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2020年后扶贫开发政策转型研究

摘要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转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扶贫开发应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永久目标,以农民增收富裕为基本目标。扶贫开发政策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牛胜强:《多维视角下贫困内涵及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科学构建》,《当代经济管理》2018年第7期。
  • 汪三贵、曾小溪:《后2020贫困问题初探》,《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 唐梅玲、曹晅:《我国贫困治理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3期。
  • 李小云、许汉泽:《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若干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 左停:《反贫困的政策重点与发展型社会救助》,《改革》2016年第8期。
  • 姜会明、孙雨、王健等:《中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科学》2017年第10 期。
  • 姜会明:《农户兼业经营问题浅议》,《经济纵横》1990年第9期。
  • 王俊程:《中国农村扶贫实践逻辑与未来发展(1978—2017),《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 谷树忠:《贫困形势研判与减贫策略调整》,《改革》2016年第8期。
  • 张琦:《贫困退出机制的现实操作:冀黔甘三省实践与启示》,《重庆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

2020年后扶贫开发政策转型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6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2020年之后扶贫开发政策目标选择
    1. (一)2020年之后扶贫开发的内涵及特征
      1. 1.从主要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
      2. 2.从主要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
      3. 3.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
    2. (二)2020年之后扶贫开发政策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 1.指导思想
      2. 2.基本原则
    3. (三)2020年以后的贫困治理目标
  • 三 2020年之后扶贫开发对象及标准
    1. (一)扶贫开发标准确定
    2. (二)重新确定扶持对象
      1. 1.贫困县摘帽后,扶贫重点放在深度贫困地区
      2. 2.贫困户脱贫后,要特别关注贫困代际传递
      3. 3.贫困人口脱贫后,更加关注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持久性贫困群体
  • 四 2020年后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构建
    1. (一)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政策
      1. 1.突出扶贫特色产业提升,把贫困地区脱贫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2. 2.使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3. 3.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建设
      4. 4.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要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2. (二)转型性贫困地区实施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政策
      1. 1.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 2.丰富农民生活,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
      3. 3.加快建设体系完整、覆盖城乡的分级诊疗制度,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健康服务能力
      4. 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贫困救助体系
    3. (三)特殊困难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滴灌式扶贫政策
      1. 1.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
      2. 2.解决因病因灾致贫返贫
      3. 3.解决残疾人贫困
  • 五 2020年以后扶贫开发政策推进措施
    1. (一)构建扶贫开发制度保障体系
      1. 1.转变扶贫领导方式
      2. 2.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
      3. 3.推进城乡深度融合
    2. (二)构建脱贫人才保障体系
      1. 1.倡导扶贫人才下沉,城乡资源共享
      2. 2.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留得住”和“引进来”相结合
      3. 3.制定适合本地的劳动力返乡就业政策
    3. (三)强化可持续的投入保障体系
      1. 1.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2. 2.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
      3. 3.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4. (四)构建多元主体扶贫协调机制
      1. 1.构建多元主体扶贫合作治理模式
      2. 2.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3. 3.构建和完善合作治理主体之间利益分享机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