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之间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制定,在术语上的标志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出现。那么,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使用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就可以看作这样一个理论范畴。它标志着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分析。然而,在工资、阶级对抗等问题上,这一分析与《资本论》仍然存在明显差别。针对1848年革命退潮之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马克思从意识形态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关银行和货币危机背后的资本本质、工资变化与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考察等方面展开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为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全面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周嘉昕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2014~2015年任南京大学高研院第十期短期驻院学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之间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3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