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让“社会”有“文化”

摘要

本文通过百年来人类学的本土化发展,围绕“文化”对人类学和中国社会研究的深层意义,简要梳理了老一代清华及中国学者在“文化”上的学术求索,反思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中国化的某些弊端,探讨让“社会”有“文化”的学理脉络,将“文化”回归其自然的、波粒二象性基础上的、社会脑的“信息”本质,达及“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并希望促进人类学的自我本土化反省,在具有本土化的文化自觉中走向“去本土化”,最终让中国的人类学能够获得健康发展。

作者

张小军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白馥兰,2005,《迈向批判的非西方科技史》,载卜正民、格力高利·布鲁主编《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古伟瀛等译,新星出版社,第195~250页。
  • 鲍曼,2009,《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蔡元培,1926,《说民族学》,《一般》第12期。
  • 陈序经,2009,《文化学概观》,岳麓书社。
  • 格尔兹,1999,《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
  • 何炳松,1990,《五代时之文化》,载刘寅生等主编《何炳松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 亨廷顿,2010,《文化的作用》,载亨廷顿、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 怀特,1988,《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 黄文山,1971,《文化学体系》,台湾中华书局。
  • 霍尔,2000,《文化研究:两种范式》,载陶东风、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陶东风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江应樑,1983,《人类学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云南社会科学》第3期,第59~65页。
  • 金观涛、刘青峰,2009,《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
  • 久保天随,1903,《支那之太古与汉族文化之最大原因》,《湖北学报》第1卷第23期,第33~34页。
  • 拉图尔、伍尔加,2004,《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刁小英、张伯霖译,东方出版社。
  • 李博,2003,《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王草、葛平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凯尔特,1986,《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凃纪亮译,商务印书馆。
  • 李思纯,1923,《论文化》,《学衡》第22期,第1~4页。
  • 李亦园,1988,《和谐与均衡:民间信仰中的宇宙诠释与心灵慰藉模型》,载林治平主编《现代人心灵的真空及其补偿》,宇宙光出版社,第5~24页。
  • 李亦园,2002,《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 梁启超,1902,《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载《饮冰室文集(卷1)》,香港天行出版社,第252~259页。
  • 梁启超,1922,《什么是文化》,《文化副刊》,第2~3页。
  • 罗志田,2010,《变动时代的文化履迹》,复旦大学出版社。
  • 罗志田,2002,《译序》,载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
  • 莫兰,1999,《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光旦,1994,《人文史观(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二辑)》,载潘乃穆、潘乃和编《潘光旦文集(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05~465页。
  • 潘光旦,1955,《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载潘乃穆、王庆恩编《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第160~331页。
  • 潘光旦,1995,《性与民族》,载潘乃穆、王庆恩编《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第40~46页。
  • 潘光旦,1948,《政学罪言》,观察社。
  • 潘乃谷,2000,《潘光旦释“位育”》,载陈理等主编《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234~257页。
  • 钱穆,2001,《国史新论》,三联书店。
  • 钱穆,2011,《引论十四》,载《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国史大纲》,九州出版社。
  • 水野祐,1987,《“文化”的定义》,载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主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 孙本文,2012,《孙本文文集(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陶云逵,2017,《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三联书店,第113~142页。
  • 陶云逵,2017,《论边政人员专门训练之必要》,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三联书店,第343~354页。
  • 陶云逵,2017,《文化的本质》,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三联书店,第313~317页。
  • 王登峰、侯玉波,200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建民,1997,《中国民族学史·上卷》,云南教育出版社。
  • 韦伯,1992,《社会科学方法论》,黄振华、张兴健译,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 吴文藻,2010,《〈社会学丛刊〉总序》,载《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第3~7页。
  • 杨清媚,2017,《文化与民族精神:陶云逵及其作为“精神科学”的人类学遗产解读》,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第1~62页。
  • 友君,1928,《“文化”的里面——原名“谈谈文化”》,《毓文周刊》第245期,第2~6页。
  • 余英时,1994,《论文化超越》,载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43~258页。
  • 张光直,1990,《中国青铜时代(第二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张坤德译,1987,《论军事与文化有相维之益》,载《时务报》第28期,第11~12页。
  • 张小军,2012a,《人类学研究的文化范式——“波粒二象性”视野中的文化与社会》,《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2期,第66~77页。
  • 张小军,2012b,《文治复兴与礼法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第17~30页。
  • 张小军,1991,《社会场论》,团结出版社。
  • 张小军,2014,《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民族研究》第4期,第49~57页。
  • 甄克思,1981,《社会通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
  • 钟年、彭凯平,2005,《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及其研究领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第12~16页。
  • Archer,Margaret. 1988. Culture and Agency:The Place of Culture in Social Theo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unt,Lynn and Victoria E. Bonnell. 1999. “Introduction.” Pp.1-34 in Victoria E. Bonnell and Lynn Hunt (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New Directions in the Histor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Pina-Cabral,João and Glenn Bowman. 2020. After Society:Anthropological Trajectories out of Oxford. New York:Berghahn Books.
  • Siu,Helen. 2016. Tracing China:A Forty-Year Ethnographic Journey.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Tylor,Edward Burnett.1871. Primitive Culture,London:John Murray.
  • 白馥兰,2005,《迈向批判的非西方科技史》,载卜正民、格力高利·布鲁主编《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古伟瀛等译,新星出版社,第195~250页。
  • 鲍曼,2009,《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蔡元培,1926,《说民族学》,《一般》第12期。
  • 陈序经,2009,《文化学概观》,岳麓书社。
  • 格尔兹,1999,《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
  • 何炳松,1990,《五代时之文化》,载刘寅生等主编《何炳松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 亨廷顿,2010,《文化的作用》,载亨廷顿、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 怀特,1988,《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 黄文山,1971,《文化学体系》,台湾中华书局。
  • 霍尔,2000,《文化研究:两种范式》,载陶东风、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陶东风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江应樑,1983,《人类学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云南社会科学》第3期,第59~65页。
  • 金观涛、刘青峰,2009,《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
  • 久保天随,1903,《支那之太古与汉族文化之最大原因》,《湖北学报》第1卷第23期,第33~34页。
  • 拉图尔、伍尔加,2004,《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刁小英、张伯霖译,东方出版社。
  • 李博,2003,《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王草、葛平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凯尔特,1986,《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凃纪亮译,商务印书馆。
  • 李思纯,1923,《论文化》,《学衡》第22期,第1~4页。
  • 李亦园,1988,《和谐与均衡:民间信仰中的宇宙诠释与心灵慰藉模型》,载林治平主编《现代人心灵的真空及其补偿》,宇宙光出版社,第5~24页。
  • 李亦园,2002,《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 梁启超,1902,《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载《饮冰室文集(卷1)》,香港天行出版社,第252~259页。
  • 梁启超,1922,《什么是文化》,《文化副刊》,第2~3页。
  • 罗志田,2010,《变动时代的文化履迹》,复旦大学出版社。
  • 罗志田,2002,《译序》,载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
  • 莫兰,1999,《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光旦,1994,《人文史观(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二辑)》,载潘乃穆、潘乃和编《潘光旦文集(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05~465页。
  • 潘光旦,1955,《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载潘乃穆、王庆恩编《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第160~331页。
  • 潘光旦,1995,《性与民族》,载潘乃穆、王庆恩编《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第40~46页。
  • 潘光旦,1948,《政学罪言》,观察社。
  • 潘乃谷,2000,《潘光旦释“位育”》,载陈理等主编《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234~257页。
  • 钱穆,2001,《国史新论》,三联书店。
  • 钱穆,2011,《引论十四》,载《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国史大纲》,九州出版社。
  • 水野祐,1987,《“文化”的定义》,载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主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 孙本文,2012,《孙本文文集(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陶云逵,2017,《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三联书店,第113~142页。
  • 陶云逵,2017,《论边政人员专门训练之必要》,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三联书店,第343~354页。
  • 陶云逵,2017,《文化的本质》,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三联书店,第313~317页。
  • 王登峰、侯玉波,200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建民,1997,《中国民族学史·上卷》,云南教育出版社。
  • 韦伯,1992,《社会科学方法论》,黄振华、张兴健译,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 吴文藻,2010,《〈社会学丛刊〉总序》,载《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第3~7页。
  • 杨清媚,2017,《文化与民族精神:陶云逵及其作为“精神科学”的人类学遗产解读》,载杨清媚编《车里摆夷之生命环》,第1~62页。
  • 友君,1928,《“文化”的里面——原名“谈谈文化”》,《毓文周刊》第245期,第2~6页。
  • 余英时,1994,《论文化超越》,载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43~258页。
  • 张光直,1990,《中国青铜时代(第二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张坤德译,1987,《论军事与文化有相维之益》,载《时务报》第28期,第11~12页。
  • 张小军,2012a,《人类学研究的文化范式——“波粒二象性”视野中的文化与社会》,《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2期,第66~77页。
  • 张小军,2012b,《文治复兴与礼法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第17~30页。
  • 张小军,1991,《社会场论》,团结出版社。
  • 张小军,2014,《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民族研究》第4期,第49~57页。
  • 甄克思,1981,《社会通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
  • 钟年、彭凯平,2005,《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及其研究领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第12~16页。
  • Archer,Margaret. 1988. Culture and Agency:The Place of Culture in Social Theo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unt,Lynn and Victoria E. Bonnell. 1999. “Introduction.” Pp.1-34 in Victoria E. Bonnell and Lynn Hunt (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New Directions in the Histor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Pina-Cabral,João and Glenn Bowman. 2020. After Society:Anthropological Trajectories out of Oxford. New York:Berghahn Books.
  • Siu,Helen. 2016. Tracing China:A Forty-Year Ethnographic Journey.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Tylor,Edward Burnett.1871. Primitive Culture,London:John Murray.

让“社会”有“文化”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2.0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