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众声喧哗”论《雷雨》

摘要

《雷雨》发表及公演八十余年来,引发了读者、观众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雷雨〉研究资料》是对《雷雨》研究一次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在1934年至2018年的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雷雨》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1949年以前的《雷雨》研究大多停留在剧情介绍、阅读观感等层面,对《雷雨》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挖掘不深;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雷雨》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钱谷融等关于《雷雨》人物形象的探讨,但由于时代政治原因的影响,《雷雨》研究不久就陷入停滞状态;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雷雨》研究逐渐转向哲学、文化、文本及接受史、艺术特征等方面的探讨;进入21世纪以来,《雷雨》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呈现出更加开放、多元、多维的特点。

作者

池周平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白榴(1935):“读《雷雨的检视》后”,《复旦大学校刊》,第216期。
  • 曹禺(1935):“《雷雨》的写作”,《质文》,第2号。
  • 方海春(1935):“雷雨”,《学术界》,第1、2期。
  • 胡钟达(1936):“谈《雷雨》”,《中学生文艺季刊》,第2期。
  • 高浦棠(2003):“‘升到上帝的座’上重新审读曹禺的《雷雨》——《雷雨》本源真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 郭沫若(1936):“关于《雷雨》”,《东流》月刊,第4期。
  • 霍威(1936):“评《雷雨》”,《嘤鸣》,第1期。
  • 海流(1936):“雷雨”,《每周文艺》,第4期。
  • 刘西渭(1935):《〈雷雨〉——曹禺先生作》,《大公报》(天津)8月31日。
  • 罗山(1936):“《雷雨》的故事思想人物”,《清华周刊》,第7期。
  • 钱谷融(1962):“《雷雨》人物谈”,《文学评论》,第1期。
  • 沈明德(1962):“谈谈《雷雨》的几个场面——戏剧结构学习札记”,《安徽文学》,第3期。
  • 宋剑华(1998):“试论《雷雨》的基督教色彩”,《戏剧研究》,第1期。
  • 试工(1939):“论《雷雨》中的八个人物”,《文苑》,第5期。
  • 王富仁(1985):“《雷雨》的典型意义和人物塑造”,《文学评论丛刊》,第23期。
  • 王其居(1936):“《雷雨》及其作者”,《大公报》(天津)2月7日。
  • 王运成(1936):《书评〈雷雨〉》,《南开高中学生》3月18日。
  • 文干(1935a):“《雷雨》的检视”,《复旦大学校刊》,第215期。
  • 文干(1935b):“戏剧与社会现实——《雷雨》再检视并答白榴先生”,《复旦大学校刊》,第217期。
  • 辛宪锡(1981):“《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期。
  • 郑学稼(1943):“论《雷雨》”(上、中、下),《中国青年》,第2、3、4期。
  • 周音(1981):“谈谈《雷雨》中的周蘩漪——与钱谷融先生商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

“众声喧哗”论《雷雨》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