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书写的文本和行动者的“人”

摘要

本研究以家谱为切入点,通过对已有的有关家谱及相关文献进行的人类学研究进行回顾,审视其对人类学研究的启发意义。家谱作为一种具体化的文献文本,不仅呈现了书写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入谱者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国家礼仪和地方社会之间的关联。在研究中,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田野所得材料,合理、有效地对所得文献文本进行解读,既可以加深对研究问题的认知,还可以加深对地方社会的理解。人类学的研究不只有田野,还有文献和体验。

作者

马斌斌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历史与文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12,《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甘会斌译,译林出版社。
  • 杜靖,2015,《历史如何来到当下——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观》,《社会科学》第10期,第154~167页。
  • 费孝通著,麻国庆编,2019,《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三联书店。
  • 格尔茨,2011,《追寻事实——两个国家、四个十年、一位人类学家》,林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卡罗林·布莱特尔,2001,《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徐鲁亚译,《广西民族研究》第3期,第8~19页。
  • 科大卫、刘志伟,2000,《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第3期,第3~14页。
  • 马歇尔·萨林斯,2002,《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迈克尔·赫兹菲尔德,2018,《文化亲昵》,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欧阳宗书,1993,《中国家谱》,武新立审定,新华出版社。
  • 王鹤鸣等,1999,《中国谱牒研究——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娟,2016,《化边之困——20世纪上半期川边康区的政治、社会与族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12,《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甘会斌译,译林出版社。
  • 杜靖,2015,《历史如何来到当下——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观》,《社会科学》第10期,第154~167页。
  • 费孝通著,麻国庆编,2019,《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三联书店。
  • 格尔茨,2011,《追寻事实——两个国家、四个十年、一位人类学家》,林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卡罗林·布莱特尔,2001,《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徐鲁亚译,《广西民族研究》第3期,第8~19页。
  • 科大卫、刘志伟,2000,《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第3期,第3~14页。
  • 马歇尔·萨林斯,2002,《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迈克尔·赫兹菲尔德,2018,《文化亲昵》,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欧阳宗书,1993,《中国家谱》,武新立审定,新华出版社。
  • 王鹤鸣等,1999,《中国谱牒研究——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娟,2016,《化边之困——20世纪上半期川边康区的政治、社会与族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书写的文本和行动者的“人”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2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