写道:“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一个记者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和他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然后对他们说:‘尽管看吧,要不是因为我,你们无法看到这一切。’”


188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问世。时至今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会员已达千万,是全球最大的地球仪和地图供应商。


不过,美国人为什么会想到创建这样一份杂志,而这份杂志又为何大大突破了美国自己“国家”的范围,派出记者辗转世界来进行广泛拍摄?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罗安平在其所著的《戏台与相机: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一书中介绍了这份杂志的创办背景。19世纪是美国的扩张世纪,抵达北美大陆的最西端后,19世纪晚期起,美国国内开始急剧增长对海外扩张的兴趣。与之同时,美国充分拥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对外贸易额连年激增。这就使得了解海外地理问题成为中上阶层的一个持续的需要。


是美国的《国家地理》而不是欧洲的地理类杂志行销全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人一方面接纳了欧洲人创设的人类学、地理学、博物学等学科以及照相机等装置,另一方面,他们的杂志更趋向于通俗地理学,尽可能摆脱学术化、专业化的束缚。除此之外,如《戏台与相机》书中所说,《国家地理》在1915年就确定了其办刊主要的原则,包括绝对准确,图文并茂,避免太个性化、琐碎化的描写,不刊载带有偏见和争议性的报道,对任何国家和民族只刊载其美丽自然而避免过度批评,并带有很强时效性——无论是战争、地震、火山爆发,都要尽可能快地通过图片来展现事发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状况信息。



美国《国家地理》上的中国封面

《中国国宝大熊猫》1981年12月

右《 四川:中国变革之路》1985年9月


据罗安平统计,《国家地理》从创刊到1937年的五十年里,一共刊载了近130篇涉及中国的文章,包括对中国的整体介绍,关注正在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东北,以及边疆探险与少数民族等。而在1938年到1949年,该刊共发表关于中国的报道34篇,聚焦中国抗日战争尤其是滇缅公路的状况,还大量报道了中国中西部城市以及广大农村的状况。1950年到1971年,《国家地理》涉及的中国报道,多是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向大陆进行的“观望”。在1971年以后,《国家地理》大量报道中国,涉及大熊猫、经济与文化新气象、中国边疆地区与民族文化,报道通常呈现浪漫主义色彩,“字里行间流淌着乐观主义精神”。


《国家地理》对中国景观的报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长城、兵马俑、黄河和大运河,如书中所说,长城代表地理空间与族群文化的边界,兵马俑反映中国人在时间维度内的生死观,至于黄河与大运河,则可以理解为农业中国的写照,这些分别是“忧患”与“智慧”的体现。

美国《国家地理》上的中国封面

左《秦始皇兵马俑》1978年4月

右《藏族牧羊女》1980年2月


《国家地理》曾浓墨重彩地力推美国农业部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在考察中国、日本、朝鲜三国古代农耕体系后写成的巨著《四千年农夫》一书,《四千年农夫》通过对照东亚农业模式与依托于技术、机械、农药和化肥的美式农业模式,强调了东亚农业模式的优越性。《国家地理》则通过一连串报道对此观点予以了佐证。


罗安平通过对《国家地理》中国报道涉及的区域类型进行分析后指出,该刊有意识地采集了对中国腹地、沿海、边地三类区域的报道,致力于展现20世纪不同时期中国三类区域的政治、社会、文化和地理面貌。


《国家地理》的中国报道中,西南占据最大一部分,直接相关作品近50篇。中国西南各省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国政府从19世纪晚期就开始持续引进中国作物,如罗安平所指出的那样,这在今天的考察视野中,无疑构成一种物种劫掠,但客观上来说,在当时,通过《国家地理》的调查和报道,中国西南省份得以加速进入了全球读者的视野范围。


本书封面图,《人口稠密的美丽四川》

罗林·钱伯林摄, 美国《国家地理》1911年12月


中国西南的植物资源和人文地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因此拥有了大量粉丝,很多后来成为科学家、研究学者、政治家和企业家的美国年轻人慕名到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西南省份开展科学考察。他们与《国家地理》的记者一道,继续以多维度的方式向世界呈现中国西南省份的人文地理,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生活方式。


美国《国家地理》所摄木里花谷


美国《国家地理》1911年11月

本期收录《花卉王国——中国》一文


具体而言,最具吸引力的当然是这些少数民族女性身上的传统服饰,流传于民间乡野的神话传说,存在于时光边缘的民歌民俗,还有就是各种传奇性的宗教仪式等。如《戏台与相机》一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国家地理》不同时期就这些方面的关注和报道,在相当程度上也促成了中国西南省份将少数民族文化、民俗与地方知识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之中。


本书插图,纳西族女性的头饰和服饰


文丨郑渝川

本文刊载于《北京晚报》9月1日第18版


图书推荐

戏台与相机:

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

罗安平 著

2023年6月出版/89.00元

978-7-5228-0005-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钱伯林(Rollin T. 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让历史上西方与东方在镜头里互视。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国家地理》杂志一百多年来有关中国的报道,聚焦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故事与地理景观,为跨越百年的无声文字与影像赋予多重审读视角。全书重点放在“西南一隅”,梳理了关涉西南形象的四重主题,涵盖植物地理、道路交通、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等,运用了跨文化与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反思文化书写中的多重面纱,从不同学科视角探析区域文明变迁历程。





推荐阅读



罗安平 | 《戏台与相机: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出版

戏台与相机丨跨文明相遇

戏台与相机丨与大熊猫有关的那些事

沙龙回顾丨夏尔巴人也说西南官话,你信吗?

策划:佟   譞

编辑:王宇恒

审校:罗三白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1)
  • 收藏(1)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