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康德的批判哲学

摘要

这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1925-1995)运用自己的“欲望哲学”重新解读康德的三大批判的尝试。在这种眼光下,康德的先验方法就是从人的各种先天机能,包括认识机能(感性、知性、理性)和欲望机能(低级欲望和高级欲望)构造出人的生活经验,这些机能是一切表象的源泉。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是把认识的先天原则归结到主体的先天的立法机能,但问题在于如何能够把这种先天机能与后天机能结合起来?单凭先验的图型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把第三批判中的“共通感”引入进来才能解释这些机能的相互和谐。知性和理性的机能后面隐藏着的其实是欲望机能,这就是《实践理性批判》所讨论的问题。纯粹实践理性为自由立法,这同时也使它成为知性在理论上为自然立法、在实践上为道德律建立类比“模型”的决定性根据。而理性与知性的后面这种相互配合一致同样也立足于理性本身的“道德共通感”,纯粹实践理性的三大悬设都是通过这种道德共通感,特别是其中的想象力而现实地作用于感性自然的,想象力为自然界设定了终极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思辨理性从属于实践理性。在《判断力批判》中,加入了一种比一般感性机能更高的情感机能,这就是体现为审美判断力的鉴赏机能,它既不关思辨的兴趣也不关实践的兴趣,仅仅表示各机能活动的主体性条件。但它与所有其他机能都相关,构成它们的相互协调活动。而这种自由协调活动虽然是超功利的,但它本身具有某种理性的兴趣作为自己的原则。所有机能的未决定的超感性统一体和从其中抽引出来的自由的和谐是心灵中最深的部分,它准备了那最高尚的东西的到来即欲望机能的至高地位,并且使得从知识的机能向欲望的机能之过渡成为可能。审美理念和理性的理念看起来完全不同,但其实是一回事,前者超越一切概念而通过天才和想象力创造出“第二自然”,但这种创造力不只是为反思性的判断力所有,规定的判断力在图型法中同样是创造性的,但只有在审美判断力中才开启出来,并由此推广到目的论判断力中去。前两个批判在由它们之中的一个机能决定的那些机能之间设立一种关系,第三批判则揭示一种深层的自由,它在自然的终极目的上与实践理性的道德汇合并提供出一种道德神学,又反过来赋予整个自然界以历史目的论的意义。

作者

G.德勒兹 (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鼓吹尼采式的欲望。——中译者注
曾小五 ,博士,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康德的批判哲学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9.7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引言:先验的方法
    1. 康德之所谓“理性”
    2. “机能”一词的第一种意义
    3. 知识的高级机能
    4. 欲望的高级机能
    5. “机能”一词的第二种意义
    6. “机能”两种意义之间的关系
  • 一 《纯粹理性批判》中心理机能的关系
    1. 先天与先验
    2. 哥白尼式的革命
    3. 综合与立法的知性
    4. 想象力的角色
    5. 理性的角色
    6. 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共通感
    7. 合法的运用,非法的运用
  • 二 《实践理性批判》中心理机能的关系
    1. 立法的理性
    2. 自由问题
    3. 知性的角色
    4. 道德共通感和非法的应用
    5. 实现的问题
    6. 实现的条件
    7. 实践的兴趣和思辨的兴趣
  • 三 《判断力批判》中机能之间的关系
    1. 有情感的更高形式吗?
    2. 审美共通感
    3. 崇高感中机能之间的关系
    4. 创生的立足点
    5. 自然中的象征主义
    6. 艺术中的象征,或天才
    7. 判断是一种机能吗?
    8. 从美学到目的论
  • 结论:理性的目的
    1. 机能的理论
    2. 目的的理论
    3. 历史或实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