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辽宁就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辽宁就业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技术进步,催生了大量正规就业和灵活性高的就业或新兴职业;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平台+个人”、智慧物流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在改造传统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大了灵活就业规模。但是,新产业所带来的新动能使得传统行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用工需求下降;“互联网+”在传统行业或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与融合造成劳动关系的复杂化、隐蔽性,管理的难度增加。因此,辽宁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三新”经济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多措并举化解消极影响,筑牢民生之基。

作者

王磊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辽宁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业专家库专家。辽宁省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四佳人物”,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社会学会会长,辽宁省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2013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和特别资助。主持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百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合著7部。在《财经问题研究》《理论与改革》《统计与决策》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近20项,其中获得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政府奖一等奖2项。
姚明明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张车伟:《新经济为就业增长注入新动力》,《教育经济评论》2017年第2期。
  • 赖德胜:《新经济:就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劳动保障世界》2018年第10期。
  • 杨利春:《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新就业》,《中国人口报》2017年12月28日,第3版。
  • 梁达:《新经济有效拓展就业新空间》,《金融与经济》2017年第7期。
  • 卞文志:《蓬勃发展的新经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时代金融》2017年第13期。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辽宁就业的影响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6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辽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就业现状分析
    1. (一)辽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情况
      1. 1.新产业蓬勃孕育
      2. 2.新业态雏形初现
      3. 3.新模式不断涌现
    2. (二)辽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现状分析
      1. 1.用工需求的行业分布,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居民服务及住宿餐饮等为主
      2. 2.产业工人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分布状况
  • 二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1. (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1. 1.新产业对就业的影响
      2. 2.新业态对就业的影响
      3. 3.新模式带动了就业增长
    2. (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就业的消极影响
      1. 1.传统制造业用工需求呈缩减趋势
      2. 2.新业态就业增大政府管理难度
      3. 3.新零售模式发展会带来摩擦性失业
  • 三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辽宁未来就业影响的预测
    1. (一)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仍将旺盛
    2. (二)全省供求总量有望保持稳中有升,劳动力短缺问题仍将持续
    3. (三)高级技工持续短缺,结构性矛盾短期内不会缓解
  • 四 对策建议
    1. (一)着力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
    2. (二)加大灵活就业管理工作投入,消除管理“盲区”
    3. (三)加强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规范与管理
    4. (四)建立健全公共就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5. (五)完善从业者基本权益保障体系
    6. (六)建立健全“三新”经济就业数据监测体系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