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青年群体参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况研究

作者

田丰 ,男,汉族,1979年6月出生,社会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18年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志愿服务、青年与网络。在《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有《家庭生命周期研究》,发表论文有《高等教育体系与精英阶层再生产——基于12所高校调查数据》《高等教育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影响分析》《“80后”的职业群体差异》《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和行为选择》等。
许宁宁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
  • 邓希泉:《青年政治参与政策与青年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2期。
  • 王明生、杨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 俞可平:《中国政治发展三十年》,《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青年群体参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况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7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
  • 二 青年政治参与
  • 三 青年人大代表的政治参与状况
    1. (一)人大代表能够较好地代表年轻人,但青年人大代表比例不高
    2. (二)青年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较高,更能体现民生诉求
    3. (三)青年代表中非党员比例较高,政治参与具有广泛性
    4. (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5. (五)各地青年代表比例落差大,部分省份青年代表为零
    6. (六)青年人大代表多无职称,行政职级也较低
    7. (七)青年人大代表职业分布较为平均,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比例较低
  • 四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1. (一)把青年人大代表的比例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规定性指标
    2. (二)青年人大代表的选拔不能只是选优,还要充分考虑青年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3. (三)注重青年人自身的成长性,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倡导青年人积极参与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