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论阳明心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摘要

明代诗文“载道派”与“缘情派”以阳明学为节点的分野固然是一种大势所趋,不过明代诗文的理、情向度并非呈现一种交互递嬗的局面,实际上则是一种交织、延迟又递嬗的情形。明代的诗文之辨,虽然大都将主情的诗与主理的文相对立,但是如前七子所主张的“诗主情”则饱含儒道内涵。而因为王阳明心学思想本质重儒道的倾向,兼之唐宋派继承阳明时的儒道侧重,所以重情但更重道的阳明心学并没有即刻导致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转轨。至于阳明后学因背离阳明心学的“致”而过分强调“良知”,因而有跳脱理道的拘囿而有对个人情欲的强调,而这一转变也滋生了晚明文学重情说的蜂起,但是此期学人看似对理道的背离未尝不是对真正传统儒道的回归。

作者

常威 ,周口师范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论阳明心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6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明代诗文辨体与前七子“诗主情”说的理道倾向
    1. (一)七子派诗文辨体与明代诗文主情说的前奏
    2. (二)国家与社会:七子派主情说的价值归趋
  • 二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递嬗的延宕
    1. (一)王阳明:道德行为中的情感认同
    2. (二)阳明后学:道德的失语与情欲的独语
  • 三 阳明后学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其理道向度
    1. (一)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小品文的扬情抑理
    2. (二)并非反动:世俗儒家伦理的转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