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新书速递|蒋宝麟《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

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鸣沙

发布时间 2021-09-23 09:55   浏览量 1466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以断代而言,本书的主题可归入晚清史。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除了较少修读过与明清史、晚清史相关的课程,我主动或被动接受的几乎都是民国史的学术训练,对晚清史的体认极其有限。近十余年来,我向学界呈现的个人论著也都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直到2020年初,我人生中的第一篇晚清史论文(本书第七章)才得以刊出。因此,民国史于我姑且可算作学术的“舒适区”,而晚清史则完完全全是一个陌生地带。现今本书摆在诸位读者面前,自忖有自我突破,算是菲葑不弃,实则担心给人留下无知者无畏的印象。

 

    研究中国古代断代史的学者,或有“瞻前顾后”,即专治某朝代的同时兼及前后两代(如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者中有很多也研究秦汉史或隋唐史)。中国近现代史学者“顾后”者比比皆是,“瞻前”者却实在不多。这并非显摆自己的研究有多么与众不同,而是想表达民国史研究确有“瞻前”之必要,或许也是对研究者走出“舒适区”的一种驱策。

  

    本书2018年10月动笔,翌年6月完成初稿,不过对其主题的运思与史料的搜集早在2012年初便开始。当初之所以选择进入晚清史领域,缘由有二:其一,我在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后不久,因为某种机缘巧合,我被添补到本所承担的《中华大典·历史典》晚清编年的编纂工作之中,由于对时段与文献的陌生,一时不知所措,幸赖本所诸位同事的帮助与释惑。尤其是叶舟老师在清代史料方面给予详尽的指教。2013年下半年,我又参与《中华大典·历史典》清前中期人物的编纂。这两段工作经历迫使我直面各类清代史料,并在短时内浸淫其中。当时的我断代史知识面相当狭窄,这种阅读异质史料带给我艰涩而新奇的体验,尽管我此前阅读的晚清史论著还不算太少。同时,我深切感知到自身在晚清史料方面的训练极其匮乏。其二,2011年底,时任《历史研究》编辑雷家琼老师审校拙文《财政格局与大学“再国立化”——以抗战前中央大学经费问题为例》,在与我几度往复的过程中,我发觉自己对晚清学堂及其经费体制知之甚浅,个人的研究根基相当不稳固。即如章学诚所言“魏晋以来,著作纷纷,前无师承,后无从学;且其为文也,体既滥漫,绝无古人笔削谨严之义,旨复浅近,亦无古人隐微难喻之故”(《文史通义·史注》)。自己的研究工作可能就长期在这种前后皆无、既滥且浅的状态下前行。以上两点给予我向上捅破既有思考圈层的勇气与动力。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财政”,书中各章节内容是科举与学堂的“外史”,又是清代财政史研究中的边缘议题,既非教育史研究主流,也显得不太“财政”。所以本书的内容比较小众,且重要性有限,唯愿能接近“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之境,对清末教育财政问题做些钩玄提要的基础工作。


    在选题之初,我计划择定一个区域进行研究。当时我选了江苏,一来我对与江苏有关的史料情况相对熟悉一些,二来在清代作为省区的江苏较为特殊,有宁属与苏属两个次级政区,督抚不同城。但经过半年的史料阅读后,发现区域或个案不足以托住这个主题,所以之后就不再做限定。这对习惯于区域和个案研究的我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如今文本得以呈现,尽管有诸多不足,但也算是自我突破。


    我的导师梁元生教授、朱庆葆教授与李玉教授均以晚清史起家而鸣诸学界,导师王瑞成教授二十余年来孜孜于晚清史研究。谨以这本不成熟的习作向老师们致敬。


    本书的构思、资料搜集、写作与修改,先后得到桑兵、叶文心、王先明、施扣柱、李志茗、邱澎生、司马朝军、何方昱、王健、叶舟、沈洁、徐佳贵、蒋宏达、江文君、陈明华、丁修真、牛力、严海建、梁晨、张凯、韩戍、张仲民、周保明、蒋峥嵘、任智勇、邹怡、贺江枫、陈默、薛刚、潘晓霞、孙明、戴海斌、章毅、李林、岳钦韬、刘本森、任轶、刘超等师友在不同场合的指点或提示,陶仁义、丁乙、郑泽民先生,杨春梅、常芳彬、王芬芬、朱焘等同学协助查阅部分资料,徐家宁先生提供历史照片,挂一漏万,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本书的大部分章节曾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衷心感谢诸位编辑老师悉心的审校工作,他们专业与高水准的作业促使我对文稿进行更细的打磨和校核。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虽然他们不清楚我具体的工作内容,但对我的期待一如既往

 

 

 

蒋宝麟

 

2021年暮春

图书信息


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978-7-5201-8860-9)_正封面缩略图.jpg

《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

蒋宝麟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9月

内容简介:

    清末十年是中国新式教育的起始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完全确立中心地位。学堂构成的教育经费体系是近代中国教育财政(即现代意义的财政)起源,也与晚清时期财政体制变革互为表里。除了民间“私立”学堂,新式教育经费大致有两大来源,一是旧有的传统教育经费用途转型,二是“无中生有”的各种新款。但这并不代表新式教育在整体上有确定的经费保障。与清末多数新政事业“办一事筹一款”的方式一样,教育经费大部分由“罗掘”而来,大部分学堂无基本金,也没有财政计划,更无法形成现代意义上统一的教育财政体制。尽管如此,教育财政体制仍由学堂规模数量的迅速扩大而被“倒逼”形成,其“起源”仓促。迄至清亡,中国没有形成完备的中央-地方教育财政体系。本书系统梳理清末十年从教育经费到“教育财政”的制度化过程,以“财政”重新审视新式学堂的社会影响,加深对清末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督抚与“权力下移”、教育与政治等问题的认知。本书化晚清政治史、财政经济史、教育史、乡村社会史等学科之畛域,为“清末新政”研究提供一个具体、可定量分析的个案。

作者简介:

    蒋宝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哲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政治与文化史、教育经济史、中国大学史,著有《民国时期中央大学的学术与政治(1927—1949)》《体国经世:民国的学人与商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

一 戊戌变法前学堂经费中的“外销”与“正款”

二 戊戌、庚子后书院改学堂中的经费问题

三 官绅权力与传统教育经费的用途转化

 

第二章 科举制废除后科举经费体系的转型 

一 清代各项科举经费收支之成例

二 科举制废除之际科举经费处置的方案 

三 学部的妥协方案与各省提留经费的困境 

四 省城与府州县间关于各项科举经费之分成

  

第三章 清末教育财政的层级

一 中央教育财政

二 省教育财政

三 州县教育财政

 

第四章 清末财政预算体系中的教育经费编制 

一 预算试办前的教育经费收支编制 

二 清理财政与各省教育经费收支科目定性

三 国家与地方:试办宣统三、四年预算中的教育经费

四 专业与“民意”:省地方教育费预算编审中的争议

 

第五章 公款公产与清末兴学 

一 从科举旧款到公款公产

二 “公款公产”集合概念的形成 

三 清理公款公产的多重导向

  

第六章 京师大学堂与清末中央教育财政

一 大学堂创办之初的户部拨款

二 大学堂复办后经费来源的确立

三 从管学大臣到学部

 

第七章 省界、学额与三江(两江)师范学堂经费

一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办与经费筹集

二 铜元余利浮沉

三 晚清“江南”学堂的学额成例

四 经费困境与省界、学额矛盾的凸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默认标题_动态横版二维码_2021-09-23-0.gif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