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单列表 > 书单详情
华人宗教与地方信仰
meizi 创建于:2017-08-01 共19本书 1259人看过
宗教学 民间信仰 历史人类学
  • [法]劳格文(John Lagerwey) [英]科大卫(David Faure) 编
    2014-11出版
    本书为2011年11月举行的“中国乡村与墟镇的建构空间——神圣之角色”研讨会的论文选集,内容涉及山东、山西、江西、安徽、广东、广西和湖南,文章所展示的不同地区的礼仪空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即当地宗族都有一套说辞,作为它们控制当地神龛和庙宇的理由;虽然不是每篇文章都描述宗教仪式,但从中可以看出,乡村都有交给仪式专家承办的宗教仪式;佛寺在礼仪空间内扮演重要角色,与祖先祠堂和庙宇呈三分天下之势。
    ¥16.5
  • 刘大可 著
    2011-03出版
    本书在掌握大量文献与田野调查双重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福建民间信仰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生动描述,从中总结了福建民间信仰的诸多特点,揭示了福建民间信仰活动的社会功能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于正确、妥善地处理当前中国民间信仰普遍存在的散漫状况,将民间信仰活动纳入政府的管理轨道,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普遍的实用价值。全书结构完整,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观点新颖,无论在学术运思上,还是在可行性对策研究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是一部具有创新思维的学术著作。
    ¥13.5
  • 范正义 著
    2015-05出版
    自明末天主教再次传入,福建乡土社会中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共处的局面就一直延续至今。福建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尤以风水信仰、祖先崇拜和神祇信仰三者最为突出。本书采取新的研究视角,对基督教在福建传播时,与福建风水信仰、祖先崇拜以及神祇信仰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对基督教与福建民间信仰的共处关系,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反思。
    ¥22.5
  • 陈景熙 著
    2016-03出版
    本书通过对海外华人宗教文书个案的系统深入解读,探讨海外华人文化传承的具体机制问题。书中在系统梳理1947年至1966年二十年间的德教紫系文献的基础上,从“仪式专家·仪式·文献”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全面考察新马华人教派德教紫系由创立、建构到传播、演化的过程,进而着重分析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特别是乩文集的形成与传播机制,讨论新马德教紫系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传承华人文化的具体机制。
    ¥35.4
  • 陈景熙 张禹东 主编
    2011-10出版
    本书系统汇集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公开发表的中、英、日文德教研究学术成果五十余种,作者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与地区的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化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近三十位学者;体裁涵盖专著、书评、论文、调查记、史料系年、硕博士学位论文提要等多种文体。
    ¥59.4
  • 李俊领 著
    2017-05出版
    在近代华北社会中,泰山信仰既是清廷实施“神道设教”的政治手段,又是民众应对日常生活困境的文化传统。由于西方文明的刺激,近代中国出现了社会转型与文化焦虑,泰山信仰礼俗自清末以降不断遭到知识界的批判、基督宗教的敌视与政府的强制改造。在内外交困之中,泰山信仰仍滋润着华北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呈现更为丰富的文化面相。本书从区域社会与日常生活的角度,探讨了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的演进及其境遇,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华北社会变迁的路径与机制。
    ¥26.7
  • 覃延佳 著
    2015-11出版
    师公是广西中部地区广泛存的重要仪式专家,他们既受道教传统影响,又具有师教仪式传统特色。本书主要关注桂中地区的上林县西燕四个师公班,在梳理上林地方历史与师公宗教知识谱系的基础上,分析师公的师承谱系与所处的宗教市场环境,师公仪式承继与建构,以及仪式文本对于师公仪式承继与建构所起的作用等,从而揭示了桂中壮族地区借助宗教文化融入中华大一统的历史路径。
    ¥29.4
  • 王卡 汪桂平 著
    2016-12出版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的两种民俗文化现象,即洞经乐仪和神马图像受道教影响比较深远。本书从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描述了这两项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民众生活和礼仪中的实际状况,从个别案例入手分析了其普遍性的信仰特征和意义;从宗教文献学的视角,深入探索了民间仪式所用经书抄本和音像的历史渊源,并与现存道教典籍中的经书、科仪进行了比较分析。腾冲、神马、洞经、宗教学、道教经书、科仪,这一组关键词构成本书的特色。
    ¥17.8
  • [泰]谢玉冰(จรัสศรี จิรภาส Charassri Jiraphas) 著
    2017-01出版
    两大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的古典文学中都有代表性的“神猴”,印度神猴是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中国神猴是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印、中神猴故事也流传到泰国,并深受泰国百姓的喜爱和推崇。本书从民间流传和文本流传两个方面入手,以两个神猴在泰国社会文化中的影响为线索,相互交流的现状为重点,对印度哈奴曼、泰国哈奴曼以及“中国哈奴曼”——孙悟空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找到他们形象演变的轨迹。
    ¥23.7
  • 李华伟 著
    2013-04出版
    作者从市场经济的大视野考察小乡村的基督教,从社会现代转型的高度研究最基层民间基督教的演变,以及基督教对农村民众生活中的儒家伦理的影响。作者按照己/自我—五伦—五伦之外的顺序,通过李村教会的典型事例,深刻揭示了由于社会结构性的变动和失衡,基督教在落后农村发展的社会根源,如由社会转型和城乡二元格局引起的打工经济、精英外流、生存艰难、医疗缺失、社保无着、家庭破碎、传统断裂等。随着农村社会中宗族的弱化,形成了道德失范的局面,而乡村基督教在这种情况下充当了激活儒家伦理的工具。不仅如此,乡村基督徒培养出了新的公共参与伦理,建立了五伦之外的新型人际关系。乡村基督徒创造性的发掘并践行改造过的儒家伦理,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化创造性自我转化的一种尝试,因此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