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中国山地民族的生存伦理及其启示

作者

李向宇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第8页。
  • [2]王晓宁:《冰冷如今温情如昔——斯科特“道义经济学”背后的理性脉络》,《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 [3]黄鹏进:《农民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 [4]李丽:《契约精神:五百年林业繁荣的“社会基因”》,《贵州日报》2010年12月7日,第10版。
  • [5]龙泽江、谭洪沛、吴小平:《清水江文书所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田粮计量单位考》,《农业考古》2012年第4期。
  • [6]龙宇晓:《清水江文书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第3期。
  • [7]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第36页。
  • [8]陈金全、杜万华主编《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人民出版社,2008,第124页。
  • [9]张应强、王宗勋主编《清水江文书》(第1辑第10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47页。
  • [10]杨有赓:《清代清水江林区林业租佃关系概述》,《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
  • [11]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第17页。
  • [12]梁聪:《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人民出版社,2008,第83页。
  • [13]K.Polanyi,The Great Transform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44,p.46.
  • [14]〔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第140页。
  • [15]潘盛之:《论侗族传统文化与侗族人工林业的形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 [16]陈庆德、潘春梅、郑宇:《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1993,第66页。
  • [17]罗洪洋、赵大华、吴云:《清代黔东南文斗苗族林业契约补论》,《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 [18]徐晓光:《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 [19]〔澳〕唐立、杨有赓,〔日〕武内房司主编《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第一卷),东京外国语大学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1。
  • [20]张应强、王宗勋主编《清水江文书》(第1辑第1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05页。
  • [21]张应强、王宗勋主编《清水江文书》(第1辑第1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46页。
  • [22]〔澳〕唐立、杨有赓、〔日〕武内房司主编《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第三卷),东京外国语大学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3。
  • [23]沈文嘉:《清代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社会发展论要》,《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
  • [24]石奕龙:《斯图尔德及其文化人类学理论》,《世界民族》2008年第3期。
  • [25]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第101页。
  • [26]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360页。
  • [27]〔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16~20页。
  • [28]翟学伟:《信任与风险社会——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 [29]杨义芹:《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治理论析》,《齐鲁学刊》2012年第5期。
  • [30]吕乃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
  • [31]程泽时:《清水江文书之法意初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第358页。

中国山地民族的生存伦理及其启示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2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前言
  • 二 山地民族的生存伦理:经济诚信
  • 三 山地民族经济诚信的核心动力:三大生存博弈
    1. (一)敬畏自然的诚信:遵循规律与保护生态
    2. (二)自我约束之诚信:真实与勇敢
    3. (三)人际诚信:信任与互惠
  • 四 山地民族经济诚信的外部特征
    1. (一)民族性:经济诚信思想的生发之源
    2. (二)家族性:经济诚信思想的立足之本
    3. (三)自治性:经济诚信思想的制度保障
    4. (四)时代性:经济诚信思想的外部力量
    5. (五)地域性:经济诚信思想的自然推动力
  • 五 基于诚信的生存伦理给予当代中国的启示
    1. (一)对于塑造开放平等的诚信精神的启示
    2. (二)对于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下社会信用工程的启示
    3. (三)对于建设经济诚信法制保障制度的启示
  • 六 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