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建所50年纪念文集(1964~2014)(上卷) 文集;宗教学 VIP

售价:¥72 ¥240
4人在读 |
0 评分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2 出版
ISBN:978-7-5097-6800-6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2014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世界宗教研究所全体人员群策群力,出版本书,以庆祝和纪念世界宗教研究所半个世纪来的历程和发展,书中汇聚了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后至今不同时代学人于不同时期所发表的学术文章,记录了各位学人自身对宗教研究的诠释和理解,集中展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老中青几代学人的风采,也体现了宗教学学科发展五十年来丰富的学术积淀。
[展开]
  • 关注中国宗教的文化战略意义
  • 宗教的时代责任与社会服务
    1. 一 宗教以服务社会、关怀人心为宗旨
    2. 二 宗教以心怀天下、躬行慈善为己任
    3. 三 大陆宗教界以净化世界、构筑和平为蓝图
  • 全面研究宗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1. 一 全面研究宗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2. 二 全面研究宗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要具有独特的视野
    3. 三 全面研究宗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 邓小平的宗教观
    1. 一 青少年时代的文化熏陶
    2.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宗教观
    3. 三 改革开放以后的宗教观
    4. 四 邓小平宗教观的思想特色和现实指导意义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话语形态
    1. 引言
    2. 一 统战话语
    3. 二 法治话语
    4. 三 意识形态话语
    5. 四 无神论话语
    6. 五 结语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宗教工作基本经验
    1. 一 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不断创新党的宗教理论,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经验
    2. 二 必须重视团结广大宗教界爱国人士,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首要经验
    3. 三 宗教问题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必须坚持宗教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总路线,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经验
  • 康德的“至善”与《判断力批判》的宗教哲学含义
  • 宗教生态论反思
    1. 一 宗教生态论的提出
    2. 二 宗教生态论的主要观点
    3. 三 围绕宗教生态失衡导致中国基督教快速发展的争论
    4. 四 关于如何恢复宗教生态平衡的争论
    5. 五 宗教市场论与宗教生态论的针锋相对
    6. 六 宗教生态论面临的挑战
  • 荣格论上帝的集体潜意识原型
    1. 一 荣格上帝原型思想的源起
    2. 二 上帝的原型形式——一种心理事实
    3. 三 上帝原型内容——象征
  • 从文明交流互鉴角度认识和理解佛教
  • 南传佛教与佤族社会生活的“阶序”逻辑
    1. 一 题解“阶序”逻辑
    2. 二 阶序逻辑:南传佛教如何去重组佤族社会生活?
    3. 三 结论
  • 充分发挥佛教对外服务的民间外交功能
  • 永觉元贤《鼓山志》及其文献价值
    1. 一 鼓山历代寺志的修纂
    2. 二 永觉元贤与《鼓山志》
    3. 三 元贤《鼓山志》内容及特色
    4. 四 历代《鼓山志》所载鼓山涌泉寺住持列祖
    5. 五 元贤《鼓山志》的版本与校勘价值
  • 当真言遭遇王权
    1. 一 真言何为?
    2. 二 婆罗门至上——婆罗门教中的真言与王权
    3. 三 人主不化则道不行——印度佛教中的真言(陀罗尼)与王权
    4. 四 皇基永固,庶类同占——汉传佛教中的真言(陀罗尼)与王权
    5. 五 结语
  • 佛教在印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
    1. 一 概说
    2. 二 沙门思潮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3. 三 佛经中有关沙门六师的记载
    4. 四 沙门诸师的哲学思想
  • 江浙佛教联合会成立的背景
  • 乾隆朝废除度牒制度的原因新论
    1. 一 度僧、僧籍及度牒的含义
    2. 二 乾隆朝度牒制度的主要内容
    3. 三 乾隆朝废除度牒制度的原因
  • 忽必烈汗对佛教文化的贡献
    1. 一 忽必烈与八思巴的关系
    2. 二 成吉思汗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3. 三 忽必烈与蒙古文字的关系
    4. 四 忽必烈与建造北京妙应寺白塔的关系
    5. 结语:蒙古人的历史意识与宗教意识
  • 民间信仰与村落文明
    1. 引言
    2. 一 神山祭祀中的个体仪式
    3. 二 神山祭祀中的群体仪式
    4. 三 神山祭祀中的性别角色
    5. 四 寺院与神山祭祀
    6. 结语
  • “四魔断境”:一个女性的心性学说
    1. 一 “四魔断境”的“心性”范畴
    2. 二 “四魔”的“心性”表征
    3. 三 结论
  • 试析艾香德的耶佛对话观
    1. 一 耶佛之间
    2. 二 艾香德宗教对话的理论依据——寻找相似点的传教策略
    3. 三 艾香德宗教对话的理论及特点
  • 玄禅背景下书画艺术的自觉
    1. 一 玄禅际遇与“人的自觉”
    2. 二 玄禅背景下书法艺术的自觉
    3. 三 玄禅背景下绘画艺术的自觉
  • 试从禅宗的角度审视古典书法
    1. 一 无相:笔墨的形态与内在精神
    2. 二 无念:书法创作中的有意与无意
    3. 三 书法规则及其突破
  • 彩绘唐卡与汉地传统工笔重彩的差异简析
    1. 一 彩绘唐卡的题材、内容、形制与标准
    2. 二 彩绘唐卡的制作工序
    3. 三 藏地彩绘唐卡与汉地传统工笔重彩在设色和技法上的差异
    4. 四 彩绘唐卡与汉地传统工笔重彩之神圣性与世俗性差异
    5. 结语
  • 基督教中国化理论研究
    1. 引言
    2. 一 “基督教中国化”的界定
    3. 二 基督教为什么要中国化?
    4. 三 基督教中国化由谁来实施?
    5. 四 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历程及经验教训
    6. 五 基督教中国化的路径及前提
    7. 结语
  • 莫尔特曼的三位一体辩证法
    1. “道生一”
    2. “一生二”
    3. “二生三”
    4. 内在三一和经世三一
    5. “三生万物”与万有在神论
    6. 小结
  • 赵紫宸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关系及其融通实践
    1. 一 赵紫宸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会通
    2. 二 赵紫宸会通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实践
    3. 小结
  • 哪种基督教?哪类基督徒?
  • 形象观的传承
    1. 一 阿奎那形象观的出处
    2. 二 阿奎那对奥古斯丁形象观的继承
    3. 三 阿奎那对奥古斯丁形象观的转化
    4. 四 阿奎那对奥古斯丁形象观理解中的问题
  • 试论社会关怀与恪守福音之间的张力
    1. 一 基督教会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及其原则依据
    2. 二 英国基督教会的两难处境
    3. 三 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侧重与取舍
    4. 四 结语
  • 北京市昌平区基督教历史与现状
    1. 一 提到昌平基督教,首先应该提到昌平南口火车站
    2. 二 昌平区基督教
  • 中梵关系:脉络、问题与希望
    1. 一 双方关系的进展与分歧
    2. 二 中梵关系=中国、圣座和中国天主教会三边关系
    3. 三 中梵关系的希望
  • 梵蒂冈原传信部历史档案馆所藏1622~1938年间有关中国天主教会文献索引钩沉
    1. 一 梵蒂冈原传信部成立和历史演变及其档案收集、保存之概况
    2. 二 1622~1892年梵蒂冈原传信部档案馆中有关在华天主教会的档案索引整理情况
    3. 三 1893~1938年传信部档案馆新编索引中有关中国天主教会的档案收藏情况
    4. 四 结论
  • 天国在此世
    1. 天国、尘世和教会
    2. 天国在此世
    3. 发现人 发现新世界
  •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道教类书
    1. 一 综述
    2. 二 《无上秘要》的敦煌写本
    3. 三 道教类书《道要》的写本
    4. 四 《道典论》的敦煌写本
    5. 五 唐代的道教类书及丛书
  • 金代全真道初传东北考
    1. 一 东北区域之概念
    2. 二 金代全真道的兴起与传播
    3. 三 金代全真道初传东北考
    4. 四 结语
  • 《大丹直指》非丘处机作品考
    1. 一 前言
    2. 二 全真诸子文集及传记文献皆不提《大丹直指》
    3. 三 从《大丹直指》的文献渊源判定其属于施肩吾一系所传钟吕丹法
    4. 四 从《大丹直指》的丹法特征判定其非丘处机所述
    5. 五 结论
  • 北京东岳庙与明清国家祭祀关系探研
    1. 一 北京东岳庙在明清国家祭祀系统的地位
    2. 二 北京东岳庙在明清国家祭祀中的典制
    3. 三 结语
  • 新见罗祖教《五部六册》宝卷及宣卷仪式
    1. 一 南传罗祖教与闽西罗祖心安派
    2. 二 闽西罗祖教宝卷的刊印与抄写
    3. 三 闽西罗祖教的宣卷仪式
    4. 四 《大乘经解经本》与《五部六册》宝卷的术数化
    5. 五 结语
  • 中国古代道教写经
    1. 一 道教写经的历史分期
    2. 二 道教写经的写本种类
    3. 三 道教写经人物
    4. 四 道教写经功用
  • “绝地天通”政策的人文解释空间
  • 《易传》刚柔思想的形成与易学诠释典范的转移
    1. 一 《彖》与《象》传中的刚柔概念:《易经》理性化诠释的开端
    2. 二 《系辞》的刚柔观:从象数论到宇宙论
    3. 三 孔子与刚柔:刚柔概念的引入与易学诠释范式的转变
  • 易心莹与《道教三字经》
    1. 一 易心莹的求道经历
    2. 二 《道教三字经》的内容及价值
    3. 三 《道教三字经》之援儒入道
  • 聚焦宗教现状 建构“中国话语”
    1. 一 “话语权”与建构“中国话语”
    2. 二 构建话语的“中国能力”和“中国方法”
    3. 三 建构“应用性”话语与实践
    4. 四 说话年代的建构空间与方法
  • 传统的唤醒与发明
    1. 一 导论:“传统”的复建如何可能
    2. 二 永春县碧村的宗族简史和信仰传统
    3. 三 永春海神信仰的记忆及台湾奉天宫妈祖的“分灵”
    4. 四 开永妈祖文化的弘扬与地方信仰传统的发明
    5. 五 结论:“陌生人”与“社会资本”的危险消费
    6. 附录 陈坂宫开永妈祖庙碑铭
  • 碧霞元君信仰与华北乡村社会
    1. 一 碧霞元君信仰与泰山香社
    2. 二 明清时期泰山香社的繁盛
    3. 三 香社繁盛与明清社会政策
  • 试论海舍尔哲学视域中的犹太智慧
    1. 一 两种惊异:理智惊异和彻底惊异
    2. 二 “敬畏始于惊异,智慧始于敬畏”:本真智慧在于参与终极者的智慧
    3. 三 “我受命故我存在”:智慧的生存道路
    4. 四 小结
  • 社会政策与宗教慈善
  • 伊斯兰与现代性:第三条道路?
  • 试析当代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的问题与主线
    1. 一 “阿拉伯哲学”与“伊斯兰哲学”之辩
    2. 二 “哲学史”与“思想史”之争
    3. 三 当代中国的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的主线
  • 托马斯·阿奎那与毛拉萨德拉的存在论
    1. 前言:“存在”问题之重要性
    2. 一 形而上学的主题:存在者,抑或存在本身?
    3. 二 存在的含义
    4. 三 作为纯粹活动的存在本身(存在之实在)
    5. 三 存在区分并优先于本质
    6. 四 认识存在的途径
    7. 结语
  • 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斯兰极端主义
    1. 何为伊斯兰极端主义
    2. 撒南非洲:伊斯兰极端主义方兴未艾
    3. 撒南非洲伊斯兰极端主义兴起的根源
    4. 长期的影响:伊斯兰化、冲突及其他
    5. 小结
  • 中亚伊斯兰教新思潮及其动向
    1. 一 问题的提出
    2. 二 宣教团体的起源及主要思想
    3. 三 宣教团体在中亚的传播与发展
    4. 四 中亚各国对宣教团体的态度和策略
    5. 五 结语
[1][1]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2]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3]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4][4]《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5]《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载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6]《实践理性批判》,载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a。 [7][7]《判断力批判》,载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b。 [8][8]《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载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9]牟宗三:《圆善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0][10]《摩奴法论》(Manu-smçti),蒋忠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马香雪据法文转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 [11][11]《奥义书》,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2010。 [12][12]《大正藏》电子本,CBETA电子佛典,2008。 [13][13]“Speech Acts and Kings’ Edicts:Vedic Words and Rulership in Taxonomical Perspective”,Laurie L.Patton Source,History of Religions,Vol.34,No.4,Representations of Rulers (May,1995),pp.329-350. [14][14]“THE PHILOSOPHY OF THE GRAMMARIANS”,Encyclopedia of Indian Philosophy,Vol.5,EdT.Harold G.Coward & K.Kunjunni Raja,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Delhi,1990. [15][15]Vàc,The Concept of the Word in Selected Hindu Tantras,Andre Padoux,Translated by Jacques Gontier,Sri Satguru Publications,Delhi,1992.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