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海洋民俗发展报告

摘要

2017年,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人海洋意识的不断增强,海洋民俗的发展呈现四个新态势:海洋民俗的内涵更加丰富;广西北部湾地区与海南潭门成为海洋民俗发展的后起之秀;海洋民俗产业发展迅速,发展空间较大;海洋民俗研究的跨学科现象明显。但是也存在海洋民俗符号的意义阐释不够、区域发展仍不平衡、除海神信仰及祭海仪式外的其他海洋民俗事象发展较弱等问题,需要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逐一解决。未来海洋民俗的发展要与海洋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做到多主体共同参与,深挖、保护与传承齐推进;避免“建设性破坏”与“发展性破坏”;重视并处理好多组关系;加强海洋民俗文化翻译等,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现代网络技术,促进海洋民俗的发展。

作者

王新艳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历史民俗资料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海洋社会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曲鸿亮:《关于海洋民俗文化的几点认识》,载《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一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 崔凤:《海洋实践视角下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载《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 周星:《海洋民俗与中国的海洋民俗研究》,载《海洋文化研究》(第二卷),海洋出版社,2000。
  • 陈文广、龚礼茹:《“辞沙”祭祀与中国海洋祭祀之探析》,《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年第6期。
  • 黄安辉:《北部湾地区中越京族海洋民俗研究的价值及对策探析》,《钦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
  • 高乐华、刘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海洋文化资源价值及产业化开发条件评估——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理论学刊》2017年第5期。
  • 鲁西奇:《汉唐时期王朝国家的海神祭祀》,《厦门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 黄孝东、杜实:《从描述到解释:民俗研究的路径演进》,《中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 白丽梅:《民俗的符号学诠释》,《光明日报》2004年8月17日。
  • 《坚定不移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开放发展优先方向着力建成落实“三大定位”“五个扎实”核心示范区》,2018年4月13日,《广西日报》,http://www.wzljl.cn/content/2018-04/13/content_307800.htm,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10月3日。

中国海洋民俗发展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2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2017年海洋民俗发展态势
    1. (一)海洋民俗的内涵更加丰富
    2.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与海南潭门成为海洋民俗发展的后起之秀
    3. (三)海洋民俗产业发展迅速,空间较大
    4. (四)海洋民俗研究的跨学科现象明显
  • 二 海洋民俗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一)海洋民俗符号的意义阐释不够
    2. (二)各沿海区域对海洋民俗的挖掘仍然不平衡
    3. (三)除海神信仰及祭海仪式外,其他海洋民俗事象发展较弱
  • 三 趋势与建议
    1. (一)多主体共同参与,深挖、保护与传承齐推进
    2. (二)要避免“建设性破坏”与“发展性破坏”
    3. (三)重视并处理好多组关系
    4. (四)加强海洋民俗文化翻译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