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当前增长方式下的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制度改革

关键词

作者

陶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Cai Fang. 2008. Approaching a Triumphal Span:How Far Is China Towards It Lewisian Turning Point?WIDER Research Paper,February.
  • Cao,Y. Y. Qian,and B. Weingast. 1999. From Federalism,Chinese Style,to Privatization,Chinese Styl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7(1):103-131.
  • Li S. S. Li,and W. Zhang. 2000. The Road to Capitalism: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8(2):269-292.
  • Islam,Nazrul and Kazuhiko Yokota. 2008. Lewis Growth Model and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Asian Economic Journal,22(4):359-396.
  • Kwan Fung. 2009. Agricultural Labour and the Incidence of Surplus Labour:Experience from China during Reform,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7,3,August:341-361.
  • Minami,R. and Xinxin Ma. 2009. The Turning Point of Chinese Economy:Compared with Japanese Experience,Conference Paper,ADBI.
  • Park,A. Cai Fan,and Du Yang. 2007. Can China Meet Her Employment Challenges?Conference Paper,Stanford University,November.
  • Su Fubingand Tao Ran.Visible Hand or Crippled Hand:Stimu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in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s,2008-2010 Working Paper.
  • Tao Ran,Su Fubing and Liu Mingxing and Cao Guangzhong.2010. Race to the Bottom′Competitionthrough Negotiated Land Leasing: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on Urban Studies,47(10):2217-2236,September 2010.
  • Wang Hui,Lanlan Wang,Fubing Su,and Ran Tao,2011. Rural Residential Properties in China:Land Use Patterns,Efficiency and Prospects for Reform Forthcoming Habitat International.
  • Wong. C. 1997. Financing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ong,C. and R. Bird. 2005. China’s Fiscal System:A Work in Progress.Working Papers,No. 0515,International Tax Program,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seph L. 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Toronto.
  • World Bank. 2002. China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ub-National Finance:A Review of Provincial Expenditures. Washington,D.C.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2009,《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蔡禾、刘林平、万向东,2009,《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2007,《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 蔡昉、王美艳,2007,《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 蔡昉,2010,《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刘易斯转折点》,国际研讨会工作论文。
  • 崔传义,2007,《论中国农民工政策范式的转变》,《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卷。
  • 都阳、王美艳,201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估计及其含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4期。
  • 陈锡文,2010,《中国城镇化率严重高估》,http://policy.Caing.Com/100167691. Html。
  • 戴雪芬,2006,《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地矿测绘》第22期,第42~44页。
  • 国家统计局,201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tats. gov.cn/tjfx/jdfx/t2011年4月28_402722253.htm。
  • 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中国历年外汇储备》,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tjsj/tjsj_list.Jsp?Id=5&ID=110400000000000000。
  • 黄贤金、姚丽、王广洪,2007,《工业用地:基本特征、集约模式与调控策略》,2007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
  • 黄小虎,2007,《当前土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经济瞭望》第2期。
  • 孟昕,2010,《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报》第58期,http://www.nsd.edu.cn/cn/article.asp?articleid=13945。
  • 潘家华、魏后凯,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谈明洪、李秀彬,《世界主要国家城市人均用地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自然资源学报》第25卷第11期。
  • 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2009,《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发展模式反思》,《经济研究》第7期,第21~34页。
  • 陶然、徐志刚,2005,《城市化、农地制度与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第12期,第45~56页。
  • 陶然、汪晖,2008,《以系统性改革渐进式实现城乡一体化》,《领导者》第25期,第60~70页。
  • 陶然、汪晖,2010a,《中国尚未完之转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挑战与出路》,《国际经济评论》第85卷第2期。
  • 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2007,《城市化背景下土地产权的实施、保护》。
  • 王兰兰、汪晖,2009,《走出“小产权房”困境:现状、成因、政策建议及配套改革》,北大-林肯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 汪晖、陶然,2009a,《如何实现征地制度改革的系统性突破——兼论对〈土地管理法〉修改草案的建议》,《领导者》第29期。
  • 王庆,2010,《未来10年中国劳动力供应依然充裕》,《中国证券报》,http://vnetcj.Jrj.Com.Cn/2010/11/0308358472349Shtml。
  • 于建嵘,2006,《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秩序重建》,http://www.snzg.cn。
  • 周天勇,2010,《中国刘易斯拐点并未来临农业中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民日报(境外版)》2010年10月12日,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zjgc/20101012/2696524.shtml。

中国当前增长方式下的城市化模式与土地制度改革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9.8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中国当前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制度背景与主要特点
  • 三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城市化模式及其扭曲
    1. (一)空间城市化“大跃进”中的用地结构失衡与房地产泡沫
    2. (二)户籍制度改革中的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流动人口与失地农民
      1. 1.不完全人口城市化与刘易斯转折点悖论
      2. 2.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征用与农村建设用地管理体制
      3. 3.纯农区的宅基地闲置与空心村现象
      4. 4.“城中村”“城郊村”与“小产权房”
  • 四 以土地与相关配套改革带动新型城市化与新经济增长方式
    1. 1.征地制度改革
    2. 2.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3. 3.保障性住房还是住房保障
    4. 4.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的土地-户籍-财政体制联动改革
  • 五 结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