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中国慈善文化类型分析与历史“转型”回应

摘要

《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作为国内首本介绍中华慈善文化的教材读物,从中华慈善文化现象中提取了六种基本模型,分别为: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地方慈善、民族慈善、海外华人华侨慈善和公民慈善。本文回顾既往中国慈善史研究,结合书中慈善类型的具体存在时间和实践,试图勾勒出中国近世慈善的演变轨迹:明末以降,地方社会的“善举”主体日益多元,除了当地士、商及其背后的宗族力量,行商、买办、华侨等群体也不断加入。随着实践主体的扩展,慈善实践的形式也发生变化。时至清末,明末以降的观念和实践积累被重新解读,成为“公民公益”的部分思想资源。与此同时,宗族善举的种种机制也日渐溢出宗族边界,与地方事务乃至指向国家利益的“公益”互相嵌合,共同融入近现代国家转型的最初探索与积极践履之中,恰可对中国慈善史的历史“转型”问题作出回应。

作者

杨凡舒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人类学。
Yang Fanshu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池子华(2004):《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日〕夫马进(2005):《中国善堂善会史研究》,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日〕夫马进、胡宝华(2006):《中国善会善堂史——从“善举”到“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七卷。
  • 〔日〕沟口雄三(2014):《辛亥革命新论》,乔志航、龚颖等译,《中国的历史脉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英〕科大卫、刘志伟(2000):《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第3期。
  • 梁其姿(2001):《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17):《“贫穷”与“穷人”观念在中国俗世社会中的历史演变》,《变中谋稳:明清至近代的启蒙教育与施善济贫——梁其姿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罗志田(2015):《地方的近世史:“郡县空虚”时代的礼下庶人与乡里社会》,《近代史研究》,第5期。
  • 武洹宇(2018):《中国近代“公益”的观念生成:概念谱系与结构过程》,《社会》,第6期。
  • 〔日〕小浜正子(2003):《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朱健刚、武洹宇主编(2020):《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周秋光、曾桂林(2006):《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 曾桂林(2008):《近20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第2期。
  • 张佩国(2017):《传统中国福利实践的社会逻辑——基于明清社会研究的解释》,《社会学研究》,第2期。

中国慈善文化类型分析与历史“转型”回应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2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