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胡适在中国话剧形成期的贡献

摘要

在中国话剧的形成期,胡适以《易卜生主义》为现代话剧运动鸣锣开道,以易卜生剧作的翻译为“五四”剧坛提供学习的范本,以《终身大事》的创作开启了借鉴“西剧”编创新剧的中国话剧发展新篇章。回首百年,纪念“五四”,我们对开风气之先的胡适更加肃然起敬。

作者

胡德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世界华文文学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影视戏剧评论》主编,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助理等。代表性成果有专著《中国现代喜剧文学史》《喜剧论稿》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捷〕高利克,马立安(1990):《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伍晓明、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冈恩,爱德华· M.(1985):“二十世纪的中国戏剧”,《中外文学研究参考》,第3期。
  • 〔美〕克勒曼,哈罗德(1985):《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蒋虹丁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 〔日〕藤井省三(1998):《恋爱中的胡适——留学美国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形成》,载吴俊编译《东洋文论——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 耿云志(1985):《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 广西戏剧研究室、广西桂林图书馆(1984):《西南剧展》(上),漓江出版社。
  • 洪深(1981):《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 胡适(1918):“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
  • 胡适(1981):《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载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胡适(1982):《易卜生主义》,载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论选》第1册,贵州人民出版社。
  • 胡适(1984):《〈终身大事〉的“序”与“跋”》,载《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胡适(1991):《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载广州南方图书公司、天津人民出版社组编《胡适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 鲁迅(1981a):《〈奔流〉编校后记》,载《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1981b):《摩罗诗力说》,载《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1981c):《上海文艺之一瞥》,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 罗芳洲(1933):《现代中国戏剧选》,上海亚细亚书局。
  • 彭慧(1944):《“班门弄斧”》,《力报》2月5日。
  • 钱理群(2016):《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 钱玄同(1918):“随感录”,《新青年》,第5卷第1号。
  • 沈雁冰(1925):“谈谈《傀儡之家》”,《文学周报》,第176期。
  • 宋剑华(1989):“论胡适对中国话剧运动的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

胡适在中国话剧形成期的贡献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8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