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治理路径探索

摘要

余涛 罗红丽 “无讼社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地方党委领导下,整合辖区行政、司法、人民调解资源,在村(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等共同参与下,依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以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为切入点,强化法院司法确认,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治理路径探索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3.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实践
    1. 一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的背景和动因
      1. (一)社会大环境——新时代的新要求
      2. (二)司法大环境——新发展的新需求
      3. (三)大邑样本——点线面的基本情况
    2. 二 路径选择的曲折和坚持
      1. (一)艰难的开局——寻找矛盾纠纷的源头
      2. (二)实践中的坚持——“无讼社区”建设的抓手
      3. (三)困境的破解——十九大召开迎来的新机遇
      4. (四)人民调解——人民的问题人民来解决
    3. 三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1. (一)“无讼社区”建设工作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镇、村(社区)
      2. (二)“无讼社区”建设强调非诉讼低成本化解矛盾纠纷
      3. (三)“无讼社区”建设促进了婚姻家事、侵权类纠纷明显下降
    4. 四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对城乡现代化治理的思考
      1. (一)关于“共建”的体会
      2. (二)关于“共治”的认识
      3. (三)关于“共享”的体验
    5. 五 结语
  •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1. 一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
    2. 二 “无讼社区”建设三大平台和调解培训学校的运行情况
    3. 三 “无讼社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 试论“无讼公约”在诉源治理中的作用
    1. 一 现状:两种方式制定公约
    2. 二 成效:意思自治得以体现
    3. 三 局限:实际效用体现不够
    4. 四 探索:完善手段、提升效果
  • 浅谈大邑县人民法院“无讼社区”建设背景下刑事认罪认罚从宽机制运行
    1. 一 “无讼社区”建设过程中,刑事认罪认罚从宽机制近两年运行概况
    2. 二 大力推进“无讼社区”建设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顺畅运行的意义
    3. 三 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处罚机制在“无讼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无讼社区”建设诉调对接实体化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1. 一 着力建设“1+N”综合调解平台,夯实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多元解纷底基
    2. 二 搭建“诉调对接”三级联网平台,提升法院诉讼服务的实效性
    3. 三 做优做实线上线下服务,找准诉讼服务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契合点
  • 社会治理背景下审判管理与执纪监督问责“一体化平台”构建浅论
    1. 一 必要性分析
      1. (一)“一体化平台”构建内涵
      2. (二)必要性分析
    2. 二 构建路径
      1. (一)评查与追究相结合
      2. (二)监督与管理相结合
      3. (三)制度与规范相结合
      4. (四)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5. (五)延伸评价功能,通过考核强激励
    3. 三 着力点
      1. (一)转变观念、形成管理执纪问责重要性共识
      2. (二)整合力量、实现管理监督执纪信息共享
      3. (三)稳妥处理独立行使与监督审判权行使的关系、实现静默化监督
      4. (四)以司法公开为切入点,用监督保障公信
    4. 四 当前难点和化解方法
      1. (一)审判管理职能转型
      2. (二)进一步延伸纪检监察执纪工作平台功能
      3. (三)管理与执纪监督问责“一体化平台”缺乏后续运行保障机制
  • 优化审判资源配置 助推诉源治理
    1. 一 大邑法院机构人员基本情况
    2. 二 在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工作中不断优化审判资源
    3. 三 优化审判资源配置,保障诉源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1. (一)案多人少矛盾凸显优化审判资源的必要性
      2. (二)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的实际做法
  •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
  • 略论诉调对接在“无讼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1. 一 缘起
    2. 二 诉调对接关键点:从司法确认运行情况说起
    3. 三 司法确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一)部分调解协议制作不规范导致无法进行司法确认
      2. (二)相关工作宣传与舆论引导不足,群众知晓度不高,导致司法确认案件总数与同期法院受案数差别较大
      3. (三)派出法庭办理司法确认案件数较少
    4. 四 诉调对接“调”的模式和司法审查
      1. (一)诉调对接中“调”的三种模式
      2. (二)不同模式下的司法审查
    5. 五 诉调对接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与效果
      1. (一)诉调对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2. (二)诉调对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3. (三)诉调对接助推大邑县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果
  • 多元纠纷化解格局中派出法庭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1. 一 派出法庭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领跑者”
      1. (一)派出法庭是多元化纠纷化解的直接“践行者”
      2. (二)派出法庭是多元化纠纷化解的直接“把关者”
      3. (三)派出法庭是多元化纠纷化解的直接“合龙者”
      4. (四)派出法庭是基层社会直接“管理者”
    2. 二 派出法庭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的两大基础性工作机制
      1. (一)联动协作机制
      2. (二)信息共享机制
    3. 三 派出法庭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应努力扩展“四大张力”,持续提升多元主体的整体功能
      1. (一)确保多元主体凝聚力空前增强
      2. (二)确保多元主体战斗力明显提高
      3. (三)实现多元主体生产力直线上升
      4. (四)实现多元主体公信力稳步提高
    4. 四 派出法庭在多元化纠纷解决背景下的具体担当
      1. (一)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方向看,派出法庭应积极引领多元主体理性回归“城镇中心论”,认识到城镇是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主战场,全力做好城镇保障工作
      2. (二)从矛盾纠纷化解主体看,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等传统纠纷化解主体化解矛盾过于依赖新型科技,派出法庭要建立健全行业调解与诉讼对接机制,把行业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新的增长极”
      3. (三)从工作方式看,派出法庭应积极引领多元化主体创新工作方式,找准工作平台,找准实现多元化治理的最佳切入点
    5. 结语
  • 以推动生效裁判文书自动履行为手段助推无讼社区建设有效运行
    1. 一 形势与困境:自动履行之必需
    2. 二 分析与研究:自动履行之困惑
      1. (一)诚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2. (二)案件调解质量有待提升
      3. (三)判后督促履行不够到位
      4. (四)执行威慑机制不够完善
    3. 三 方法与路径:自动履行之必然
      1. (一)建立审执协调机制
      2. (二)完善调解文书内容
      3. (三)切实强化执行威慑
      4. (四)落实长效考核激励
    4. 四 思考与完善:自动履行之探索
    5. 五 未来与展望:司法公信不断提升
  • 强化基层善治,助推“无讼社区”建设,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1. 一 背景:时代所必需
    2. 二 作用:助推之必然
      1. (一)理论意义
      2. (二)现实意义
    3. 三 操作:方法与路径
      1. (一)党委领导是核心
      2. (二)司法助推是关键
      3. (三)部门参与是重点
      4. (四)基层自治是根本
    4. 四 探索:效果及启示
      1. (一)助推效果符合预期
      2. (二)无讼建设影响重大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及推进路径
    1. 一 成都市市域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
      1. (一)流动人口方面
      2. (二)矛盾增量方面
      3. (三)法律意识方面
    2. 二 成都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做法
      1. (一)“1+N”综合调解平台
      2. (二)“诉调对接”三级联网平台
      3. (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 三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1. (一)构建法治治理格局
      2. (二)构建多元治理格局
      3. (三)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下矛盾在线化解路径初探
    1. 一 推行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一)在线解决纠纷的概念
      2. (二)在线解决纠纷的方法示例
    2. 二 在线解决纠纷的路径选择
    3. 三 域外先进经验做法
    4. 四 在线解决纠纷制度的配套机制构建
    5. 五 在线解决纠纷与“无讼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
    6. 结语
  • 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建设的警务保障工作思路和措施
    1. 一 全面增强“无讼社区”警务保障意识
    2. 二 完善队伍建设,提供基础警务保障措施
  • 助推基层创新治理 构建“无讼社区”
    1. 一 法院主动作为,党委决策支持
    2. 二 指导人民调解,推进基层善治
    3. 三 强化司法确认,依法保障权益
    4. 四 坚定构建信心,巩固阶段成效
  • 浅谈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路径
  • 深化劳动争议纠纷源头治理 “无讼社区”建设先行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