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1)

【书讯】陈海玉 | 《中国地方档案专题研究》出版

作者:人文万象

来源: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1-12-24 11:28   浏览量 977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1)



地方档案作为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不同时期地方区域内自然环境、社会

境相互作用影响形成的产物。地方档案记载范畴涉及地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地方发展状况,形成一个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文本世界,构建起展示地方社会生活的场域,呈现地方历史图景,是研究地方发展源流的重要资料。






中国具有丰富的地方档案资源,其形成时间横跨古今,形成区域覆盖全国,形成主体兼具官方和民间的组织机构和群体。地方档案按照其记载内容的形式可划分为文字档案、音像档案、图表档案等,按档案价值可分为核心地方档案、辅助地方档案和其他地方档案,按载体可分为纸质档案、金石档案、音像档案等。自20世纪以来,中国已发掘的地方档案遗存逾百种,如甲骨档案、敦煌经卷、孔府档案、台湾清代淡新档案、浙江黄岩档案、陕西紫阳档案、上海道契档案、四川巴县档案,以及太行山文书、清水江文书和徽州文书、吐鲁番文书等。


中国丰富的地方档案资源为档案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拓宽了档案学研究范畴。“世界记忆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等档案文献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如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2003)、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2007)、《本草纲目》(2011)等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兰州黄河铁桥档案(2002)、长芦盐务档案(200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毕摩文献(2010)、民国龙泉司法档案(2015)等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掀起了我国地方档案研究的热潮,推进了档案学分支学科——地方档案学的兴起与发展。开展地方档案学研究,既能揭示地方社会的运转逻辑,总结地方发展规律,发挥上层建筑对地方经济基础建设的引领作用,也能对专门史、档案史、历史文献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学理依据。


目前,地方档案学研究在档案学领域处于劣势。


一方面,地方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地方档案展示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地方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政治、经济、司法等不同视角展示地方记忆,同时档案中存有大量俚语方言,这些俚语方言体现了地方区域文化,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要考虑地方档案的形成时间及所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地方文化与形成主体之间的联系。研究对象形成情景的异构性及内容的繁杂性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单一学科研究视角难以全面发掘地方档案意蕴。


另一方面,地方档案学的研究因为起步较晚,故研究范畴较小。目前地方档案学研究主要对某一类或特定主题范围内的地方档案开展专题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地方档案学研究体系。对地方档案的概念、范畴、特点、价值等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规律总结缺乏学理层面的述清及论证,这成为地方档案学研究的桎梏,制约地方档案实践工作的有序开展。


地方档案学研究对于推进地方档案学构建及实践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

 

图书推荐




中国地方档案专题研究

陈海玉 编著

2021年9月出版 / 98.00元

ISBN  978-7-5201-9045-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地方档案作为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研究一地社会风貌、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的重要文献资源。本书关注中国地方档案文献,围绕其研究历史与现状、整理研究、资源建设研究以及地方档案学科构建展开分析论证,主要回答了以下问题:什么是地方档案,地方档案保存现状如何,地方档案如何开发利用,地方档案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以及如何去建构地方档案学。本书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作为支撑,严肃认真地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本书是一本了解和认识我国地方档案现状的学术著作,其中的观点对我国地方档案研究发展有所裨益。



 目  录



概述
第一章  中国地方档案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地方档案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地方档案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地方档案研究意义和价值
    第四节  地方档案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第五节  地方档案研究现状和不足
第二章  中国地方档案整理研究
    第一节  地方档案整理现状
    第二节  地方档案整理的方法
    第三节  地方档案整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章  中国地方档案资源建设
    第一节  中国地方档案的法治建设
    第二节  中国地方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中国地方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第四节  中国地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章  中国地方档案学的构建与前瞻
    第一节  “地方档案学”的构建
    第二节  “地方档案学”的元理论
    第三节  “地方档案学”建设与前瞻
参考文献



— END —


扫码阅读本书

 1640659455945788.png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1)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