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及减贫效应

摘要

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利用有关资源嵌入的理论与方法,深入探索“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及减贫效应,寻求有益于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分析认为,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的农村改革,呈现“胆子太小”“步子太慢”“票子太紧”“政策太死”的尴尬局面。“田园综合体”建设既要处理好“政策”与“实践”的内在关系,又要处理好“举措”与“思路”的差异特征,还需要探寻社工理念、社工人才、社工服务等社会性资源自觉嵌入“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有效整合机制,为推进地方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提供典型“样板”。

作者

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三级研究员,社会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5项、省领导圈示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1部(执笔),执行主编、副主编著作15部。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独立1项、联名4项),三等奖4项(独立1项、联名3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得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杨春香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
雷陈陈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改革》2016年第2期,第104~115页。
  • 杨礼宪:《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载体》,《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年第3期,第27~28页。
  • 张涛、季轩民:《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的困境及路径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150~154页。
  • 杨庭硕、杨卫书:《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化与历史的观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71~82页。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及减贫效应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7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田园综合体”建设:问题提出与文献概要
    1. (一)问题提出
    2. (二)文献简述
  • 二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基本构想与嵌入设计
    1. (一)基本构想
    2. (二)嵌入设计
      1. 1.“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三种制度
      2. 2.“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三重机制
      3. 3.小寨农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项目设计
  • 三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社工模式:发展预期与减贫效应
    1. (一)发展预期
      1. 1.就近实现就业创业
      2. 2.拓展乡村旅游
      3. 3.发展乡村农家乐
      4. 4.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5. 5.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6. 6.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 (二)减贫效应
      1. 1.就业性脱贫
      2. 2.经营性脱贫
      3. 3.转租性脱贫
      4. 4.服务性脱贫
      5. 5.空壳村脱贫
  • 四 研究结论与现实思考
    1. (一)研究结论
    2. (二)现实思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