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多学科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

售价:¥75.2 ¥188
0人在读 |
0 评分
杨祥银 陈鸿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04 出版
ISBN: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活生生的人”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学由于其研究(实践)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正是如此,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口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引起众多相关学科的重视与关注。基于此,本书精选了近20年来已在国内公开发表的41篇与口述史学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希望以此呈现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趋势。具体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性别研究、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档案学与博物馆学、体育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以及医学等等。
[展开]
  • 导论:口述史学的跨学科关系与应用
  •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1. 唯物史观视阈下口述史料价值与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口述史研究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 ·中共党史·
    1. 口述史学新解
    2. 运用口述史方法深化中共党史研究
  • ·历史学·
    1. 当代中国史研究与口述史学
    2. 试论口述历史对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启示
  • ·经济学·
    1.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户发展的历史轨迹
    2. 从苦力到华商:泰北华人关系网络变迁与商业发展的口述史研究
  • ·政治学·
    1. 政治动员与社会关系:土地改革中阶级意识的塑造与阻滞
    2. 中国政治学早期抽样调查研究
  • ·社会学·
    1.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的社会建构
    2. 口述史方法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 ·性别研究·
    1. 传统村庄公共场域治理秩序中的性别排斥研究
    2. 口述史的性别维度
  • ·民俗学·
    1. 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
    2. 追寻主观性事实: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的方法与思考
  • ·民族学·
    1. 藏文化环境中回族民族身份的传承
    2. 名从主人:20世纪50年代土族民族识别的口述史研究
  • ·宗教学·
    1. 口述历史与近当代中国佛教研究
    2. 论口述史方法在道教宫观史研究中的运用
  • ·文学·
    1. 文学口述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初探
  • ·语言学·
    1. 论口述历史证据可靠性的言语记录本位
    2. 口述历史语篇的多维度分析
  • ·新闻学与传播学·
    1. 影像传播中的历史建构与消解
    2. 讲述家庭故事:媒介记忆实践、界定仪式与传播赋权
  • ·图书馆学、档案学与博物馆学·
    1. 口述史学与图书馆文献开发
    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与关联分析
    3. 口述历史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角色强化
  • ·体育学·
    1. 倾听底层的声音:口述史学在体育学中的实践和展望
    2. 记忆的“创造”与表达:口述史与体育记忆的建构机制
  • ·管理学·
    1. 制度变迁、角色建构与国家-个人关系的演化逻辑
  • ·教育学·
    1. 教育口述史:内涵、形态与价值
    2. 1949~1976年中国乡村教师的补充任用
  • ·艺术学·
    1. 论“口述史”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2. 历见与重构
    3. 中国乐派口述史研究的话语分析与访谈策略
    4. 口述史法在“十七年”时期剧种史研究中的运用
  •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
    1.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工匠口述史研究
    2. 基于口述史对京郊城镇地方认同研究及规划路径
  • ·医学·
    1. 飞跃渐冻生命:运动神经元罕见疾病病友的口述生命史
    2. 口述史研究与叙事医学对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的启示
[1][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2]费孝通:《乡土中国》(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3]许烺光:《宗族·种姓·倶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1990。 [4][4]毛丹、任强:《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村民自治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5]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6]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7][7]徐勇:《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8][8]刘筱红、李娜:《性别偏好与决策控制:基于权力维度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9][9]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天府新论》2005年第4期。 [10][10]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11][11]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董薇译,商务印书馆,2008。 [12][12]萨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译,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文化认同性的变形》,商务印书馆,2008。 [13][13]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4][14]《玛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玛沁县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15]《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 [16][16]傅彦长:《俄罗斯的民谣曲》,《艺术评论》1923年第7期;王黎光:《深怀文化自信,张扬中国乐派》,《音乐生活》2017年第1期;杨九华:《关于中国乐派的学理思考》,《中国音乐》(季刊)2017年第1期;李民:《中国乐派与中国钢琴学派的构与建》,《中国音乐》(双月刊)2018年第2期;刘元平:《学科学理共识及西方乐派对培育中国乐派的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17][17]傅彦长:《研究中国音乐所应该有的态度》,《艺术评论》1923年第6期;赵元任:《新诗歌集·谱头语》,商务印书馆,1928;黄自:《家庭与音乐》,在上海家庭日新会举行的欢迎会上的讲话,1929;吴伯超:《中国乐艺界概况》,1930;李树化:《中国现代艺术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 [18][18]赵元任:《新诗歌集·序》,商务印书馆,1928;傅庚辰:《光荣的使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派》,《人民音乐》2006年第9期。 [19][19]赵宋光、金湘、乔建中、谢嘉幸:《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人民音乐》2003年第8期;储望华:《读〈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之杂感》,《创作研究》2004年第2期;赵宋光:《中华乐派的新世纪共建》,《人民音乐评论》2007年第1期;梁茂春:《“中华乐派”断想——为2006年10月“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而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刘靖之:《音乐作品 乐派之本——有关“新世纪中华乐派”之历史思考》,《人民音乐(评论)》2007年第2期;伍国栋:《岂一个“乐派”了得——传统音乐流派与“中华乐派”刍议》,《人民音乐(评论)》2007年第2期;居其宏:《“宏大叙事”何以遭遇风险——关于“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思考与批评》,《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年第2期;余峰:《中华乐派——西方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形象”叙事》,《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年第1期;卞祖善:《只有中国作曲家才能担负并完成建立中华乐派的使命——第五届“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发言》,《福建艺术》2011年第6期;薛富兴:《“中华乐派”与20世纪中华民族第二次文化自觉》,《艺术学界》2011年第2期;谢嘉幸:《“新世纪中华乐派”之前前后后》,《中国音乐》(季刊)2016年第2期;张伯瑜:《对建立“中华乐派”的再思考》,《人民音乐》2016年第12期。 [20][20]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浙江潮》1903年第6期;廖书仓:《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沿革略》,《音乐杂志》1920年第2期;叶伯和:《中国音乐史》,1922;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自序,上海中华书局,1924;刘天华:《国乐改进社缘起》,选自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赵元任:《新诗歌集》,商务印书馆,1928;郑觐文:《郑觐文在大同乐会演说制乐》,《上海申报本埠增刊》,1928;柯政和:《新国乐的建设》,《音乐教育》1934年第8期;青主:《我亦来谈谈所谓国乐问题》,《音乐教育》1934年第8期;陈洪:《国乐的定义》,《音乐教育》1934年第12期;应尚能:《提倡国乐》,《青年音乐》1942年第2期。 [21][21]曾志忞:《乐典教科书》自序,上海广智书局,1904;陈洪:《假洋鬼子与中国新音乐》,《广州音乐》1934年第3期;黄自:《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晨报》1934年;冼星海:《鲁艺与中国新兴音乐》,原载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印)《冼星海专辑》(一),1962;李绿永:《略论新音乐》,《新音乐》1940年第3期。 [22][22]李焕之:《音乐民族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音乐》1956年第11期;廖辅叔:《打掉邪气,开展民族化、大众化的音乐科学研究工作》,《音乐研究》1958年第3期;赵沨:《试论音乐革命化和民族化、群众化的关系》,《人民音乐》1964年第3期;郭乃安:《民族化实践中的“三怕”——民族化问题杂谈之一》,《人民音乐》1964年第2期;周国瑾:《加强音乐艺术的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人民音乐》1964年第4期;田纪寅:《对音乐艺术民族化问题的浅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0年第1期;蔡静仪:《浅谈声乐艺术的民族化问题》,《人民音乐》1985年第1期;王承祖:《音乐教育应高举“民族化”的旗帜》,《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