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交易、互惠及其混合形态:以知识为交换品的差别性互动分析

摘要

现有的以知识为交换品的人际互动分析无法有效回应现实中丰富的互动活动。本文借助人际交换活动的两种理想型——交易和互惠——分析了以知识为交换品的几种差别性互动形态。分析可见,专家培训学员、专家提供咨询这两种互动的不确定性较低、回馈多元性低、目标单一,可用复杂交易来分析;师傅与徒弟互动的不确定性不高、回馈多元性居中、目标多重,可概括为复杂交易和互惠的混合互动;而导师与学生互动、专家之间讨论争鸣则不确定性高、回馈多元性高、目标多重,尤其是通过关系活动的开放性与交互式创新相互激发推动知识创新,可用互惠概念加以分析。本文意图从两个方面予以分析:一是在信息产业发达的今天更好地理解以知识作为交换品的各类线上线下互动,在设计互动机制时加入对差异化的互动特征和多重目标的思考;二是在理论上探讨如何发展和运用交易和互惠这一对用于讨论人际交换活动的基础分析性概念。

作者

汪琳岚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Wang Lin-lan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彼得·伯格,2016,《知识社会史》,陈志宏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 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2019,《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吴肃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李钧鹏,2019,《理解、知识与意义:彼得·伯格的解读社会学》,《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
  • 马骋宇,2016,《在线医疗社区医患互动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11期。
  • 马克斯·舍勒,2000,《知识社会学问题》,艾谚译,华夏出版社。
  • 马克斯·韦伯,2013,《韦伯方法论文集》,张旺山译,台北:联经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2001,《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纳森·哈登,2013,《新型教育模式将导致传统大学消失》,吕虹编译,《社会科学报》1月24日。
  • 威廉森,2001,《治理机制》,王健、方世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亚当·杰夫、乔西·勒纳,2007,《创新及其不满:专利体系对创新与进步的危害及对策》,罗建平、兰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叶毅均,2016,《论韦伯之“理想型”概念建构——兼与林毓生先生商榷》,《思想与文化》第2期。
  • 周波,2007,《知识交易的定价》,《经济研究》第4期。
  • Stiglitz,Joseph E.& Greenwald,Bruce C. 2014. Creating a Learning Society:A New Approach to Growth,Development,and Social Progres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Storper,M.& Venables,A.J. 2005. “Buzz: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 In Stefano Breschi & Franco Marlerba(eds.),Clusters,Networks and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eece,David J. 1982. “Towards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product Firm.”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3(1):39-63.

交易、互惠及其混合形态:以知识为交换品的差别性互动分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6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的分析路径
    1. (一)将以知识为交换品的互动纳入经济社会学的互动分析
    2. (二)交易和互惠:人际交换活动的两种理想型
  • 三 以知识为交换品的差别性互动:基于交易和互惠概念的分析
    1. (一)现实中以知识为交换品的几种互动形态
    2. (二)以知识为交换品的互动:基于交易和互惠概念的分析
    3. (三)讨论:复杂交易和互惠概念在分析上的延展
      1. 1.复杂交易:不确定性与回馈品单一并存
      2. 2.互惠:对多目标的容纳、对生成性关系以及交互性创新的推动
  • 四 应用分析:案例和反思
    1. (一)“知识零售”能给专业人士带来足够的激励吗?
    2. (二)在线教育能替代传统的面对面教育吗?
  • 五 结论和讨论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