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中国诗学审美主义多元解释方式及其成因研究

摘要

中国诗学审美主义解释方式滥觞于先秦诸子,形成于魏晋六朝,到唐达至成熟,在宋诗话中定型为评喻结合、互证互补的诗性阐释。中国诗学认为逻辑推衍的抽象技术性解释反而可能窒息理解的生命性,当然更会压抑乃至湮灭诗歌的生命力。唯有“以诗解诗”,以审美主义的态度对待诗歌阐释,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理解者的审美冲动和生命力,也才能完好地保全和展现诗歌本身的美感与生命感。换言之,以诗性的方式去解诗,希冀读者能获得对诗歌文本和阐释文本的双重审美愉悦,正是审美主义多元阐释方式的特殊魅力和价值所在。当然,这些阐释特征与道家言意观的影响、诗论家的双重身份以及批评与阐释的非功利性等都有因果关联。

作者

李有光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Abrams,M.H.(1999):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Harcourt Brace.
  • 〔德〕 狄尔泰(2006):《诠释学的起源》,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 〔德〕 伽达默尔(2004):《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 朗格,苏珊(1983):《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法〕 利科尔,保罗(2006):《存在与解释学》,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 〔德〕 施莱尔马赫(2006):《1819年讲演纲要》,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 (汉)刘向(1987):《说苑校证》,向宗鲁校,中华书局。
  • (梁)钟嵘(1981):《诗品》,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
  • (唐)杜牧(1977):《李长吉歌诗叙》,载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
  • (唐)孔颖达(1980):《礼记正义·学记第十八》,载《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
  • (唐)司空图(1981):《二十四诗品》,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
  • (宋)敖陶孙(1979):《臞翁诗评》,载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胡仔(1962):《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廖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 (宋)司马光(1981):《温公续诗话》,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
  • (明)王世贞(1983):《艺苑卮言》,载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中华书局。
  • (明)谢榛(1983):《四溟诗话》,载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中华书局。
  • (明)徐祯卿(1981):《谈艺录》,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中华书局。
  • (清)汪继培笺(1985):《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
  • (清)吴雷发(1978):《说诗菅蒯》,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叶燮(1978):《原诗》,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朱鹤龄(1979):《辑注杜工部集序》,载《愚庵小集》第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邓新华(2008):《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郭绍虞(1979):《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李建中(2005):《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湖北人民出版社。
  • 李有光(2016):“论道家语言哲学与中国诗学多元理解之关联”,《福建论坛》,第6期。
  • 刘明今(2000):《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 罗根泽(198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 罗宗强(1986):《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余嘉锡(1983):《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
  • 叶维廉(1992):《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张伯伟(2002):《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
  • 张利群(2001):《中国诗性文论与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
  • 张隆溪(2006):《道与逻各斯》,冯川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国诗学审美主义多元解释方式及其成因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6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