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武汉大学原校长、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现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顾海良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学术专著。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花费了十五年黄金时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是《资本论》的第一稿,其内容博大精深,既包含了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也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历史观思想。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借助于经济学的话语和研究方法,分别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形式、科学技术与历史发展,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比较三个层面出发,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唯物史观的发展图景。探寻和还原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历史观思想,对于我们在当下摈弃传统历史观的弊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以及全面把握马克思历史观的本来面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封底文字:
本书以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学的研究视域出发,系统探讨和还原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思想的源生背景、形成路径、发展态势及其未来走向;总结和反思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思想的当代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花费了十五年黄金时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既包含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也包含丰富的哲学历史观思想。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关系的内在演变,借助经济学的话语和研究方法,分别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形式、科学技术与历史发展,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内在比较三个层面出发,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唯物史观的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