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

摘要

正如关于社会阶层和流动性不断激化的讨论显示,“教育改变命运”的观点已日益受到质疑。在保罗·威利斯1975年对英国工人阶级男孩展开的经典研究中,他毫不妥协地揭露了关于机会均等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只是一个空洞诺言,更重要的是,反文化的认知和表达自身采纳了结构条件的限制,同时又导致了这些条件的再生产。这部著作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领域均被广泛阅读。尽管揭示了反文化这种矛盾背后的悲剧性机制,威利斯仍乐观地相信,在对抗主导话语的象征性行动中,存在激进的潜能。他深入的民族志描写不仅为关于结构和过程的理论争论做出了贡献,更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论途径,鼓励广泛的田野调查,他相信“理论不确定性”便寓于其中。当学者愿意理解并与非正式文化群体沟通,相信他们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民族志则应该能够成为“受支配的人自己的知识教育”。

作者

庄昳泱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英〕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 〔英〕保罗·威利斯(2013):《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秘舒、凌旻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 吕鹏(2006):《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社会学研究》,(2)。
  •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1998):《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英〕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编(2015):《通过仪式抵抗》,孟登迎、胡疆锋、王蕙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美〕詹姆斯·C.斯科特(2011):《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 Cohen,P.(1997),“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Working Class Community”,Working Paper in Culture Studies,1997,No.2.
  • Griffin,C.(2011),“The Trouble with Class:Researching Youth,Class and Culture Beyond the Birmingham School”,Journal of Youth Studies,Vol.14,no.3.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2.0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