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民族研究中的“原住民”问题

关键词

作者

马戎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1968~1973年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1973~1976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农机系学习。1979~1982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1984年、1987年先后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到北京大学任教。1990~199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2000年和2006年先后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问题、教育问题、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等。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1996)、《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 (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Tibet (香港大学出版社,201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建樾,2004,《走向民粹化的族群政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原住民运动与原住民政策研究》,《民族研究》第1期,第49~59页。
  • 陈建樾,2009,《台湾“原住民”历史与政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建樾,2012,《“高山青”: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原住民”运动与政策研究》,载郝时远、陈建樾主编《台湾民族问题:从“番”到“原住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75~290页。
  • 成得礼,2008,《中国沿海城市成长型城中村原住民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财贸研究》第2期。
  • 郭敏,2012,《“光复”前后:国民政府对台湾“原住民”的政策》,载郝时远、陈建樾主编《台湾民族问题:从“番”到“原住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79~199页。
  • 高德义,2010,《原住民族政治发展政策评估:国际人权观点》,载黄树民、章英华主编《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第495~566页。
  • 郝时远,2012a,《安番众而靖海疆:清代台湾“原住民”赴大陆贺寿朝觐事迹考》,载郝时远、陈建樾主编《台湾民族问题:从“番”到“原住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3~134页。
  • 郝时远,2012b,《“神桌上的贡品”:台湾“原住民”教育问题述论》,载郝时远、陈建樾主编《台湾民族问题:从“番”到“原住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29~250页。
  • 洪丽完,2009,《国家制度与熟番社会关系(1790~1895):以清代台湾番屯组织为例》,载洪丽完主编《国家与原住民:亚太地区族群历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第1~69页。
  • 黄东秋,2010,《多语言互通论:社区多语言教室的学与教》,载黄树民、章英华主编《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第357~404页。
  • 黄树民,2010,《全球化与台湾原住民基本政策之变迁与现况》,载黄树民、章英华主编《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第15~50页。
  • 姜德顺,2012,《联合国处理土著问题史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廖敏文,2009,《为了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联合国土著民族权利宣言〉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立峰,2011,《台湾地区原住民升学优待政策的演进及省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5期,第14~19页。
  • 林英津,2010,《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观察:从“国语政策”到原民会的“族语认证”》,载黄树民、章英华主编《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第297~356页。
  • 罗新星,2013,《被建构的原住民空间:中心化和边缘化的悖论——解读湘西凤凰旅游传播过程中原住民空间的文化意义生产》,《湖南社会科学》第1期,第216~219页。
  • 童春发,2013,《成为少数民族或原住民之缘由与过程》,台湾中兴大学“原住民与少数民族概念、政策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 吴春明,2009,《跨文化视野下台湾原住民的族群认知与“族称”》,《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第55~64页。
  • 吴叡人,2009,《台湾原住民自治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源:乐信·瓦旦与吾雍·雅达乌犹卡那政治思想初探》,载洪丽完主编《国家与原住民:亚太地区族群历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第193~229页。
  • 徐晓萍,2012,《象征的操弄:台湾族群问题与“台独”势力的政治利用》,载郝时远、陈建樾主编《台湾民族问题:从“番”到“原住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91~298页。
  • 章英华、林季平、刘千嘉,2010,《台湾原住民的迁移及社会经济地位之变迁与现状》,载黄树民、章英华主编《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第51~120页。
  • 詹素娟,2009,《从差异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国臣民”架构下的熟番社会》,载洪丽完主编《国家与原住民:亚太地区族群历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第71~104页。
  • 周惠民,2010,《台湾社会变迁下的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载黄树民、章英华主编《台湾原住民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第259~296页。
  • 周少青,2013,《“不再坐视”什么?——加拿大土著民族的困境》,《中国民族报》4月26日第8版。
  • Smelser,Neil J.,James D.Wright,and Paul B.Baltes,eds.,2001,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Oxford:Elsevier Science Ltd.
  • Wiki Encyclopedia,“Indigenous people”,http://en.wikipedia.org/wiki/Indigenous_people.

民族研究中的“原住民”问题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2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汉语中的“原住民”
  • 二 国际社会和学术界使用的“indigenous people”
    1. 1.国际社会中“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议题的出现
    2. 2.联合国的相关机构和文件
  • 三 谁是“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原住民”概念主要针对的是哪些群体?
    1. 1.“联合国原住民工作组”对“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的定义
    2. 2.《社会与行为科学国际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2001)对“土著人”定义的讨论
    3. 3.英文维基百科(Wikipedia)关于“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的说明
  • 四 是否需要为“原住民”下定义?
  • 五 台湾的“原住民”问题
    1. 1.近代台湾的群体称谓
    2. 2.“原住民”称谓的使用和相应机构的设立
    3. 3.“原住民”群体的识别与认定
    4. 4.台湾“原住民”的语言文字与教育
    5. 5.台湾学者对“原住民”政策的反思
  • 六 讨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