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莆田通史丨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

作者:林国平 彭文宇

来源:《莆田通史》

发布时间 2021-04-21 14:47   浏览量 1242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北连省会城市福州,南接历史名城泉州,西依戴云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陆域面积约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

莆田市古称兴化军、兴化路、兴化府,雅称“莆阳”“兴安”,1971年设莆田地区,1983年撤区设市辖莆田、仙游二县和城厢、涵江二区。2002年莆田县撤县改区后,莆田一般指莆田市。莆田为古府新市,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距今5500~35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莆田就有先民在这里劳作、生息。白兰坡、鲎尾寨、走马山、东岩山等遗址的发掘表明,先民早期主要以滩涂采集与近海捕捞为业,后期则以山海食物采集、狩猎和耕作为主。

距今3500~2200年,相当于商周时期,处于青铜时代的莆田留下的文化遗址与遗物较新石器时代增长了近8倍,呈聚落状星星点点地散落在今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及仙游县各地,反映出当时莆田已处于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及聚落经济形态发展的高级阶段。

战国中期(前334年前后),越王勾践的子孙“败走南山”,部分进入闽中,融入闽族社会,形成闽越族,并建立闽越国。秦一统天下,设立闽中郡,福建短暂纳入王朝版图。汉初恢复闽越国,历三代共92年。闽越王为了加强对莆田区域的控制与管理,在仙游建立鸡子城、蛇湾城、龙穿城等,迄今尚有5处汉代遗迹可寻,足见莆田特别是仙游在当时闽越国疆域中的重要地位。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掉闽越国,下令将闽越人强行迁于江淮地区,造成闽中人口稀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此时,虽然也有北方汉人零星迁入莆田地区,但人数太少,两汉时期的莆田基本上处于无人治理的蛮荒状态。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着力开发江南,多次派兵入闽平叛,增设行政机构,加强对福建的控制。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战乱,大批汉人移民福建,部分进入莆田,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推动莆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初步发展。南朝梁、陈时代,郑氏“开莆来学”,陈光大二年(568年)初置莆田县,标志着莆田历史进入新阶段。

隋唐五代,特别是唐末五代,随着大批北方汉人陆续涌入莆田,莆田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为宋代莆田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大规模兴修水利,莆田南北洋平原初步开发,农业生产加速发展,纺织、制盐、冶铁、制糖等手工业也有所发展;兴修驿路和桥梁,交通得到改善;商业贸易初步发展,形成商业网点。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莆田的文化教育事业应运兴起,书堂逐渐盛行,重教兴学的传统初步形成。

宋代,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经过隋唐五代的长期蓄力和积淀,莆田社会经济文化开始腾飞。在政治上表现为脱离泉州管辖,自成军级区划;在经济上表现为人口剧增,木兰陂等大型水利工程兴建和水利灌溉系统形成,南北洋平原大规模开发,农、渔、手工业繁荣,商业和海上贸易兴盛等;在文化上表现为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形成,科举兴盛、人才辈出、文学艺术繁荣、宗教信仰盛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莆仙民系和莆仙文化已经形成。

宋末元初,莆田在元军和宋军之间多次易手,遭受战争破坏极为严重。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攻打兴化城,陈文龙、陈瓒率军民守城拒敌,兵败殉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兴化城陷后,元兵屠城,死者三万余人,莆田经济文化遭受极大破坏。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莆田教育停滞不前,科举式微,士人隐居山林,文学艺术衰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艰难,莆田历史进入缓慢发展时期。

明初,福建社会秩序开始重建,莆田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代莆田的农业、手工业、渔业、盐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商贸的繁荣促使兴化商帮崛起,对后来的莆田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明代,莆田文化再度走向辉煌,教育科举、文学艺术重振雄风,宗教信仰生机勃勃,“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称誉实至名归。明代中期,莆田人民前赴后继,展开抗击倭寇的英勇斗争,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成为莆田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清初,清军入闽残杀无辜,莆田人民展开规模浩大的抗清斗争。清初实行的海禁与迁界政策,给莆田沿海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其创伤上百年后才慢慢弥合。康熙之后,莆田社会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一方面,为了缓和人口剧增带来的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莆田人开始大规模向周边的府县、省份乃至海外移民。另一方面,在农业、手工业、渔业等传统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同时,航运、印刷、粮食加工、纺织、制糖等近代民族工业也在清末开始出现。

民国时期,在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历史背景下,莆田人民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从新文化运动、工农武装革命、游击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尽管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莆田人民仍以超常的毅力艰苦奋斗,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与人才培养、医疗卫生、文学艺术等文化变革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某些领域还出现难得的复兴景象。1949年8月21日,莆田宣告解放,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篇章。

综上所述,古代兴化府仅辖有莆田、仙游两县之地,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在文化地理上又受到强大的闽都文化和闽南文化的南北挤压,但是,莆田先民因地制宜、砥砺奋进,以超常的毅力和智慧在蕞尔之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兴化文化,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为丰富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概括起来,莆田历史与莆仙文化至少在以下八个方面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

1.木兰陂等农业水利工程体系代表中国先民高超的治水智慧与技术,

兴化平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治海的杰出代表

自唐代开始,直至明清,莆田人民根据周期性海退的客观规律,大规模兴修水利、围海造田,巧妙利用自然条件,拓展生存空间。大兴水利工程,形成以木兰陂为枢纽的南洋水利系统,以延寿陂、太平陂、泗华陂为枢纽的北洋水利系统,以南安陂为枢纽的九里洋水利系统,借助淡水冲洗土壤中的盐分和灌溉作物。莆田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造就了福建历史上最大规模围海造田的兴化平原,围海造田面积达280平方公里,创造了人间奇迹。兴化平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治海的杰出代表,而最能代表中国先民治水智慧与技术的木兰陂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为南北洋平原发挥蓄水、抗旱、拦洪、挡潮、排涝、引水、灌溉等多种功能,被誉为“南方都江堰”,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将它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莆田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兴化商帮足迹遍及85个国家和地区

莆田地处东南沿海,自古海上对外贸易兴盛,借助北依福州、南邻泉州的区位优势,依托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品贸易。宋元时期,莆田既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与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产区和商品集散地,还是福建四大造船中心之一。宋代与兴化军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十多个,与莆田商人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也很多,“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明清时期形成的兴化商帮为福建三大商帮之一,活跃于国内各地,有“无兴不成镇”“无兴不成市”之称。兴化商帮的足迹还遍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如今世界各地共有200多万名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有150多万名,活跃于85个国家和地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根本原因是海上贸易和海外移民,而精神支柱则是海神信仰,莆田人民创造的妈祖信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3.莆田是福建乃至中国著名的教育中心之一,其重教尚学的传统和科甲奇观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莆田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百姓生活也不富裕,但是,莆田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教育,很早就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知识改变命运”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其重教尚学的风气始于南朝梁、陈,兴盛于宋代,南宋时流传的“家贫子读书”名训,成为古今莆田人践行的信条。历史上莆田学堂书院林立,习儒成风、人文蔚起,科甲鼎盛、人才荟萃,是福建乃至中国著名的教育中心之一。自隋朝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开创科举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止科举的约1300年间,莆田共产生2000多名进士、21名文武状元,雄踞福建省进士县的榜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莆田还出现唐代仙游“郑家八虎”和宋代莆田方氏28对父子高中进士的奇观,留下“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科两状元”“魁亚同榜”“四异同科”等许许多多科举佳话,为古今士民津津乐道,鼓舞着人们刻苦学习、积极向上,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以光宗耀祖、荣耀乡邦。莆田重教尚学传统世世代代得以传承和弘扬,勤奋好学至今仍是兴化人的基本品格和主要标识。莆田历史上的科甲奇观,在福建乃至中国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4.莆田人民对中国古代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称誉实至名归

在中国沿海号称“海滨邹鲁”的地方不止一处,而并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者却只有莆田一地。这绝不是自我标榜,而是唐宋以来莆田教育兴旺、文化繁荣的真实写照。莆田文人墨客不但人数多,且热衷践行学术,勤于著书立说,给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著述的莆田人有1000多人,著作总数4000多部,仅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的莆仙人作品就多达117部1865卷,其数量在福建省首屈一指,在全国也不多见。其中,具有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影响的大家巨匠不乏其人,如号称“闽中文章初祖”“福建文坛盟主”的黄滔,一代词赋大师、著名文学家徐寅,兄弟高僧妙应、本寂,书法大家蔡襄、蔡京,著名文学家、诗论家、江湖派诗人领袖刘克庄,史学大家郑樵、柯维骐,理学家林光朝,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等等。莆田人的著述不但涵盖郑樵《通志》这样的传统文史哲学,也有蔡襄《荔枝谱》《茶录》、宋珏《荔枝谱》、余怀《茶史补》之类的农林科技著作,还有李熊《木兰陂集》、陈池养《莆阳水利志》、吴元枢《桥工新志》之类的水利桥梁著述。“以文化民、以文兴莆”是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因此,莆田获得“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称誉,真乃实至名归,自古以来一直激励着莆田人民不断前行,争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5.莆仙文化独具区域特色,莆仙方言、莆仙戏、兴化民俗魅力无穷

由于自然环境、族群融合、社会历史条件的长期影响,福建历史上形成了福州人、闽南人、闽北人、客家人、龙岩人和兴化人等六大汉族民系,不同民系具有各自的禀赋性格和人文特征。居住在今莆田市辖区内的兴化人,拥有独特的方言、戏曲、宗教信仰、民俗和人文性格,创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莆仙文化。其最重要的载体莆仙方言,既受到闽南方言和福州方言的影响,又自成一系。莆仙方言语音有着特殊的边擦音声母,词汇则留存有许多汉唐时代及其以前的中原古汉语,并夹杂不少古代吴楚方言词语和古越语底层成分。语法方面,除遗存古汉语的一些特殊用法外,也融合了一些南方少数民族方言语法成分。莆仙方言是莆仙文化区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闽方言五个次方言之一,在中国语言史上独具特色。莆仙文化的另一个标志是莆仙戏。它源于唐代“百戏”,融汇了杂技、舞蹈、表演唱等多种表演艺术,极具魅力,被称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留存有5000多个传统剧目、一万多种抄本,在中国戏剧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都未见可与之相媲美者。莆仙境内的民俗,既保留中原古风,又独具地方特色。莆田的“做大岁”、贴“白额春联”和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闹元宵等独特习俗,均蕴含着不忘历史创伤和思亲念祖的情怀,也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6.莆田军民在抗元、抗倭和抗清斗争中不屈不挠,是民族气节的突出体现

由于莆田文化教育繁荣,文人士大夫众多,儒家思想深入民心,莆田人特别崇尚传统道德,重视气节,所谓“好礼而修文,士相矜以名节”,出现一大批宁死不屈、刚正不阿和以身殉职的文官武将。自唐代以降,莆田人担任御史官者不下百人,莆田堪称“御史之乡”。特别在与民族压迫和外族入侵的斗争中,莆田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凸显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如元兵大举入闽时,不少地方守将逃走或出降,而元兵两次攻打兴化,均遭到陈文龙和陈瓒领导的兴化军民的顽强抵抗,虽然最终兴化遭到元兵屠城,但陈文龙、陈瓒大义凛然的形象成为忠义气节的楷模,陈文龙的“未闻烈士树降旗”的名句成为莆田人的性格象征。为了纪念陈文龙、陈瓒的忠义气节,后人于莆田城隍庙旁建“二忠祠”以祀之。明代,倭寇经常袭扰福建沿海,嘉靖年间(1522~1566年)莆田受倭患之害尤烈。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兴化府城被倭寇攻陷,尸骸遍地,损失惨重。实际上,倭寇侵扰莆田的历史,也是莆田军民奋勇抗倭的历史。每一次倭寇入侵,莆田军民均英勇抗击,给倭寇以沉重打击,体现了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一直传承至今,成为莆田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莆田城内、黄石、涵江等地纪念戚继光的戚公祠,纪念兴化卫千户白仁的会生宫忠勇祠,纪念平海卫左正千户叶巨卿、千户邱珍和副千户杨一茂的平海忠勇祠,纪念兴化卫千户鲁师亮的驿前忠勇祠,纪念兴化府知府奚世亮的西门内奚公祠,等等,都是莆田人民英勇抗击倭寇精神的物质载体,承载着集体记忆。清军入闽,莆田涌现出众多的抗清义士,演绎了一幕幕悲壮的抗清故事。最初有潘忠琼、王方玉等义军,后来有朱继祚、杨耿的义军围攻被清军占领的府城,并一度光复府城,给清军沉重打击。清军入城后,大肆搜捕义军领袖,朱继祚等一大批抗清志士,均不屈而死。莆田人在外为官者,也纷纷投入抗清斗争中,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诗篇。莆田军民不屈不挠的抗元、抗倭和抗清斗争,共同塑造了兴化人不畏强暴的性格特征,集中体现了民族气节。

7.莆田是妈祖信仰发祥地和世界妈祖文化的核心区,妈祖信俗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妈祖信仰发祥于宋代莆田,因契合海洋经济勃兴的时代,适应航海者祈求顺风顺水的需要而产生。自宋代起,妈祖信仰不但在莆仙地区得到较快发展,而且传播至福建省其他地区乃至省外多地。元代,妈祖已从一位普通的地方女神上升为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海神,成为中国航海活动的精神支柱、海洋文化的灵魂。清代妈祖的封号达到至高无上的“天后”,民间又尊称其为“天上圣母”。明清以来,妈祖随着渔民、航海者、移民、商人、履职官员、军事活动等的足迹,传遍除新疆、西藏、宁夏等地区之外的中国大地,妈祖不但成为航海者信仰的神明,在中国绝大多数江河流域甚至内陆地区也有众多的妈祖庙和信众,妈祖也受到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崇信。根据最近的调查统计,全世界有46个国家和地区共建有妈祖庙上万座。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同胞的文化桥梁和纽带,亦成为广大海外侨胞的精神家园。当今,莆田有妈祖庙超过1000座,妈祖信众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是名副其实的妈祖信仰发祥地和世界妈祖文化的核心区。妈祖文化中的平安、和谐、包容特质及其所体现出来的进取、拼搏、正义、勇敢、护国、庇民、大爱的文化内核,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妈祖信俗”于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妈祖文化是莆田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8.莆田是中国宗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地,也是宗教文化多元共生的典型

由于历史上北方汉人不断举族迁入莆田,聚族而居,莆田的宗族文化相当繁荣,例如为不忘阀阅而沿袭郡望、堂号,为不数典忘祖而编修谱牒,为凝聚宗族力量而兴建祠堂、隆重祭祖,为约束家族、训勉族人而制定族规家训等。莆田是中国宗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地,宗族文化至今仍然盛行于民间,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各家族的族规家训,内容大多是笃宗族、重纲常、修族谱、设祠堂、祭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敬尊长、重继嗣、安灵墓、亲师友、训子孙、端品行、睦邻里、肃闺阁、慎婚姻、严治家、尚勤俭、力本业、节财用、完国课、息争讼、恤患难、戒赌博、罢欺凌、禁乱伦等。族规家训虽不免带有一些封建糟粕,但总体而言,其是历代治家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教化意义。莆田也是宗教文化多元共生的典型。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北方汉人移民带来的不同宗教与信仰在莆田得到延续和传播,加上莆田人自己创造的诸多神明和一些宗教,还有由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外国宗教,莆田的宗教丰富而且多元,呈现出共生共存的文化景观。历史上莆田除流传有道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外,还有摩尼教(明教)、三一教(又名夏教、先生教)、金幢教(又名金堂教)、龙华教(又名龙华会)、先天教(由青莲教改名)和诸多民间神明信仰。这些宗教信仰和睦相处,满足百姓祈福禳灾的诉求,共同维护着社会安宁。宗教信仰传承着先民的善良愿望和美好情怀,承载着浓郁的乡愁,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莆田是个神奇的地方,人杰地灵,文化绚丽多彩,先民书写了光辉灿烂的莆田历史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光辉灿烂的莆田历史文化是先民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鼓舞着莆田人民继续奋发图强,不断砥砺前行,续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新篇章!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