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调查报告(2019)

摘要

2018年的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显示,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指数在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九个专项指标中位居第二,与2017年持平,反映出居民对公共场所设施现状认可度很高。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居民对设施安全感和校园安全感担心程度最低,对密集场所安全感和应急安全感的担心程度较高,从标准差和方差来看,居民对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的认知和感受的离散性较强,从影响变量来看,性别、年龄、政治面貌、个人月收入、身份职业、户口类型显著地影响居民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文化程度对场所安全感、设施安全感这两个分项的影响没有在本次调查中得到证实,但在校园安全感、应急安全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宏观来看,城市居民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呈现不均衡、不稳定的特征,从中观来看,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敏感人群分布呈现新旧人群叠加和扩散现象,从微观来看,城市居民个体的安全行为倾向存在风险可能性,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积极措施,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城市居民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

作者

施炜 ,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
李欣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中国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调查报告(2019)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9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指数及其排名
  • 二 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的基本数据统计
    1. (一)基于描述性统计的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2. (二)基于组间对比的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1. 1.基于性别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2. 2.基于年龄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3. 3.基于户口类型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4. 4.基于政治面貌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5. 5.基于个人月收入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6. 6.基于身份职业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7. 7.基于文化程度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状况
  • 三 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一)从宏观来看,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区域分布呈现不均衡、不稳定的特征
    2. (二)从中观来看,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感敏感人群分布呈现新旧人群叠加和扩散现象
    3. (三)从微观来看,城市居民个体的安全行为倾向存在风险可能性
  • 四 提升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水平的建议
    1. (一)创新安全理念,加强“三制”建设,构建常态化的公共场所设施安全治理体系
    2. (二)广泛搜集居民安全需求,解决敏感人群需求痛点
    3. (三)加大公共场所设施安全宣传与教育力度,提升居民公共安全行为能力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