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期刊目录丨《世界经济与政治》202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作者:社科期刊网

发布时间 2024-04-22 08:56   浏览量 18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点击封面 订购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关系学学术月刊。2012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批资助期刊,2013 年和 2018 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5 年和2017 年入选全国“百强报刊”,2022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报告》评为国际政治类顶级期刊,2020 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奖特别奖,多次被评为 CNKI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主要期刊评价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


投稿网址:sjzbjb.ajcass.org/Admin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动荡世界与国家安全

唐永胜  杨明杰  冯仲平  朱锋  于铁军  冯维江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以此为契机,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本刊特约六位专家就该主题进行笔谈,以期推动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透明度危机?

——谈判视角下的国际遵约研究

卢晓

【内容提要】百年变局下国际违约现象频发,成为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风险。既有遵约研究主要考察国际协定签署后主权国家的履约情况、国际机制的监督效果和防范违约的制裁机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国际政策制定过程特别是谈判过程同国际遵约结果间关系的系统讨论。对国际谈判和遵约间关系进行逻辑推演和理论建构有助于探明国际谈判过程影响国际违约行为的机制,为解释国际遵约和违约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路径。研究表明,提高谈判透明度并不必然改善国际遵约效果。透明度相对较低的闭门谈判由于较高的政策制定效率和对敏感信息与社会舆论的适度控制,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主权国家的遵约意愿。此外,谈判过程对国际遵约结果的影响受制于公众信任程度等内生性因素。在公众信任程度较高的政治环境下,对国际协定合法性的担忧较低,闭门谈判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率优势,推动国际协定的制定和履行。本项研究同时揭示了“民主遵约论”的局限性,高效、可信的国际政策制定过程对国际遵约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国际遵约;国际谈判;欧盟;博弈论;谈判透明度
【作者简介】卢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大国应对第三国危机的策略选择

——基于1946—1963年美苏冷战的案例考察

王梓元

【内容提要】在大国战略博弈与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竞争中的大国如何应对第三国危机值得关注。一般而言,大国会将第三国内部发生的政治动荡以及第三国之间的军事冲突视作提升自身权势的机遇,也会通过回应危机向对手释放信号,或者通过竞争对手回应危机的方式了解对方的决心和意图。为了管控冲突,大国会设法达成势力范围约定,但相关约定并不能完全约束大国的行为。作者将势力范围约定作为重要的自变量并提出了理论假说,以1946—1963年期间美苏冷战的案例对假说进行了检验。该案例检验表明,美苏两国在达成势力范围约定之前会频繁干涉和介入发生在欧亚大陆上的第三国危机,并试图通过结盟的方式阻止竞争对手借助该事件扩张其权势。美苏两国在达成势力范围约定之后,美国对发生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危机事件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态度,但双方在约定的势力范围之外依然展开了持续的干涉行为。事实上,在主权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20世纪,势力范围已失去正当性,相关势力范围的约定并不是大国管控竞争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大国竞争;第三国危机;区域冲突;势力范围;美苏冷战
【作者简介】王梓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


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的生成机制探析

叶晓迪

【内容提要】“印太”地区通过小多边主义实施对华遏制战略已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轴。根据美国与盟伴在秩序愿景和威胁认知感的匹配组合,可以将小多边主义划分为全域型、制度型、安全型和现状型四种类型。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全域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也最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性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制度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较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安全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属于中等水平。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现状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最低。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以及拜登政府采取的对华战略和相关案例可以检验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生成的因果机制。
【关键词】小多边主义;秩序愿景;威胁认知;“印太战略”;制度形态
【作者简介】叶晓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云山青年学者。


“印太”海洋超级安全复合体的聚合

范佳睿

【内容提要】当前,南海问题正在美国实施“印太战略”的背景下升级为全球热点,引发印度洋与太平洋及东南亚、东北亚和南亚等次区域主要行为体的广泛关切。以主权和航行等议题为重点领域,美国等全球性大国逐步介入这一区域并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导致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化。基于对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逻辑演绎,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反映出以南海海域为内核、以“印太”区域为外延的海洋超级安全复合体已初步形成。驱动这一安全复合体聚合的变量包括各国的权力关系预期与地缘政治想象,前者越趋异、后者越趋同,安全议题越容易突破原有区域边界发生跨区域延展。这一态势与大国竞争加剧的趋势相互刺激而螺旋上升,是特定区域内各方的安全互动升级至全球层面的反映,也是世界大国深度介入区域安全议题的重要案例。主权议题扩大化、航行议题政治化和“印太”议题实心化是推动这一安全复合体初步成形的三个代表性议题领域,其演进态势关涉中国国家安全与亚洲和平稳定。
【关键词】南海问题;“印太战略”;海洋超级安全复合体;国际安全;大国竞争
【作者简介】范佳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微信公众号“世界经济与政治”

编辑:乐乐

审核:振华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