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城乡居民和谐程度调查

摘要

通过对2006~2017年的12年时间(实际数据为9年)全国31个省份的52069人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国城乡居民的和谐程度处在基本和谐的水平。从2006年到2017年,和谐水平总体上保持稳定。年龄越大,和谐程度越高。女性的和谐程度要高于男性。当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及以下时,收入越高,和谐程度也越高;当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元时,家庭收入对和谐程度影响不大。不管是客观社会阶层还是主观感受的社会阶层,所处阶层层次越高,心理和谐得分也越高。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的和谐程度也不同,已婚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最高。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有差异。进城务工人员的和谐程度低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出现和谐程度的分离效应。地区的经济水平与和谐程度出现不一致现象,经济发达地区的和谐程度反而偏低。

作者

任孝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向媛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段洋、陆柯雯、任孝鹏,2013,《自我与幸福感:关系和谐、自尊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2期,第317~319页。
  • 胡锦涛,200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2006-10-18,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7月25日。
  • 黄囇莉,2007,《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重庆大学出版社。
  • 任孝鹏、白新文、郑蕊、张侃,2009,《心理和谐的结构与测量》,《华人心理学报》第1期,第85~104页。
  • 任孝鹏、郑蕊、周洁、陈雪峰、苏红、张凤、陈涛,2014,《2013年中国城乡居民和谐程度调查报告》,载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20~231页。
  • 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2008,《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第2期,第168~174页。
  • 杨中芳,2009,《中国人真是“集体主义”的吗——试论文化、价值与个体的关系》,载于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重庆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乡居民和谐程度调查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9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引言
  • 二 研究方法
    1. (一)测量工具
    2. (二)样本分布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三 和谐数据总体描述
  • 四 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感差异
    1. 1.性别差异
    2. 2.年龄差异
    3. 3.受教育程度差异
    4. 4.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的心理和谐特征
    5. 5.不同家庭年收入人群的心理和谐特征
    6. 6.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心理和谐特征
    7. 7.城乡差异
    8. 8.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和谐特征
    9. 9.地区差异
    10. 10.不同区域群体的心理和谐特征
  • 五 结语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