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魁阁学刊 2023年第1辑 总第8辑 人类学与民族学;集刊 VIP

售价:¥76.8 ¥128
2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云南大学 谢寿光 胡洪斌 高万红 张雨龙 马雪峰 郭茂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11 出版
ISBN:978-7-5228-2842-8
关键词: 社会学 文集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展开]
[1][1]布朗,彼得,2021,《穿过针眼:财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和基督教会的形成,350~550年》,刘寅、包倩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陈占江,2013,《返本开新:中国社会学的传统再造——重读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社会学评论》第4期。 [3][3]费孝通,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4][4]加洛蒂,罗杰,2008,《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5][5]刘亚秋,2015,《从中西学关系看费孝通“扩展学科界限”思想》,《新视野》第2期。 [6][6]潘运告,2002,《元代书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 [7][7]田毅鹏、刘拥华,2006,《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兼论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的理论意涵》,《社会》第2期。 [8][8]杨善华,2009,《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社会》第1期。 [9][9]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10][10]应星,2016,《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社会》第4期。 [11][11]张灏,2006,《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新星出版社。 [12][12]张静,2021,《以社会学为业》,载周晓虹主编《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心路历程(1979—2019)》,商务印书馆。 [13][13]张美川,2011,《费孝通的师承与人文价值反思》,载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委员会编《费孝通与云南:费孝通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14][14]Douglas,M. 1996. Natural Symbol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5][15]Park,R.E. 1950. Race and Culture:Essays in the 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Ma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6][16]陈占江、包智明,2015,《“费孝通问题”与中国现代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7][17]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 [18][18]费孝通,2009,《费孝通全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 [19][19]费孝通,2011,《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 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 [20][20]费孝通,2019,《〈昆厂劳工〉书后》,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21]费孝通、张之毅,2021,《云南三村》,商务印书馆。 [22][22]谷苞,2019,《传统的乡村行政制度——一个社区行政的实地研究》,载马雪峰、苏敏主编《魁阁文献·第4册·魁阁三学者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3][23]胡庆钧,2019a,《公家与会牌》,载马雪峰、苏敏主编《魁阁文献·第4册·魁阁三学者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4][24]胡庆钧,2019b,《农村绅士的合作与冲突》,载马雪峰、苏敏主编《魁阁文献·第4册·魁阁三学者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25]胡庆钧,2019c,《论绅权》,载马雪峰、苏敏主编《魁阁文献·第4册·魁阁三学者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6][26]黄子逸、张亚辉,2021,《绅士、共同体与现代性:中英绅士理论的思想史比较》,《社会》第1期。 [27][27]马雪峰,2020,《以社会学知识建设现代中国:张之毅“魁阁”时期的学术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28][28]史国衡,2019,《昆厂劳工》,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9][29]陶云逵,2019,《车里摆夷之生命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0][30]田汝康,2008,《芒市边民的摆》,云南人民出版社。 [31][31]田汝康,2019,《内地女工》,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2][32]王铭铭,2005,《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33][33]王铭铭等,2016,《费孝通先生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研讨座谈会实录》,《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34][34]闻翔,2013,《“乡土中国”遭遇“机器时代”——重读费孝通关于〈昆厂劳工〉的讨论》,《开放时代》第1期。 [35][35]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36][36]许烺光,1997,《驱逐捣蛋者:魔法、科学与文化》,台北:南天书局。 [37][37]杨清媚,2019,《土地、市场与乡村社会的现代化——从费孝通与托尼的比较出发》,《社会学研究》第4期。 [38][38]杨清媚,2020,《从乡土社会到工业社会:魁阁时期“燕京学派”的工业研究》,《学海》第4期。 [39][39]张静,2017,《燕京社会学派因何独特?——以费孝通〈江村经济〉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40][40]张之毅,2019,《德为本》,载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1册·张之毅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1][41]周晓虹,2017,《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42][42]阿古什,戴维,1985,《费孝通传》,董天民译,时事出版社。 [43][43]陈心想,2019,《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社会学研究》第1期。 [44][44]陈心想、董书昊,2021,《学科新造:中美社会学先驱严复与吉丁斯比较研究》,《清华社会科学》第1期。 [45][45]段塔丽,2017,《20世纪早期费孝通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学术取向》,《思想战线》第1期。 [46][46]费孝通,1980,《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47][47]费孝通,1995,《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48][48]费孝通,1996,《开风气育人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49][49]费孝通,1998,《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50][50]费孝通,2000,《从实求知》,《社会学研究》第4期。 [51][51]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 [52][52]风笑天,2010,《调查社会,认识中国: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给我们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53][53]官欣荣,1995,《从“云南三村”看费孝通社区研究与本土方法论的贡献》,《云南学术探索》第1期。 [54][54]何钧力,2023,《李景汉“社会调查”的现代国家想象》,《社会学评论》第2期。 [55][55]何钧力、陈心想,2022,《认识中国:“社会调查”,抑或“社区研究”》,《书屋》第4期。 [56][56]胡洁、周晓虹,2023,《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社会学学科建设40年》,《社会学研究》第2期。 [57][57]胡庆钧,1948,《费孝通及其研究工作》,《观察》第23~24期。 [58][58]雷李洪、陈心想,2021,《迈向以人为本的社会学——费孝通晚年学术历程反思及其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59][59]李景汉,2019,《李景汉文集第五卷·实地社会调查方法》,洪大用、黄家亮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60]李晓壮,2023,《中国社区研究谱系论》,《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61][61]李友梅,2020,《从费孝通〈江村经济〉谈知识生产》,《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62][62]刘豪兴,2004,《认识中国社会——费孝通社会研究方法述评》,《社会》第11期。 [63][63]刘翔英,2020,《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学调查:魁阁的中国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第3期。 [64][64]刘亚秋,2022,《社区研究中的田野精神——以费孝通早期实地研究为例》,《河北学刊》第5期。 [65][65]马雪峰,2020,《以社会学知识建设现代中国:张之毅“魁阁”时期的学术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期。 [66][66]曼海姆,卡尔,2014,《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李步楼、尚伟、祁阿红等译,商务印书馆。 [67][67]欧阳光华、胡艺玲,2018,《开放与坚守:一流大学跨国学术共同体探析——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例》,《黑龙江高教研究》第6期。 [68][68]潘乃谷、王铭铭,2005,《重归“魁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9][69]彭圣钦、周晓虹,2023,《社会学本土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绵延不断的学术追寻(1930—2022)》,《开放时代》第3期。 [70][70]史国衡,1946,《昆厂劳工》,商务印书馆。 [71][71]陶孟和,2011,《孟和文存》,上海书店出版社。 [72][72]滕尼斯,斐迪南,1999,《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73][73]汪丹,2017,《负重任而走远道——费孝通先生的治学精神与思想启迪》,《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74][74]王春光,2020,《县域社会学研究的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1期。 [75][75]王浩斌,2015,《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之内在逻辑解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3期。 [76][76]王天夫,2023,《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想象力》,《河北学刊》第4期。 [77][77]王天夫,2023,《作为社会思想与记录社会变迁的社会调查——兼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78][78]韦伯,马克斯,2010,《经济与社会》(第1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79][79]魏礼群,2021,《社会调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夯基垒石》,《社会治理》第3期。 [80][80]闻翔,2016,《陈达、潘光旦与社会学的“清华学派”》,《学术交流》第7期。 [81][81]吴文藻,2017,《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82][82]谢立中,2007,《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83][83]谢泳,1998,《魁阁——中国现代学术集团的雏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84][84]许子威、臣昕月,2023,《一场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中国青年报》4月18日。 [85][85]阎明,2004,《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 [86][86]燕连福、毛丽霞,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87][87]杨清媚,2019,《“魁阁时期”燕京学派的经济人类学研究探析》,《社会学评论》第4期。 [88][88]杨清媚,2020,《从乡土社会到工业社会:魁阁时期“燕京学派”的工业研究》,《学海》第4期。 [89][89]袁磊、孙其昂,2016,《费孝通和中国社区研究:历史功能论的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90][90]赵云曙,2021,《“魁阁之魂”——费孝通》,《群言》第5期。 [91][91]周飞舟,2023,《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从实求知》,《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4日。 [92][92]周晓虹,2012,《孙本文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3期。 [93][93]朱荟,2007,《简论费孝通功能主义思想》,《中国民族》第9期。 [94][94]丁靖,2021,《“魁阁”时期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本土化的实践》,《魁阁》第4期。 [95][95]费孝通,1991,《译者的话》,载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 [96][96]费孝通,1991,《重返云南三村》,《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97][97]费孝通,1996,《开风气,育人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98][98]费孝通、张之毅,1999,《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 [99][99]傅德华、于翠艳,2010,《“魁阁”的重要成员田汝康先生》,《近代中国》第20辑。 [100][100]《国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概况》,1948,《中央日报》(昆明版)7月3日第6版。 [101][101]瞿同祖、赵利栋,2007,《为学贵在勤奋与一丝不苟——瞿同祖先生访谈录》,《近代史研究》第4期。 [102][102]刘兴育,2009,《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校长信函卷(1922-1949)》,云南民族出版社。 [103][103]刘兴育、朱军,2010,《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194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 [104][104]刘雪婷,2007,《拉德克利夫-布朗在中国:1935-1936》,《社会学研究》第1期。 [105][105]马雪峰,2020,《以社会学知识建设现代中国:张之毅“魁阁”时期的学术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106][106]潘乃谷、王铭铭,2005,《重归“魁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7][107]陶云逵,2012,《陶云逵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08][108]吴文藻,1935,《中国社区研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近况》,《晨报》第102期。 [109][109]吴文藻,1939,《论边疆教育》,《益世报》第2期。 [110][110]吴文藻,1939,《云南大学与地方需要》,《云南日报》2月5日第2版。 [111][111]吴文藻,1940,《民主的意义》,《今日评论》第4期。 [112][112]吴文藻,1941,《论社会制度的性质与范围》,《社会科学学报》第1卷。 [113][113]吴文藻,1981,《北方社会学发展杂忆》,《社会》第00期。 [114][114]吴文藻,1982,《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第6期。 [115][115]吴文藻,1990,《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 [116][116]吴文藻,2010a,《社会学丛刊(总序)》,载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117][117]吴文藻,2010b,《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载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118][118]张静,2017,《燕京社会学派因何独特?——以费孝通〈江村经济〉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2期。 [119][119]张美川、马雪峰主编,2019,《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0][120]赵定东、郑蓉,2013,《民国时期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记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1][121]宝森,2005,《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22][122]费孝通,1991,《重访云南三村》,《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23][123]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 [124][124]费孝通,2006,《〈云南三村〉序》,载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5][125]费孝通,2009,《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载费孝通《费孝通全集》(第15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26][126]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7][127]黄娟,2014,《反思回访与再研究:历史、场景与理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28][128]库恩,托马斯,2012,《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29][129]兰林友,2002,《华北村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 [130][130]兰林友,2005,《人类学再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民族研究》第1期。 [131][131]林德,罗伯特·S.,林德,海伦·梅里尔,1999,《米德尔敦:当代美国文化研究》,盛学文等译,商务印书馆。 [132][132]米德,玛格丽特,2010,《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周晓虹等译,商务印书馆。 [133][133]钱成润、杜晋宏、史岳灵,1985,《禄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云南社会科学》第1期。 [134][134]钱成润、杜晋宏、史岳灵,1995,《费孝通禄村农田五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135][135]王铭铭,2005,《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136][136]王铭铭,2021,《“家园”何以成为方法?》,《开放时代》第1期。 [137][137]王献霞、崔江红,2021,《新禄村农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8][138]杨春宇,2020,《在禄村书写文明——以圣谕坛为主线的复调民族志》,《社会学研究》第5期。 [139][139]杨善华、孙飞宇,2015,《“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社会》第1期。 [140][140]曾军,2019,《“作为方法”的理论源流及其方法论启示》,《电影艺术》第2期。 [141][141]张宏明,2005,《土地象征:禄村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2][142]庄孔韶,2004,《回访的非人类学视角和人类学传统——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之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期。 [143][143]Burawoy,Michael. 2003. “Revisits:A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Reflexive Ethnograph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8(5),645-679. [144][144]Lynd,Robert S. and Lynd,Helen Merrell. 1937. Middletown in Transition:A Study in Cultural Conflicts. 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Inc. [145][145]褚建芳,2005,《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6][146]丁靖,2021,《“魁阁”时期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本土化的实践》,《魁阁》第1期。 [147][147]董辉虎、董殷江,2023,《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 第三卷 喜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8][148]费孝通,1996,《开风气育人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49][149]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 [150][150]冯仕政,2022,《范式革命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社会》第6期。 [151][151]兰林友,2005,《人类学再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民族研究》第1期。 [152][152]李立纲等,2021,《手工业消失的易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3][153]梁永佳,2005,《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4][154]林雷,2021,《刘尧汉学术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 [155][155]刘翔英,2020,《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学调查:魁阁的中国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第3期。 [156][156]刘兴旺、矫镇合、李伟玉,2023,《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 第四卷 易村 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7][157]刘尧汉,1995,《〈费孝通禄村农田五十年〉序》,载钱成润、史岳灵、杜晋宏《费孝通禄村农田五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158][158]马雪峰,2020,《以社会学知识建设现代中国:张之毅“魁阁”时期的学术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期。 [159][159]潘乃谷、王铭铭编,2005,《重归“魁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0][160]钱成润、杜晋宏、史岳灵,1985,《禄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云南社会科学》第1期。 [161][161]钱成润、史岳灵、杜晋宏,1995,《费孝通禄村农田五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162][162]石芳穗、杨雪琼,2023,《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 第二卷 尾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3][163]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164][164]王铭铭,2005,《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165][165]王献霞、崔江红,2021,《新禄村农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6][166]徐辉、刘湘琦、王冠华、马雪峰、周游、于耀,2023,《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 第一卷 安村 化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7][167]张宏明,2005,《土地象征:禄村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8][168]张媚玲、张曙晖,2011,《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魁阁”学术集团为对象》,《学术探索》第3期。 [169][169]张源洁、张云熙、谢晓洁等,2021,《玉村商业和农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0][170]赵立鹏,2019,《禄村社会变迁与空间重构》,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 [171][171]周美林,1993,《费孝通与魁阁研究室》,《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172][172]庄孔韶,2004,《人类学专著〈时空穿行——人类学重访的文化实践〉联合撰写邀请信》,载庄孔韶等《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3][173]Burawoy,Michael. 2003. “Revisits:A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Reflexive Ethnography.” Americam Sociological Review 68:645-679. [174][174]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75][175]费孝通,1999a,《费孝通文集》(第三卷),群言出版社。 [176][176]费孝通,1999b,《费孝通文集》(第四卷),群言出版社。 [177][177]费孝通,1999c,《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群言出版社。 [178][178]费孝通,2002,《师承·补课·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79][179]费孝通,2019,《昆厂劳工(书后)》,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0][180]费孝通,2022,《乡土重建》,湖南人民出版社。 [181][181]费孝通、方李莉,2000,《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思考》,《民族艺术》第2期。 [182][182]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3][183]麻国庆,2005,《费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与地方社会》,《开放时代》第5期。 [184][184]史国衡,2011,《个旧矿城:工业的社会研究》(未出版),姜忠良译,转引自闻翔,2021,《“东方经济”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社会机制——重访史国衡的个旧矿城研究》,《学术月刊》第4期。 [185][185]史国衡,2019a,《昆厂劳工》,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6][186]史国衡,2019b,《论个旧锡矿》,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7][187]史国衡,2019c,《云南旧式锡矿业的机运与风险》,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8][188]谭同学,2023,《契约国家抑或民生政治——基于亲、礼与非对称互惠的思考》,《开放时代》第3期。 [189][189]田汝康,2019,《内地女工》,载张美川、马雪峰主编《魁阁文献·第2册·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0][190]王铭铭、苏国勋、渠敬东、周飞舟、孙飞宇、杨清媚、王楠,2016,《费孝通先生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研讨座谈会实录》,《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 [191][191]韦伯,马克斯,2004,《韦伯作品集: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2][192]闻翔,2013,《“乡土中国”遭遇“机器时代”——重读费孝通关于〈昆厂劳工〉的讨论》,《开放时代》第1期。 [193][193]闻翔,2021,《“东方经济”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社会机制——重访史国衡的个旧矿城研究》,《学术月刊》第4期。 [194][194]吴文藻,2010,《社会学论丛(总序)》,载陈恕、王庆仁编《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195][195]肖瑛,2020,《“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 [196][196]杨清媚,2016,《费孝通读韦伯》,《读书》第7期。 [197][197]杨清媚,2019,《“魁阁时期”燕京学派的经济人类学研究探析》,《社会学评论》第4期。 [198][198]杨清媚,2020,《从乡土社会到工业社会:魁阁时期“燕京学派”的工业研究》,《学海》第4期。 [199][199]杨清媚,2021,《城乡关系及其现代化:对费孝通〈江村经济〉与〈茧〉的比较》,《社会》第3期。 [200][200]巴特勒,朱迪斯,2009,《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 [201][201]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民间故事》编辑组,1982,《白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202]方国瑜,2001,《云南史料丛刊》,云南大学出版社。 [203][203]何志魁,2011,《白族民间妇女组织“莲池会”的道德教育功能探析》,《红河学院学报》第1期。 [204][204]连瑞枝,2007,《隐藏的祖先:妙香国的传说和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5][205]梁永佳,2005,《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6][206]林美容,2008,《祭祀圈与地方社会》,台北: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7][207]施萍萍,2016,《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研究——基于其主体理论的考察》,硕士学位论文,杭州师范大学。 [208][208]王叔武,1979,《云南古佚书钞》,云南人民出版社。 [209][209]徐敏,2011,《民间宗教“莲池会”的嬗变》,《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3期。 [210][210]许烺光,2001,《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 [211][211]张娇,2016,《大理白族民间组织——莲池会——及其社会功用》,《大理大学学报》第3期。 [212][212]张明曾,2006,《白族村落中的莲池会》,载林超民等主编《南诏云南大理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 [213][213]张云霞,2017,《金姑的背影——大理绕三灵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214][214]赵静,2016,《白族民间传统信仰组织莲池会的场域空间与惯习》,《科学·经济·社会》第1期。 [215][215]Bourdieu,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 R.N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6][216]Foucault,Michel. 1980. “Truth and Power” In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Pantheon Books. [217][217]John,Christman. 1991. “Liberalism and Individual Positive Freedom.” Ethics 101:343-359. [218][218]Mahmood,Saba .2005. Politics of Piety. U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9][219]边燕杰,2017,《论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社会学研究》第5期。 [220][220]常向群,199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 [221][221]常向群,2018,《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22][222]陈达,1946,《浪迹十年》,商务印书馆。 [223][223]陈光金,2021,《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23日。 [224][224]陈心想,2019,《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社会学研究》第1期。 [225][225]陈新华,2009,《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26][226]戴世光,1983,《统计科学研究五十年》,载北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编辑部、《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编辑部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6辑》,书目文献出版社。 [227][227]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228][228]费孝通,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229][229]费孝通,2009,《费孝通全集:第9卷 1981—1982》,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30][230]冯仕政,2022,《社会学的实践与实践的中国社会学》,《社会学评论》第3期。 [231][231]龚维斌,202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需要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社会治理》第10期。 [232][232]龚维斌、张林江,20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理论基点、学术渊源与学科品格》,《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 [233][23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1999,《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34][234]洪大用,2018,《超越西方化与本土化——新时代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质与方向》,《社会学研究》第1期。 [235][235]洪大用,2020,《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社会治理》第10期。 [236][236]胡翼鹏,2020,《关系社会学:迈向国际化的中国话语》,《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237][237]黄兴涛、夏明方,2008,《清末民国社会调查及其学术内蕴》,《中国图书评论》第11期。 [238][238]景天魁,2015,《从社会学中国化到中国社会学普遍化》,《人民日报》11月23日。 [239][239]库诺,亨利希,2006,《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40][240]雷洁琼,2008,《代序二:在纪念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载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文集》,商务印书馆。 [241][241]李培林,2000,《中国早期现代化:社会学思想与方法的导入》,《社会学研究》第1期。 [242][242]李培林、渠敬东,2009,《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载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主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43][243]李强,2018,《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发展及创新》,《社会科学战线》第6期。 [244][244]李友梅,2020,《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正逢其时》,《社会治理》第10期。 [245][245]李友梅,2022,《以历史思维推进中国社会学创新发展》,《人民日报》5月16日。 [246][246]李宗克,2015,《社会学本土化:历史与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247][247]列宁,2016,《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人民出版社。 [248][248]刘少杰,2019,《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49][249]刘少杰、翟岩、营立成、陈氚、吴时辉,202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笔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50][250]刘玉照,2007,《社会学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从吴文藻到费孝通》,载李友梅主编《江村调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 [251][251]罗兰-伯格,劳伦斯,2014,《走出西方的社会学:中国镜像中的欧洲》,胡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2][252]毛泽东,1982,《反对本本主义》,载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 [253][253]孟建柱,2006,《序言》,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编《寻乌调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中央文献出版社。 [254][254]彭圣钦、周晓虹,2023,《社会学本土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绵延不断的学术追寻(1930—2022)》,《开放时代》第3期。 [255][255]沈东,201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再出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9期。 [256][256]宋国恺,2011,《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57][257]孙本文,1932,《中国社会学之过去现在及将来》,载中国社会学社编《中国人口问题》,世界书局。 [258][258]孙本文,2011,《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259][259]王康,1992,《社会学史》,人民出版社。 [260][260]王宪明,2008,《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以严复译〈群学肄言〉为例的考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261][261]魏礼群,202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社会治理》第10期。 [262][262]文军、高艺多,2019,《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演变及其反思》,《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 [263][263]闻翔,2018,《劳工神圣:中国早期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 [264][264]吴文藻,2010,《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265][265]吴增基、吴鹏森、孙振芳主编,2018,《现代社会学》,人民出版社。 [266][266]习近平,2020,《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8月25日。 [267][267]习近平,202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10月26日。 [268][268]谢立中,2020,《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社会治理》第10期。 [269][269]谢志强,202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构想》,《社会治理》第12期。 [270][270]杨海挺,2022,《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地理与人口国情调查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71][271]杨海挺、石敏,2014,《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呈贡县的“魁阁”与“文庙”: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学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272][272]杨雅彬,2010,《近代中国社会学》(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73][273]袁方,199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载徐经泽主编《社会学中国化——中国大陆学者的讨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274][274]袁方,1999,《社会学百年》,北京出版社。 [275][275]张林江,20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逻辑主线与时代命题》,《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276][276]张文宏,2017,《本土化: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的必然路径》,《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277][277]章立明、马雪峰、苏敏,2014,《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知识产权出版社。 [278][278]赵万里等,2020,《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279][279]郑杭生,2004,《社会学本土化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80][280]郑杭生,2014,《〈社会学评论〉发刊词》,《社会建设》第1期。 [281][281]郑杭生、童潇,2009,《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之路——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282][282]郑杭生、王万俊,2000,《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 [283][283]《中国社会学史》编写组编,2021,《中国社会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84][284]周飞舟,2018,《行动伦理与“关系社会”——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社会学研究》第1期。 [285][285]周飞舟,2021,《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286][286]周飞舟,2022,《社会学本土化的演进与本位》,《中国研究》第1期。 [287][287]周晓虹,2012,《孙本文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3期。 [288][288]周晓虹,2019,《社会学的中国化:发轫、延续与重启》,《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289][289]周晓虹主编,2021,《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商务印书馆。 [290][290]苍山,2014,《陈达与国情普查研究所》,《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91][291]戴世光,2008,《戴世光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92][292]范伟达、范冰,2015,《中国调查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93][293]费孝通,1988,《在纪念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载吴景超,2008,《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文集》,商务印书馆。 [294][294]费孝通、张之毅,2021,《云南三村》,商务印书馆。 [295][295]洪大用、黄家亮组编,2019,《李景汉文集·第五卷·实地社会调查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96][296]李景汉,1941a,《边疆社会调查研究应行注意之点》,载洪大用、黄家亮组编,2019,《李景汉文集·第六卷·社会调查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97][297]李景汉,1941b,《呈贡县动态人口调查的实验》,载洪大用、黄家亮组编,2019,《李景汉文集·第六卷·社会调查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98][298]李景汉,1944,《社会调查 演讲记录》,载洪大用、黄家亮组编,2019,《李景汉文集·第六卷·社会调查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99][299]李景汉、吴泽霖,1943,《社会调查》,载洪大用、黄家亮组编,2019,《李景汉文集·第六卷·社会调查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00][300]李友梅,2010,《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301][301]李章鹏,2021,《现代社会调查在中国的兴起:1897—1937》,西苑出版社。 [302][302]吕文浩,2019,《国情意识与科学意识的结合——陈达关于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的探索及其论争》,《江汉论坛》第11期。 [303][303]吕文浩,2020,《机构、制度与运作:1931—1945年的全国户口普查述论》,《理论学刊》第6期。 [304][304]钱颖一、李强,2012,《“老清华”怎样办社会科学》,《教育》第2期。 [305][305]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1981,《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 [306][306]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1991,《清华大学史料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07][307]孙本文,2012,《孙本文文集·第三卷·近代社会学发展史 当代中国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08][308]唐丽娜、潘月、申艳芳,2023,《我国现代人口普查的先驱与雏形——戴世光与呈贡人口普查试验》,《社会学评论》第2期。 [309][309]陶孟和,1930,《中国目下的失业问题》,载陶孟和,2010,《北平生活费之分析》,商务印书馆。 [310][310]王汎森,2018,《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311][311]王立,2015,《燕京、魁阁、清华:那些社会学先贤的心灵驿站——写在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魁阁》第1期。 [312][312]王天夫,2023,《作为社会思想与记录社会变迁的社会调查——兼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313][313]韦伯,马克斯,2004,《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14][314]闻翔,2016,《陈达、潘光旦与社会学的“清华学派”》,《学术交流》第7期。 [315][315]吴景超,1934,《社会学观点的应用》,载吴景超,2008,《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文集》,商务印书馆。 [316][316]吴景超,2008,《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吴景超文集》,商务印书馆。 [317][317]谢泳,2005,《清华三才子:罗隆基、闻一多、吴景超》,新华出版社。 [318][318]阎明,2010,《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 [319][319]晏阳初,1932,《晏序》,载李景汉,2005,《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 [320][320]杨海挺、石敏,2014,《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呈贡县的“魁阁”与“文庙”: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学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321][321]杨开道,1929,《社会研究法》,世界书局。 [322][322]袁方,1998,《我的老师——著名社会学家陈达》,《中国社会工作》第3期。 [323][323]袁卫,2012,《从“人口革命”到重构统计教育体系——戴世光教授的学术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324][324]朱君毅,1947,《中国政府超然统计制度》,《统计月报》第5、6号合刊。 [325][325]Dittmer,C.G. 1918. “An Estimate of 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 China.”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33(1):107-128. [326][326]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199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 总览卷;二 会议记录卷;三 教学科研卷),云南教育出版社。 [327][327]陈达,2013,《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商务印书馆。 [328][328]陈达,1981,《现代中国人口》,廖宝昀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329][329]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编,1944,《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 [330][330]昆明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02,《昆明人口历史资料》,云南科技出版社。 [331][331]费孝通,1987,《江村经济》,戴可景译,中华书局。 [332][332]黄进等,2022,《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界牌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33][333]陆学艺,2001,《内发的村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34][334]陆学艺,2022,《〈中国百村调查丛书〉总序》,载黄进等著《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界牌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35][335]陈婴婴,200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调查的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报》第4期。 [336][336]董海军、李希雨,2021,《问卷调查的标准化:必要性、困境与出路》,《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337][337]费孝通,2000,《从实求知》,《社会学研究》第4期。 [338][338]风笑天,2000,《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339][339]顾佳峰,2016,《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社会调查的科学新观》,《大数据》第2期。 [340][340]韩明谟,1997,《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341][341]郝大海,2008,《抽样调查中的无应答替换与应答率》,《统计与决策》第11期。 [342][342]何晓斌、李强,2018,《中国实证社会科学的演进及使用大数据研究之现状与挑战》,《学术界》第5期。 [343][343]洪大用、黄家亮、杨峥威,2016,《定县调查的社会学意义》,《社会建设》第5期。 [344][344]侯俊丹,2018,《市场、乡镇与区域:早期燕京学派的现代中国想象——反思清河调查与清河试验(1928-1937)》,《社会学研究》第3期。 [345][345]李成熙、文庭孝,2022,《厚数据研究综述》,《高校图书馆工作》第1期。 [346][346]李金铮,2008,《定县调查: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的里程碑》,《社会学研究》第2期。 [347][347]李培林,2008,《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 [348][348]李炜,2016,《与时俱进: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调查研究的发展》,《社会学研究》第6期。 [349][349]刘少杰,2000,《中国社会调查的理论前提》,《社会学研究》第2期。 [350][350]马玉华,2009,《西南联大与西南边疆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351][351]任莉颖、严洁,2014,《并行数据与社会调查质量探讨》,《统计与决策》第6期。 [352][352]史志宏,2007,《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历史及现存无、保资料概况》,《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 [353][353]孙妍、邹艳辉、丁华、严洁、顾佳峰、邱泽奇,2011,《跟踪调查中的拒访行为分析——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例》,《社会学研究》第2期。 [354][354]田耕,2019,《中国社会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28-1947》,《学海》第2期。 [355][355]《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2006,http://www.stats.gov.cn/sj/tjbz/gjtjbz/202302/t20230213_1902742.html。 [356][356]吴忭、彭晓玲,2021,《量化民族志:一种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教育研究方法》,《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第2期。 [357][357]谢宇、胡婧炜、张春泥,2014,《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社会》第2期。 [358][358]严洁、邱泽奇、任莉颖、丁华、孙妍,2012,《社会调查质量研究:访员臆答与干预效果》,《社会学研究》第2期。 [359][359]杨海挺、石敏,2014,《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呈贡县的“魁阁”与“文庙”: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学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360][360]赵晓阳,2016,《寻找中国社会生活史之途:以燕大社会调查为例》,《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 [361][361]赵学军,2013,《华北农户借贷渠道变迁之管窥——基于“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1930-2010)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 [362][362]郑杭生,2011,《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363][363]郑杭生、李迎生,2000,《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364][364]周飞舟,2021,《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365][365]Dönmez,İ.,Idin,S. and Gülen,S. 2023. “Conducting Academic Research with the AI Interface ChatGP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STEAM Education 6 (2):101-118. [366][366]Geertz,Clifford. 1973. “Thick Description: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3-30. [367][367]Geertz,Clifford. 1983. Local Knowledge: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Basic Books. [368][368]Iacus,Stefano M.,Gary King and Giuseppe Porro. 2011. “Causal Inference without Balance Checking:Coarsened Exact Matching.” Political Analysis 20 (1):1-24. [369][369]Kim,Yeunchul. 2019. “New Opportunities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A Discuss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Mixed Methods with Data Science.” Journal of Asian Sociology 48 (3):343-358. [370][370]Mutz,Diana. 2011. Population-based Survey Experiments.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71][371]Rahman,M.,Terano,H.J.R.,Rahman,N.,Salamzadeh,A. and Rahaman,S. 2023. “ChatGPT and Academic Research:A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Practical Examples.” Journal of Education,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3(1):1-12. [372][372]Sun,Pen-Wen. 1949. “Sociology in China.” Social Forces 27(3):247-251. [373][373]Zheng,Haoyi and Huichun Zhan. 2023. “ChatGPT in Scientific Writing:A Cautionary Tal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5(2):24-37. [374][374]冯丹萌,2019,《国际视角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探索》,《当代经济管理》第5期。 [375][375]盖志毅,2022,《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超越与升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76][376]何明,2019,《“魁阁时代”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377][377]黄欢、任胜洪,2020,《外援抑或内生: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之思——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荆楚学刊》第3期。 [378][378]李利文,2020,《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中国研究》第2期。 [379][379]李小云,202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与实践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380][380]陆益龙,2021,《百年中国农村发展的社会学回眸》,《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381][381]马戎,2012,《社区调查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纪念费孝通教授逝世7周年》,《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 [382][382]邱泽奇,2020,《乡村振兴与城乡关系再探索:人口生计何以可转换?》,《社会发展研究》第4期。 [383][383]王春光,2020,《县域社会学研究的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1期。 [384][384]王春光,2021,《新社会转型视角对乡村振兴的解读》,《学海》第5期。 [385][385]王露璐,2018,《谁之乡村?何种发展?——以农民为本的乡村发展伦理探究》,《哲学动态》第2期。 [386][386]王露璐,2021,《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与伦理重建》,《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387][387]王中原,2020,《精准识贫的顶层设计与调适性执行——贫困识别的中国经验》,《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388][388]徐建平、张雪岩、胡潼,2019,《量化和质性研究的超越:混合方法研究类型及应用》,《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 [389][389]徐晓军、张楠楠,2019,《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390][390]杨春华,2021,《费孝通先生“云南三村”调查的调研经验与启示》,《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2期。 [391][391]叶敬忠、张明皓、豆书龙,2018,《乡村振兴:谁在谈,谈什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392][392]尤莉,2010,《第三次方法论运动——混合方法研究60年演变历程探析》,《教育学报》第3期。 [393][393]臧雷振,2016,《政治社会学中的混合研究方法》,《国外社会科学》第4期。 [394][394]张青、郭雅媛,2020,《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有机衔接》,《理论视野》第10期。 [395][395]仲德涛,2021,《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学习论坛》第2期。 [396][396]Creswell,J.W. & Clark,V.L.P. 200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237. [397][397]Fielding,N.G. 2012. “Triangulation and Mixed Methods Designs,Data Integration with New Research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6(2):124-136. [398][398]Johnson,R.B.,Onwuegbuzie,A.J. & Turner L.A. 2007. “Toward a Definition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2(1):112-133. [399][399]Morse,J.M. 2005. “Evolving Trend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Advances in Mixed-method Design.” Qualiative Health Research 15(5):583-585. [400][400]Tashakkori,A. & Creswell,J.W. 2007. “Editorial:The New Era of Mixed Methods.”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1(1):1-5. [401][401]费孝通,1981,《三访江村——英国皇家人类学会1981年赫胥黎纪念演讲》,《江苏社会科学》第17期。 [402][402]费孝通,1990,《人的研究在中国——缺席的对话》,《读书》第10期。 [403][403]费孝通,1996,《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404][404]费孝通,2003,《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405][405]费孝通,2009,《推己及人》,载《费孝通全集》(第十六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406][406]格尔茨,克利福德,2014,《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 [407][407]贺雪峰、董磊明、陈柏峰,2007,《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习与实践》第8期。 [408][408]林耀华,2000,《从书斋到田野:林耀华先生早期学术作品精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09][409]林耀华,2015,《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商务印书馆。 [410][410]莫斯,马塞尔,2002,《礼物》,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411][411]渠敬东,2016,《破除“方法主义”迷信:中国学术自立的出路》,《文化纵横》第2期。 [412][412]渠敬东,2019,《探寻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以 〈金翼〉的社会学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413][413]孙立平,2001,《“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洞察》,载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14][414]吴文藻,[1935]2010,《西方社区的近今趋势》,载《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415][415]吴文藻,[1935]2010,《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载《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416][416]吴文藻,[1935]2010,《中国社区研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现状》,载《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417][417]吴毅、贺雪峰、罗兴佐、董磊明、吴理财,2005,《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开放时代》第4期。 [418][418]项飙,2010,《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开放时代》第10期。 [419][419]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20][420]应星,2005,《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421][421]张静,2018,《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22][422]周飞舟,2019,《人伦与位育:潘光旦先生的社会学思想及其儒学基础》,《社会学评论》第4期。 [423][423]周飞舟,2021,《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424][424]陈华珊,2015,《虚拟社区是否增进社区在线参与?一个基于日常观测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案例》,《社会》第5期。 [425][425]陈云松、严飞,2107,《网络舆情是否影响股市行情?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的ARDL模型边限分析》,《社会》第2期。 [426][426]丁华,2014,《计算机辅助调查与数据质量》,《统计与决策》第3期。 [427][427]丁华、任莉颖、严洁,2016,《基于并行数据的调查质量管理》,《统计与决策》第20期。 [428][428]丁华、姚佳慧、严洁,2017,《基于CAI模式的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统计与决策》第7期。 [429][429]龚为纲、朱萌、张赛、罗教讲,2019,《媒介霸权、文化圈群与东方主义话语的全球传播——以舆情大数据GDELT中的涉华舆情为例》,《社会学研究》第5期。 [430][430]黄荣贵,2017,《网络场域、文化认同与劳工关注社群:基于话题模型与社群侦测的大数据分析》,《社会》第2期。 [431][431]罗家德、高馨、周涛、刘黎春、傅晓明、刘知远、苏毓淞,2021,《大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整合的方法论——以中国人脉圈研究为例》,《社会学研究》第2期。 [432][432]任莉颖、严洁,2014,《并行数据与社会调查质量探讨》,《统计与决策》第6期。 [433][433]萨尔加尼克,马修,2019《计算社会学:数据时代的社会研究》,赵红梅、赵婷译,中信出版集团。 [434][434]孙秀林、陈华珊,2016,《互联网与社会学定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435][435]孙玉环、孙佳星、陈爽,2018,《CAI模式下并行数据的种类及应用》,《调研世界》第3期。 [436][436]严洁、邱泽奇、任莉颖、丁华、孙妍,2016,《社会调查质量研究:访员臆答与干预效果》,《社会学研究》第2期。 [437][437]邹艳辉、孙妍,2014,《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设计与数据质量的提高》,《统计与决》第5期。 [438][438]Barrett,K.,Sloan,M. and Wright,D. 2006. “Interviewer Perception and Interview Qual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tion on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Alexandria,VA: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4026-4033. [439][439]Beaumont,J.F. 2005. “On the Use of Data Collec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Unit Nonresponse through Weight Adjustment.” Survey Methodology 31(2):227-231. [440][440]Biemer,P.,Chen,P. and Wang,K. 2013. “Using Level-of-Effort Paradata in Non-Response Adjustments with Application to Field Survey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176(1):147-168. [441][441]Blom,A.G.,De Leeuw,E.D. and Hox,J.J. 2011. “Interviewer Effects on Nonresponse in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27(2):359-377. [442][442]Bristle,J.,Celidoni,M. et al. 2019. “The Contributions of Paradata and Features of Respondents,Interviewers and Survey Agencies to Panel Co-operation in the Survey of Health,Ageing and Retirement in Europ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182(1):3-35. [443][443]Browning,C.R.,Calder,C.A. et al. 2021. “Neighborhoods,Activity Spaces,and the Span of Adolescent Exposur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6(2):201-233. [444][444]Choumert-Nkolo,Johanna,Cust,H. and Taylor,C. 2019. “Using Paradata to Collect Better Survey Data:Evidence from a Household Survey in Tanzani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3(2):598-618. [445][445]Couper,M.P. 1998. “Measuring Survey Quality in a CASIC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41-49. [446][446]Couper,M.P. 2000.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Survey Instrument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8(4):384-396. [447][447]Couper,M.P. and Kreuter,F. 2013. “Using Paradata to Explore Item Level Response Times in Survey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176(1):271-286. [448][448]Couper,M.P. and Wagner,J. 2011. “Using Paradata and Responsive Design to Manage Survey Nonresponse.” ISI World Statistics Congress,Dublin,Ireland. [449][449]Da Silva,D.N. and Skinner,C.J. 2021. “Testing for Measurement Error in Survey Data Analysis Using Paradata.” Biometrika 108(1):239-246. [450][450]Da Silva,D.N.,Skinner,C. and Kim,J.K. 2016. “Using Binary Paradata to Correct for Measurement Error in Survey Data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11(514):526-537. [451][451]Dunn,J.R. and Hayes,M.V. 2000. “Social Inequality,Population Health,and Housing:A Study of Two Vancouver Neighborhood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1(4):563-587. [452][452]Durrant.G. and Kreuter,F. 2013. “The Use of Paradata in Social Survey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176(1):1-3. [453][453]Durrant,G.B.,D’Arrigo,J. and Steele,F. 2011. “Using Paradata to Predict Best Times of Contact,Conditioning on Household and Interviewer Influenc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174(4):1029-1049. [454][454]Evans,G.W. 2003.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80(4),536-555. [455][455]Evans.G.W.,Wells,N.M. and Moch,A. 2003. “Housing and Mental Health: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a Methodological and Conceptual Critiqu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9(3):475-500. [456][456]Groves,R.M. 1989. Survey Error and Survey Costs. New York:John Wily. [457][457]Groves,R.M. 2006. “Nonresponse Rates and Nonresponse Error in Household Survey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0 (5):646-675. [458][458]Groves,R.M. and Couper,M.P. 1998. Nonresponse in Household Interview Surveys. New York:John Wiley. [459][459]Groves,R.M. and Heeringa,S.G. 2006. “Responsive Design for Household Surveys:Tools for Actively Controlling Survey Nonresponse and Cost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169(3):439-457. [460][460]Heerwegh,D. 2003. “Explaining Response Latencies and Changing Answers Using Client-Side Paradata from a Web Survey.”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1:360-373. [461][461]Höhne,J.K. and Schlosser,S. 2018. “Investigating the Adequacy of Response Time Outlier Definitions in Computer-Based Web Surveys Using Paradata Survey Focu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6(03):369-378. [462][462]Hohne,J.K. and Schlosser,S. 2018. “Investigating the Adequacy of Response Time Outlier Definitions in Computer-Based Web Surveys Using Paradata Survey Focus.”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6(3):369-378. [463][463]Horwitz,R.,Kreuter,F. and Conrad,F. 2017. “Using Mouse Movements to Predict Web Survey Response Difficulty.”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5(3):388-405. [464][464]Horwitz,R.,Tancreto,J.G.,Zelenak,M.F. et al. 2012. “Use of Paradata to Assess the Qua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Proceedings of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Section,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5329-5343. [465][465]Hu,M.,Gremel,G.W.,Kirlin,J.A. et al. 2017. “Nonresponse and Underreporting Errors Increase over the Data Collection Week Based on Paradata from the National Household Food Acquisition and Purchase Survey.”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47(5):964-975. [466][466]Kreuter,F.,Couper,M.P. and Lyberg,L.E. 2010. “The Use of Paradata to Monitor and Manage Survey Data Coll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282-296. [467][467]Krieger,J. and Higgins,D.L. 2002. “Housing and Health:Time Again for Public Health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2(5):758-768. [468][468]Lawrence,R.J. 2010. “Housing and Health Promotion:Moving Forw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3:145-146. [469][469]Lynn,P. and Nicolaas,G. 2010. “Making Good Use of Survey Paradata.” Survey Practice 3(2):1-5. [470][470]McClain,C.A.,Couper,M.P.,Hupp,A.L. et al. 2019. “A Typology of Web Survey Paradata for Assessing Total Survey Error.”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7(2):196-213. [471][471]McClamroch,K.J. 2011. “Evaluating the Usability of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to Collect Behavioral Data on Adolescents with Paradata.” Field Methods 23(3):219-242. [472][472]Miles,R. and Jacobs,D.E. 2008. “Future Directions in Housing and Public Health:Findings from Europe with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74(1):77-89. [473][473]Mirel,L.B. and Chowdhury,S.R. 2017. “Using Linked Survey Paradata to Improve Sampling Strategies in the Medical Expenditure Panel Survey.” Journal of Official Statistics 33(2):367-383. [474][474]Olson,K. 2013. “Paradata for Nonresponse Adjustment.”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45(1):142-170. [475][475]Perdue,W.C.,Stone,L.A. and Gostin,L.O. 2003.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Public’s Health:The Legal Framework.”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3(9):1390-1394 [476][476]Purdam,K.,Sakshaug,J.,Bourne,M. et al. 2020. “Understanding ‘Don’t Know’ Answers to Survey Questions: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Using Interview Paradata.” Innovation: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5:1-23. [477][477]Rossmann,J. and Gummer,T. 2015. “Using Paradata to Predict and Correct for Panel Attri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4(3):312-332. [478][478]Saelens,B.E.,Sallis,J.F. and Frank,L.D. 2003.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Walking and Cycling:Findings from the Transportation,Urban Design,and Planning Literature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5(2):80-91. [479][479]Safir,A.,Black,T. and Steinbach,R. 2001. “Using Para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terviewer Characteristics on Survey Response and Data Qu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6. [480][480]Santin,G.,Bénézet,L.,Geoffroy-Perez,B.,Bouyer,J. and Guéguen,A. 2017. “A Two-Phase Sampling Survey for Nonresponse and Its Paradata to Correct Nonresponse bias in a Health Surveillance Survey.” Revue Epidemiologie Sante Publique 65(1):71-79. [481][481]Sendelbah,A.,Vehovar,V.,Slavec,A. et al. 2016. “Investigating Respondent Multitasking in Web Surveys Using Paradata.” Computer Human Behavior. 55:777-787. [482][482]Shah,S.N.,Alan,F.,Steiner,A.S. et al. 2018. “Housing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The Associationbetween Pest Infest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Public Housing Residents.”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95(5):691-702. [483][483]Shenassa,E.D.,Daskalakis,C.,Liebhaber,A. et al. 2007. “Dampness and Mold in the Home and Depression:An Examination of Mold-Related Illness and Perceived Control of One’s Home as Possible Depression Pathway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7(10):1893-1899. [484][484]Sinibaldi,J. and Eckman,S. 2015. “Using Call-Level Interviewer Observations to Improve Response Propensity Model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9(4):976-993. [485][485]Sinibaldi,J.,Durrant,G. and Kreuter,F. 2013. “Evaluating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Interviewer Observed Paradat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7(S1):173-193. [486][486]Sinibaldi,J.,Trappmann,M. and Kreuter,F. 2014. “Which is the Better Investment for Nonresponse Adjustment:Purchasing Commercial Auxiliary Data or Collecting Interviewer Observation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8(2):440-473. [487][487]Stern,M. 2008. “The Use of Client-side Paradata in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Visual Layout on Changing Responses in Web Surveys.” Field Methods 20(4):377-398. [488][488]Stieger,S. and Reips,U.D. 2010. “What Are Participants Doing While Filling in an Online Questionnaire:A Paradata Collection Tool and an Empirical Stud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6):1488-1495. [489][489]Tienda,M. and Koffman,D. 2021. “Using Paradata to Evaluate Youth Participation in a Digital Diary Study.”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9(4):666-686. [490][490]Tudor-Locke,C.,Mire,E.F. and Dentro,K.N. 2015. “A Model for Presenting Accelerometer Paradata in Large Studies:ISCO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2(1):52. [491][491]Wagner,J. and Olson,K.M. 2017. “Assessing Potential Errors in Level-of-Effort Paradata Using GPS Data.”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11(3):219-233. [492][492]Wagner.J.,Valliant,R.,Hubbard,F. et al. 2014. “Level-of-Effort Paradata and Nonresponse Adjustment Models for a National Face-to-Face Survey.” Journal of Survey Statistics and Methodology 2(4):410-432. [493][493]Wagner,J.,West,B.T.,Kirgis,N. et al. 2012. “Use of Paradata in a Responsive Design Framework to Manage a Field Data Collection.” Journal of Official Statistics 28(4):477-499. [494][494]West,B. and Kreuter,F. 2018.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Interviewer Observations of Respondent Features:Evidence from the US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Method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14(1):16-29. [495][495]West,B.T. 2013. “An Examination of the Quality and Utility of Interviewer Observations in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 176(1):211-225. [496][496]West,B.T.,Frauke,K. and Mark,T. 2014. “Is the Collection of Interviewer Observations Worthwhile in an Economic Panel Survey?New Evidence from the German Labor Market and Social Security (PASS) Study.” Journal of Survey Statistics & Methodology 2(2):159-181. [497][497]West,B.T.,Kreuter,F. and Jaenichen,U. 2013. “Interviewer Effects in Face-to-face Surveys:A Function of Sampling,Measurement Error,or Nonresponse?” Journal of Official Statistics 29(2):277-297. [498][498]Zhang,L.C.,Thomsen,I. and Kleven,O. 2013. “On the Use of Auxiliary and Paradata for Dealing with Non-Sampling Errors in Household Surveys.”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 81(2):270-288.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