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民国经济形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

摘要

晚清民初最早出现的一批职业作家依靠现代稿酬制度具有了自身基本的物质生活基础和持续进行文学创作的经济保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职业作家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创作方向和文学样式。经济意识-政策制度-发展模式,这一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的三维关系提供了一种应对经济失序和自我规制的市场秩序。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在应对这一冲击中完成了自我职业身份的转型,改变了创作的基本形态,使民国文学呈现出独特的格局和面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文学发展的历史走向。

作者

康鑫 (1981— ),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栾梅健.稿费制度的确立与职业作家的出现——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 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 [2]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 [3]鲁湘元.稿酬是怎样搅动文坛的——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
  • [4]〔法〕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M]. 符锦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 [5]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 [6]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 [7]小说月报.第一年第一期[N].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宣统二年七月.
  • [8]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 [9]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 [10]刘铁群.《礼拜六》:民初市民文学期刊的代表作[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4).
  • [1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 [12]李洁非.郭沫若:碰壁与转变[J].传记文学,2011(5).
  • [13]丁玲,胡也频.胡也频选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 [14]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 [15]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M].香港:昭明出版,1978.
  • [16]李欧梵.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序二//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17]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 [18]寿永明,邹贤尧.经济叙事与鲁迅小说的文本建构[J].文学评论,2010(4).
  • [19]古大勇.略论鲁迅小说中商品经济意识的萌芽[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
  • [20]朱崇科.论鲁迅小说中的经济话语[J].中山大学学报,2009(5).
  • [21]李怡等.引论:民国文学机制与新的政治经济学视野//民国政治经济形态与文学[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
  • [22]卢军.清末至民国民间经济生活的生动写照——论老舍小说的经济叙事[J].东岳论丛,2014(7).
  • [23]陈勇勤.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比较与启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9).
  • [24]郭沫若.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 [25]李金凤.郭沫若的经济生活与他的文学创作——以早期创作(1918—1926)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6).

民国经济形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0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