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研究

关键词

作者

高文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杨宜音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主编Social Ment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2019)。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6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理论基础与问题提出
    1.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概述
    2. (二)多重社会认同视角下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研究
  • 二 研究方法
    1. (一)调查对象
    2. (二)测量工具
      1. 1.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测量
      2. 2.刻板印象、情绪和行为测量
  • 三 研究结果
    1.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1. 1.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差异
      2. 2.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
    2. (二)汉族和少数民族调查对象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特点
      1. 1.汉族调查对象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特点
      2. 2.少数民族调查对象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特点
    3. (三)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人口学差异
    4. (四)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
      1. 1.汉族和少数民族调查对象的刻板印象知觉差异
      2. 2.汉族调查对象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刻板印象知觉
      3. 3.少数民族调查对象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刻板印象知觉
  • 四 结果讨论
    1.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2. (二)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
    3. (三)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人口学特点
    4. (四)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
  • 五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1. (一)结论
    2. (二)研究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