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单列表 > 书单详情
历史研习社
Megan.Z 创建于:2020-04-26 共11本书 4032人看过
这个读书月,邀您一起研读历史
历史 21天读书挑战 历史话题特惠
  • 马忠文 著
    2016-03出版
    从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满洲权贵荣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书通过研究和剖析这个时期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19.5
  • 吴十洲 著
    2018-01出版
    本书主要记述了从故宫博物院建院的1925年至今的90年的历史,它展现了一座皇家私人宫殿成为国家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读者能从中看到一座皇宫的变迁,也能看到一个国家从封建末期到国民革命到内忧外患再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轨迹。本书为再版,增加了故宫与卢浮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艾尔米塔什、凡尔赛宫等世界级皇宫博物院的比较,文物迁台、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的交流等内容,并配百余幅图片。
    ¥20.7
  • [美]何伟亚(James L. Hevia) 著;邓常春 译;刘明 校对
    2019-08出版
    1793年,由英国王室派遣,东印度公司资助,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访华使团抵达中国,目的是觐见清廷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此即清王朝和海上霸主大不列颠这两个欧亚帝国在18世纪晚期的初次正式接触。本书从历史角度审视了两大帝国的这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会面。作者摒弃了传统针对此类问题的欧洲中心观,代之以一种对称性的叙述,通过详细考察中英礼仪冲突的表象和实质,旨在打破文化中心论及现代性宏大叙述对历史研究的垄断。
    ¥23.4
  • 瞿骏 著
    2017-10出版
    清末民初的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转型时代,关注民族、国家和自身命运的读书人为因应西潮掀起了种种思想革命和文化运动。作者通过对学生生活、教科书、“排满”革命等问题的细腻考察,重塑清末民初读书人的群体形象,尝试挖掘这些读书人当时生活、行动与心境的几个侧面,解说清末民初中国的变之深与变之痛。
    ¥19.5
  • 王建朗 黄克武 主编
    2016-09出版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由两岸近代史学界第一次合作撰写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论述了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展示了自1980年以来近代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为晚清卷,分上下两册,上册为通史,下册为专题史,涉及时段为1840~1911年。在注重学界过往比较重视的政治、经济、外交史研究的同时,也注重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向,在思想、文化、社会史研究等方面,留有充分的写作与讨论空间。
    ¥80.4
  • 王静 著
    2019-11出版
    北魏洛阳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城南拓展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唐洛阳跨洛水建城开创了先例,对后世影响极大。然而相较于宫殿、里坊、市场、寺院、园林等研究之兴盛,北魏洛阳城南的研究略显沉寂。本书利用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学,从居民与居住环境相互关系的视角,试图揭示北魏洛阳城南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是居民对居住环境不同利用程度和方式的产物。
    ¥26.4
  • 赵向群 著;贾小军 修
    2019-08出版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汉族张氏的前凉和李氏的西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匈奴沮渠氏的北凉。五凉政权管辖的范围东至今甘肃甘谷、天水,西及天山南北,将河西走廊等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在内。五凉历史是古代民族史、西北边疆史和古代丝绸之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为十个专题,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全面还原五凉政权的兴衰更替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26.4
  • 周伟洲 著
    2019-06出版
    汉赵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内迁少数民族匈奴在内地建立的政权,也是十六国较早建立的政权之一。在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汉赵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使其京都平阳、长安地区的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本书根据现存史籍和文物考古资料,论述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匈奴的活动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叙述了汉赵国兴衰的历史,并对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做了大胆探讨。
    ¥20.7
  • 吴洪琳 著
    2020-01出版
    十六国北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多元文化激荡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混居杂处、冲突融合得到了充分展示。本书分为“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认同”“北魏造像中的民族认同”两大部分,通过详细解读汉赵国号的取舍,赫连勃勃的民族心态,吐谷浑的“中国”认同观,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中所表现出来的胡汉服饰、姓氏、供养人形象的相互渗透等内容,勾勒出十六国北魏时期各民族之间相互认同的进程。
    ¥20.7
  • 张延昭 著
    2019-12出版
    科举制度的实施场所——“贡院”,何以在考官与举子的笔下成为“棘闱”?考官与举子,在他们所谓的“棘闱”的空间里,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产生了怎样的互动?由此,表征着“礼乐”“求贤”的科举考试,实质上又是一种怎样的行动?本书借助空间社会学、心态史学等理论,在研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的建筑学原理,指出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制度化空间,表征着“礼乐”“求贤”,而实质上则是利用建筑学的物理功能进行监督、隔离的规训空间。
    ¥4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