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活动 | 张仲民×彭春凌:种瓜得豆——新名词与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

作者:鸣沙

来源:鸣沙

发布时间 2021-07-06 16:18   浏览量 440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1625559507864778.jpg


活动嘉宾

张仲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彭春凌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持人

陈肖寒

社科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编辑


活动日期

2021年7月10日19:00-21:00

活动地点

SKP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SKP-S 2F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6号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报名页面

WeChat Image_20210706161556.png

座席有限,先到先得

参与提问的前三位读者将有机会获得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一本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WeChat Image_20210706161559.png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于近代中国出现的那些新知识、新名词,虽然它们大多发轫于精英阶层,但莫不是通过各种媒介、经由各种场域传播到一般民众那里才发挥作用、进而产生效果。


形成悖论的是,与时人更为关注新名词的接受层面相比,如今很多研究者却更为关注新名词的内涵及其诞生史,忽略对其接受层面情况的考察。公开的言论表达并不一定都能发挥效力或产生作用,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层面究竟如何,仍是有待大力拓展的问题。如果忽略举足轻重的接受层面,只关注精英的公开表达而忽略其表演和“故意为之”的色彩,只重视其政治性论述而忽略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状况,只重视出现频次而忽略受众的接受情况,那么我们的研究看似“科学”、“真实”,其实仍是只重视文本表象与精英外在言论的传统思想史研究的变体,并不能得其门而入。


毕竟,言论或文本在传播与旅行过程中肯定会发生诸多变异,给予的东西与接收到的东西并不一致,公开的表达和私领域的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落差。故此,公开的精英表达如何被读者接受、如何见之于社会实践?其间的差别有多大?使用者背后的利益动机何在?其使用先后有没有变化?产生的社会效果如何?


2021年7月10日19:00,我们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仲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春凌 ,社科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编辑陈肖寒,做客SKP-S 2F SKP RENDEZ-VOUS,聊聊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活动嘉宾



1625559523700413.jpg



张仲民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625559528724058.jpg



彭春凌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持人



陈肖寒


社科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编辑




本书希望从“接受政治”的角度,考察近代中国一些来自西方(包括日本)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如何传播的。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等,它们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各种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知识人阅读和使用的;这些富有新义或现代性含义的知识与符号又是怎样成为时人新的崇拜,被传递到不同空间中不那么精英的受众那里的;这些受众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样的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活动链接:https://xianxiao.ssap.com.cn/conference/salond/detail/id/4272.html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