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里的犹太人|甲骨文新书
作者:甲骨文
来源: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1-06-08 浏览量 830

1623117257138184.jpg


在布达佩斯围城战期间,在德军与苏联红军激烈交战期间,在令布达佩斯人民分裂的内战期间,在那些希望德军卷土重来或者红军“解放”他们的人的心中,还有另一种凶残的斗争。



“他们在为自己的生命而战栗”



时至今日,也就是围城战的六十年之后,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它涉及布达佩斯的犹太人以及他们与邻居的关系。1944年底布达佩斯战役开始的时候,当地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统治下欧洲(乃至整个欧洲)幸存人数最多的一群犹太人,这的确是个不寻常的现象(与科学不同,在历史学当中,例外往往比普遍现象更重要)。布达佩斯犹太人遭受歧视、迫害和镇压,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但大多数人在1944年底还活着。当然,他们在为自己的生命而战栗,屏住呼吸等待“解放”,不管解放者是谁


布达佩斯人民内部致命的、痛苦的分裂,往往与他们和犹太人邻居的关系直接相关。犹太人群体内部的状况也各不相同。


首先,当时(和今天一样)很难确定他们的准确人数,主要是因为很多犹太人与基督徒通婚,也因为很多犹太人皈依了基督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犹太人融入匈牙利社会和被同化的程度非常高。但现代反犹主义与宗教无关,而与种族主义有关。


匈牙利反犹主义是对融入匈牙利社会程度最高的、最成功的犹太人的反对和怨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匈牙利反犹主义只是零星现象,但在1919年短暂的共产主义政权之后,反犹主义迅猛发展,因为1919年政权的三分之二领导人是犹太人。结果是,反犹成为霍尔蒂政府的一项官方政策,并且政府在1938年至1941年颁布了一系列反犹法律法规。这些反犹措施有的是在德国要求下做出的,但有的是匈牙利人自发的。二十五年的反犹教育和宣传对很多匈牙利人产生了影响。到1944年底,布达佩斯的犹太人命悬一线。


1623117296863193.jpg


此时统治布达佩斯的是狂热反犹的箭十字党“政府”。但此时已是1944年11月,已经不可能将犹太人运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了。箭十字党起初在德国的要求下(艾希曼及其党羽在10月15日之后再次来到布达佩斯)命令将全部犹太人,不分年龄和性别,押往西方的奥地利和德国。但这样的强制行军命令大多被取消了,因为它们不切实际。



“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关怀备至”



12月初,围城战开始之前,布达佩斯犹太人的处境如下:


(1)政府在主要由犹太人居住的区域设立了隔离区,绝大多数犹太人被强迫迁入隔离区。高高的木栅栏将隔离区封闭起来,任何人不得通行。隔离区内挤进了7.2万名犹太人,他们在围城战中得以幸存。1945年1月16日至17日,第一批苏联红军抵达了犹太人隔离区。


(2)另有2.5万或3万名犹太人居住在市区另一区域的若干公寓楼内。这些“犹太人”房屋(1944年4月起,门口涂着很大的黄色大卫之星)处于一定程度的“国际”保护之下——这在当时是奇怪的现象。瑞典政府(以及勇敢的拉乌尔·瓦伦贝格,围城战期间他一直待在布达佩斯)、瑞士公使馆、葡萄牙公使馆、西班牙公使馆和梵蒂冈公使馆宣布,生活在这些房屋内的犹太人暂时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下。


1623117326323873.jpg


此时与匈牙利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所剩无几,为了维持与这些中立国的外交关系,箭十字党政府的外交部接受了这种做法。但犯罪团伙不接受。他们多次侵入犹太人居住的房屋,将很多犹太人押到寒风瑟瑟的街上,将他们带到多瑙河码头,杀害他们,将尸体丢进冰冷的河水。


不过,生活在有“国际”保护的房屋内的犹太人大多得以幸存(勇敢地保护犹太人的瓦伦贝格在围城战后不久失踪)。还有很多犹太人,也许多达5万人,往往持有假证件,得到他们的非犹太人邻居、朋友和熟人的庇护,或者在围城战之前或期间躲进了女修院、本堂神父住宅、修道院和其他宗教机构。


在布达佩斯围城战期间,在德军与苏联红军激烈交战期间,在令布达佩斯人民分裂的内战期间,在那些希望德军卷土重来或者红军“解放”他们的人的心中,还有另一种凶残的斗争。有的人对布达佩斯犹太人的命运无动于衷,也有的人对他们关怀备至。仅仅这一点就让布达佩斯围城战的历史变得错综复杂,让它变得远远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一个章节,也不只是纳粹屠犹历史的一个章节。


1623117362245406.jpg



“谁来决定布达佩斯的命运?”



决定布达佩斯围城战走向的,不是布达佩斯居民,甚至也不是那些在城内跌跌撞撞地鏖战的士兵。决定这座城市命运的,很大程度上是斯大林和希特勒。


1944年8月,苏联红军兵临华沙城下。这时斯大林命令红军停止西进。他决定让红军先攻入巴尔干半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然后进入匈牙利。这个决定是符合逻辑的,是从战略和地理角度考虑的,但也是政治性的。


德军此时正准备从东南欧撤退(不过不打算撤离匈牙利)。不会有英国或美国军队到东南欧去填补军事和政治的真空。丘吉尔知道这一点。这是他在10月飞到莫斯科试图与斯大林达成某种协议的两个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试图决定波兰的未来)。他们果然达成了协议。斯大林同意遵守关于英美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和匈牙利势力范围的一项协议,把希腊留给英国人。


1623117384724379.jpg


起初,斯大林和丘吉尔同意双方平分匈牙利。几天后莫洛托夫要求修改协议,安东尼·艾登同意让苏联人占据匈牙利的75%。此时苏联红军已经征服匈牙利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正在进军布达佩斯。(丘吉尔之所以接受莫洛托夫的要求,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在莫斯科期间,匈牙利向西方投降并停战的努力失败了。)


10月底,斯大林命令并敦促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当时在匈牙利境内的两支主要红军部队之一的司令员)尽快拿下布达佩斯。苏联红军先头部队于几天后抵达布达佩斯郊区。但马利诺夫斯基暂时还没有办法穿透和征服这座城市,所以真正的围城战一直到圣诞节才开始,那时另一支红军在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元帅指挥下从西南面包围了城市。


说到这里,我必须表示,在有一点上,我与我的好友翁格瓦利有细微的分歧。斯大林当然想尽早西进,但我觉得他当时主要关心的问题并不是这个。他当然对迟迟不能拿下布达佩斯不满,对围城战耗时过久不满。不过,他虽然因此感到恼火,但并不是特别不能接受。苏联红军征服布达佩斯的速度相对较慢,就是一个间接证据。这一次苏联红军前进得十分谨慎。无论如何,斯大林都想要确保布达佩斯和匈牙利落入他的掌控之中。他的下属对这一点非常清楚。从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政治决心:苏联红军占领佩斯的一两天后,就把瓦伦贝格逮捕并押到了莫斯科。


1623117411194616.jpg


希特勒的目标也许更值得玩味。他的主要意愿很明显:尽可能地拦截和阻滞红军向维也纳进军。如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毁掉布达佩斯,他也能接受。在这方面他取得了成功:布达佩斯围城战让苏联红军消耗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战事拖延得足够久。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禁止布达守军突围,尽管德军的两次反击已经打到了距离城市很近的地方,突围是有可能成功的。希特勒希望布达佩斯(或至少布达)继续担当苏联红军的肉中刺,阻挠他们向维也纳进攻。


值得注意的是,德军在匈牙利西部的最大规模反击是在布达佩斯陷落之后发起的。这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攻势,也是在整个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攻势,起初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此次攻势的意义在于展现了希特勒的思维。好几年来,他的主要希望(也是唯一希望)就是让他的几个敌人内讧。这个目标基本上不可能从政治或外交层面达成,但如果德军在战场上(不管是哪条战线)突然取得一次大捷,也许能迫使盟国的关系破裂。希特勒在阿登发动攻势(“突出部战役”)的目标就是这个,而不是重新征服巴黎。1945年3月他绝望之中的最后目标就是在匈牙利西部对苏联红军造成一次毁灭性打击。他没有成功,但延迟了盟军的进展。


1623117436560559.jpg


在这里我必须补充一点。这是历史学家很少提及,或者提得还不够的。那就是希特勒默许他的一些下属努力在英美和苏联之间制造矛盾。1944年,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在布达佩斯方面,至少有两个例子。


其中之一涉及拉乌尔·瓦伦贝格。他根本不是瑞典外交官,他来到布达佩斯是出于人道主义信念,并得到了犹太人和美国一些组织的帮助。德国人允许他在布达佩斯活动,允许他待在那里,经常把他当作西方盟国利益的代表来对待(在很多方面,他的确是这样的代表)。


德国人这么做有好几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在英美和苏联之间煽动矛盾。苏联人知道这一点(德国人也确保了他们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占领布达佩斯之后立刻逮捕了瓦伦贝格并将其押往莫斯科。


1623117461306793.jpg


另一个例子是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干涉,他明令禁止摧毁布达佩斯的犹太人隔离区,禁止杀害其居民。(另外,在苏联红军进抵隔离区两天前,若干党卫军单位和箭十字党计划侵入隔离区并屠杀其居民。一名德军少将威胁要逮捕胆敢侵入隔离区的人,阻止了这个计划。)我们有理由相信,希姆莱的命令并没有违背希特勒的意愿。


布达佩斯围城战于1945年2月13日结束,那是雅尔塔会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只字未提布达佩斯或匈牙利,因为它们显然即将完全被苏联控制。六十年后的2004年,匈牙利的若干杂志和右翼组织的数百名游行示威者仍然在宣扬布达最后守卫者的所谓英雄主义。其他人回忆起那一天(如果他们愿意回忆的话),则会说那是他们获得“解放”的日子。是啊,布达佩斯围城战太复杂了。它的历史和人民对于它的记忆太复杂了。


注:本文节选自《布达佩斯之围》


新书速递

1623117509985025.jpg

布达佩斯之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百天 

[匈] 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Krisztián Ungváry) 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2021年5月出版 / 108.00元

ISBN 978-7-5201-6795-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内容简介


布达佩斯围城战是二战中最漫长、最血腥的城市攻防战之一。从1944年11月3日苏联红军的坦克第一次出现在匈牙利首都,到1945年2月13日苏军攻下布达城堡山,共有8万苏军、3.8万德军和匈军、3.8万匈牙利平民丧生。如今,城市的废墟和建筑上的弹痕犹在,历史造成的思想包袱却使得匈牙利人不愿重新审视这出悲剧。


历史学家翁格瓦利为这场影响深远但近乎被遗忘的战役撰写了一部无与伦比的军事史。他搜寻被束之高阁的档案,挖掘被历史埋藏的史料,寻访战争的亲历者与幸存者,试图复原真相,书写二战历史研究缺失的篇章。但这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史,《布达佩斯之围》从政治、社会乃至人性的角度再现了这出恐怖且丑恶的大戏。“多瑙河之珠”的毁灭本是可以避免的。突围是徒劳的,投降换不来解放,近100万布达佩斯居民眼睁睁地看着双方军队的残杀和家园的毁灭,却无力干预……


1623117561289132.jpg


作者简介



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Krisztián Ungváry),匈牙利历史学家,博士,1956年匈牙利革命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


译者简介


陆大鹏,英德译者。译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等。曾荣获《北京青年报》2015年度译者、《经济观察书评》2015年度译者、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16年度文学翻译奖、《新周刊》2018中国年度知道分子等奖项。


1623117611531605.jpg


本书荣誉


此书为布达佩斯之围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里程碑式的冲突提供了极其出色的评估与分析。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充分利用了近期才解密的俄罗斯和德国的秘密档案,以及还未从战争的伤痛中恢复过来的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由此创作出来的作品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这部作品值得被更多的人读到。

——托马斯·兰德,《泰晤士文学增刊》


一部戏剧性极强的书,充满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有的故事甚至很幽默。对苦难、残酷暴行和人性的描写也动人心魄。本书还包含对作战计划、后勤、军队运动和伤亡统计的详细记述。约翰•卢卡斯在颇有价值的前言中说得很好,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军事史”。

——伊什特万•德阿克,《新共和》


翁格瓦利写的不仅仅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军事史,还从人性、政治和社会的角度对这部恐怖而丑恶(偶尔也有英雄主义)的大戏作了还原。在这部大戏里,一座伟大的首都遭到围攻……权威之作。

——约翰•卢卡斯,《纽约时报书评》


1623117636889930.jpg


目录


图片列表

地图列表与地图说明

前言

作者序


一 序曲

二 包围

三 围城:1944年12月26日至1945年2月11日

四 解围作战

五 突围

六 围城与平民

七 尾声


注释

表格

参考文献

图片版权说明

译名对照表


1623117663445691.jpg



END

用户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