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摘要

存在论始于古代希腊,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代表了两条不同的存在论道路。这种存在论本质上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哲学存在论。我们一般所说的哲学存在论局限于事物性领域,就连逻辑学和数学也属于事物性领域,更遑论物理学这样的科学。甚至精神也属于事物性领域。这一哲学存在论有巨大的“有效性”。但是,早在《巴黎手稿》时马克思就已经意识到这一哲学存在论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把真实的事物和事情对象化、客体化、质料化了。对经济学而言,一切都是已知的、现成的、可计算的经济要素,连人也是商品;甚至在逻辑学、语言学、数学中亦复如是,一切都只是数量,一切都只是字母,一切都只是符号。所以海德格尔不把这种哲学存在论视为存在论,立足于“面向事情本身”,海德格尔彻底改变了现象学,并明确意识到了存在论转向。同时,海德格尔明确意识到了,尽管马克思主要活动于存在者领域,但通过对现代人的异化和无家可归状态的批判,马克思深入了人的本质的最深处,从而走向了一种真正的存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种基于哲学存在论的对马克思的研究,无论是经济哲学的、法哲学的、政治哲学的,还是实践哲学的、历史哲学的、文化哲学的甚至是人学的研究,无论多么时髦,正如海德格尔在对萨特的存在论批判中所言,都低于马克思,从而没有资格和马克思交谈。

作者

赵凯荣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4.4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