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多维度视角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研究

摘要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昆明某医院精神科11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深入访谈,从亲子关系内涵的三个维度——情感维度、权力维度和人际沟通维度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是其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其形成机制是青少年个体发展中的人格缺点、不良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社会转型过程遭遇的各种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初步阐述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亲子关系“非亲化”的嬗变过程。本研究还基于抑郁青少年的视角,从青少年个体成长、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转型等多个维度,提出了青少年抑郁症的产生过程中的“多重失去”的核心概念;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从社会工作角度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和促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

高万红 ,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近5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20多篇。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Brown,Jonathon.D.(著),陈浩莺译(2004):《自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Costello Timothy(著)(1992):《变态心理学》,赵居连(译)(1995),台湾:桂冠出版社。
  • Frankl,V.E.(著)(1984):《人生的真谛》,桑建平(译)(1994),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Horney,Karen(著)(1937):《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冯川(译)(2015),南京:译林出版社。
  • Paul Gilbert.(著)(1997):《走出抑郁》,宫宇轩、施承孙(译)(2002),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Salvador Minuchin,Michael P.Nichols & Wai Yung Lee(著),胡赤怡、卢建平(译)(2013):《家庭与夫妻治疗:案例与分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Virginia Satir(著)(1965):《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聂晶(译)(2007),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 陈秀丽、冯维(2003):“试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健康心理学杂志》,第11卷,第4期,第270~271页。
  • 程文红(2006):“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病前家庭因素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研究》,第15卷,第10期,第901~903页。
  • 范娟、王立伟(2007):“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联研究”,《上海精神医学》,第19卷,第2期,第88~91页。
  • 高万红(2007):“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现状和社会工作介入空间”,载米有路主编《社会工作文选》(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第27页。
  • 高万红(201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抗逆力建构过程研究”,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73~94页。
  • 龚银清(2005):“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治疗进展”,《中国学校卫生》,第26卷,第3期,第252~253页。
  • 胡赤怡、李维榕、吴敏伦(2004):“儿童青少年和父母婚姻冲突破裂”,《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第31卷,第3期,第132~134页。
  • 卡尔.R.罗杰斯(著),杨广学等(译)(2004):《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春梅(1996):“我国当代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环境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1期,第41~43页。
  • 李一云、季建林(2005):“不同背景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中国精神健康杂志》,第19卷,第7期,第446页。
  • 刘桂莉(2005):“眼泪为什么往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第36卷,第6期,第1~7页。
  • 刘晶波(1999):“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64~68页。
  • 刘珺、白乙拉(2006):“抑郁理论研究现状及其预防策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61页。
  • 皮亚杰(著)(1950):《心理发生和科学史》,姜志辉(译)(2005),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 乔治·H.米德(著)(George Herbert Mead,1921):《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2005),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荣格(著)(Carl Jung,1935):《荣格性格哲学》,李德荣编译(2003),北京:九州出版社,第167页。
  • 石丹理、韩晓燕、李美羚(2007):“对父母亲职和亲子关系质量的调查和观点——以上海青少年为例”,《浙江学刊》,第2期,第185~191页。
  • 童敏(2004):“精神病人小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1卷,第2期,第35~37页。
  • 吴艳如、肖泽萍(2006):“青少年抑郁症与应激相关的病因研究进展”,《上海精神医学》,第5期,第279页。
  • 徐安琪、张亮(2009):“父亲育儿假: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启示”,《当代青少年研究》,第3期,第12~17页。
  • 徐浙宁(2009):“我国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家庭政策(1980-2008):从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青年研究》,第4期,第47~51页。
  • 杨艳杰、张萌、邱晓惠、乔正学、于方(2010):“青少年抑郁症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第24卷,第3期,第33~34页。
  • 叶子、庞丽娟(1999): “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第50~53页。
  • 易春丽(2006):“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第10卷,第6期,第130~132页。
  • 翟学伟(2005):《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大均、王均良、郭成(2007):“关于心理健康学校保障体系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第2期,第85~91页。
  • 周晓虹(2000):“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55~67页。
  • 卓东炳、许勤伟、王运策(2002):“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海南医学》,第13卷,第1期,第13页。
  • Almeid,D.M.,& Galambos,N.L.(1991).Examining Father Involv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Father-adolescent Relations.Jour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2),pp.155-172.
  • Amato,P.R.,& Keith,B.(1991).Parental Divorce and 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10,pp.26-46.
  • Bandurn,A.(1963).Social Learning Theory(2n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 Beck,A.T.,Rush,A.J.,& Shaw,Emery.G.(1979).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Guilford.
  • Bernarch,J.(2002).The Sociology of Mental Illness(4th ed.).New Jersey:Upper Saddle River.
  • Bowlby,J.(1980).Loss:Sadness and Depression.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
  • Brent,D.A.,& Birmaher,B.Kolko.(2002).Adolescent Depression.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pp.667-671.
  • Brown,R.T.,Antonuccio,D.O.,& Dupaul,G.J.(2008).Childhood Mental Health Disorders:Evidence Base and Contextual Factors for Psychosocial,Psychopharmacological,and Combined Interventions .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 Charles,Froland.,Brodsky,G.,& Olson,M.(2000).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justment: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Vol36,pp.61-75.
  • Christine,L.N.(2010).Into the Wilderness— a Case Study: The Psychodynamics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the Need for a Holistic Intervention.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38),pp.226-235.
  • Cole,D.A.,& McPherson,A.E.(1993).Relation of Family Subsystems to Adolescent Depression:Implementing a New Family Assessment Strategy.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Vol7,pp.119-133.
  • Daniel,T.L.Shek.(2003).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and Substance in Chinese Adolescents:Findings Based on Multiples Consistent?In Thomas,A.Prester (Ed.),Psychology of Adolescents(pp.235-246).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Incorpo.
  • David,M.Almeida.,& Nancy,L.Galambos.(1991).Examining Father Involv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Father-adolescent Relations.Jour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2),pp.155-172.
  • Forehand,R.(1988).Young Adolescent and Maternal Depression:Assessment,Interrelations,and Family Predictor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Vol56(3),pp.422-426.
  • George Herbert Mead.(1926).The Nature of Aesthetie Experiene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s ,36 (4),pp .382-393.
  • Harrison,G.(1983).Migration and Manic Depressive Illness.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Vol24,pp.158-165.
  • Lewinsohn P.M.(1974).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Depression.In RJ Friedman and MM Katz,editors.The Psychology of Depression: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pp.157-178.
  • Liu,Y.L.(2003).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s Depression: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s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aiwan.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26(4),pp.447-457.
  • Minichiello,R.,Aroni,R.,Timewell.E.,& Alexander,L.(1995).In-depth Interviewing(2nd Ed.).Melbourne:Longman.
  • Minuchin,S.(1974).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Paul Gilbert.(2002).Anger and Anger Expression in Relation to Perceptions of Social Rank,Entrapmen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2(3),pp.551-565.
  • Schroderus M,Lönnqvist J K,Aro H M.(1992).Trends in Suicide Rates among Military Conscripts.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86(3),pp.233-235.
  • Simons,R.L.(1999).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of Stress in Referred Adolescents:the Role of the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61(11),pp.1020-1033.
  • Tsang,Sandra.(1997).Father-adolescence Conflict in Chinese Families in Hong Kong.Unpublished PHD thesis,University of Missouri,Hongkong University,HongKong.
  • Volkmar,F.R.,Martin,A.(2011).Essentials of Lewis's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p.141.
  • William.R.Breakey.(1996).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Modern Community Psychia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多维度视角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9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回顾
    1. (一)影响青少年抑郁症形成的生物因素
    2. (二)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1. 1.弗洛伊德强调儿童与其父母互动中的负面经验是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因素
      2. 2.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对抑郁症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3. 3.人本主义理论强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抵制精神疾病的重要条件
      4. 4.行为主义强调儿童在亲子互动中产生的习得性无助和低自我效能感是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
      5. 5.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在亲子互动中形成的认知特点在抑郁症的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3. (三)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家庭因素
      1. 1.家庭功能不良是青少年精神疾病产生的根源
      2. 2.教养方式不当在青少年抑郁症发病中有重要影响
      3. 3.父母的婚姻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形成,对女性青少年的影响大于男性
      4. 4.父母离婚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形成有明显的关系
      5. 5.父母抑郁,尤其是母亲抑郁对青少年抑郁症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4. (四)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社会因素
      1. 1.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
      2. 2.人口政策与亲子关系和抑郁症
      3. 3.人口流动(移民)与抑郁症
    5. (五)文献回顾简评
  • 三 研究的理论框架
    1.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研究的基本视角
    3. (三)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发现
    1. (一)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对疾病的理解
      1. 1.抑郁症是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
      2. 2.抑郁症的形成机制
    2. (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
      1. 1.情感维度上:“父母不亲”
      2. 2.亲子关系的主轴是父子(女)关系
      3. 3.母子(女)关系好于父子(女)关系
      4. 4.患病后亲子关系发生变化
    3. (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
  • 五 研究结论
    1. (一)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亲子关系的“非亲化”的嬗变过程
    2. (二)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与抑郁症之间具有双向作用
    3. (三)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多重失去”
      1. 1.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抑郁症是个人发展过程中亲密关系缺失导致的“爱的失去”的产物
      2. 2.从人际关系的维度来看,青少年抑郁症是自我发展受挫产生的“自我的失去”的产物
      3. 3.从社会发展的维度上看,抑郁症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少年寻找人生意义时受挫而产生的“生命意义失去”的产物
      4. 4.从生理学的维度看,抑郁症是个体生理机能改变导致的青少年“活力的失去”的产物
  • 六 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对策建议
    1. (一)积极倡导和促进教育公平
    2. (二)为家庭养育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政策
    3. (三)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开展学校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4. (四)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促进其康复
      1. 1.充分利用抑郁青少年初次患病时亲子关系朝着积极方向改变的契机,改善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
      2. 2.通过学校社会工作改善抑郁青少年的同伴和师生关系,帮助青少年重建健康的积极的自我和人际关系
      3. 3.以优势视角为指导,帮助抑郁青少年找回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4.开展家长服务,改善亲子关系,尊重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5. 5.将社会工作服务的宽度和深度结合起来,多维度介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服务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