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碳循环与碳中和评估进展

摘要

我国践行碳中和承诺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碳源和生态系统碳汇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反映碳中和各项政策和各项计划实施的有效性。为了制定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可行路线图,必须清楚了解当前碳平衡的现状、估算的不确定性来源以及改善估算方法的挑战。排放量从2000年的32.9±3.1(9.4%)亿tCO2分别增加到2009年的76.2±13.0(17.1%)亿tCO2和2019年的101.1±9.0(8.9%)亿tCO2;21世纪第一和第二个十年的平均排放量分别为52.4±3.4(6.5%)亿tCO2和93.4±6.3(6.7%)亿tCO2,年代际平均年增长率由9.0%下降到2.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2019年碳汇在7.7±7.3亿tCO2和18.7±6.6亿tCO2/年之间变化,20年均值为13.2亿tCO2/年,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2010~2019年平均总碳汇124.7亿tCO2/年的10.6%。2000~2019年平均净碳收支与碳中和目标相比亏缺62.2亿tCO2/年,2019年亏缺89.1亿tCO2。各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态系统吸收量和碳中和盈亏差别巨大,只有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实现了碳中和,其碳汇盈余(对全国碳中和贡献量)分别为0.47亿tCO2/年和0.30亿tCO2/年;碳汇亏缺最大的5个省份亏缺值达5亿tCO2/年以上。本文最后分析了中国碳中和评估研究面临的问题、不确定性来源,并展望了中国碳中和和碳汇估算中亟须改善与发展的方向。

作者

陈报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循环、大气同化反演模型和陆面生态模型。
朴世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领域新兴、交叉的环境气象领域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天气及气候变化中大气成分作用研究。
刘竹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碳收支及碳数据、人类活动碳排放与碳足迹的量化。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碳循环与碳中和评估进展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5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引言
    1. (一)全球碳循环及碳收支
    2. (二)碳中和现状及行动有效性评估研究
  • 二 碳中和评估方法
    1. (一)人为碳排放的估算方法
      1. 1.自下而上碳排放清单方法
      2. 2.大气CO2反演系统在计算人为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2. (二)生态系统碳汇的估算方法
      1. 1.“自下而上”的观测与生态模型方法
      2. 2.“自上而下”的大气反演方法
      3. 3.IPCC碳汇认证方法
  • 三 中国碳中和的现状及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的挑战
    1. (一)中国人为碳排放持续增加但近10年增幅变缓
    2. (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结果不确定性大且年际变幅大
    3. (三)中国碳中和形势严峻且省际差距巨大
      1. 1.2060年实现碳中和压力大、形势严峻
      2. 2.各省份面临实现碳中和的压力差距巨大
  • 四 中国碳中和评估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1. (一)碳收支估算不确定性来源分析
      1. 1.人为CO2排放清单估算不确定性来源
      2. 2.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中的不确定性来源
    2. (二)碳中和和碳汇评估中的挑战和亟须改善与发展的方向
      1. 1.需要建设更多的高精度大气二氧化碳观测站,完善中国温室气体监测网
      2. 2.需要更多数量的大气反演模型的集合研究
      3. 3.省市尺度碳中和行动有效性评估需要发展高效同化算法,建设碳同位素监测网
  • 五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