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云南森林碳汇潜力与碳中和路径探析

摘要

采用造林、再造林或森林管护等措施可增加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来抵消工业中的碳排放,森林碳汇相对于工业减排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受到各个国家的青睐。本研究指出,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目标时,不仅人工造林可增汇,森林自然增汇也可推动碳排放的“净零”进程,即自然增汇与人工增汇发挥同等作用并贡献于碳减排和碳中和。然而,现实中仅有人工增汇,而且是以林业碳汇方法学核准的人为碳汇可进入市场交易实现价值,不能有效激励森林经营者和人工造林者参与减碳增汇,更好地服务于碳减排和碳中和。鉴于此,笔者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国际绿色治理和我国碳减排、碳中和战略部署,以西南重要林区——云南为研究对象,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与衡量森林固碳量及其碳汇潜力,同时遵循《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基本方法,借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数据,使用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法计算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深入分析云南森林碳汇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差距,阐明云南碳中和现状。最后指出,基于云南现有森林碳汇潜力,在土地有限且造林增汇受限条件下,为激发更多社会主体依托森林服务碳减排、碳中和,必须明确云南省碳源和碳汇数量分布,把森林碳汇作为生态补偿和森林生态功能价值实现的渠道,创新林业碳汇金融产品,构建云南林业碳汇期货交易市场,以差异化战略开展林业碳汇期货交易,基于本土重点排放企业的CCER抵消制度,把重点排放企业与林业碳汇有机融合,创新本土碳减排路径,以加快云南碳减排和碳中和步伐,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碳减排、碳中和战略部署。

作者

苏建兰 ,博士,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胡忠宇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
常如冰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云南森林碳汇潜力与碳中和路径探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8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已有研究简述
  • 二 森林碳汇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中的重要地位
    1. (一)森林资源吸碳功能分析
    2. (二)森林资源在中国碳减排承诺中的地位分析
    3. (三)我国森林碳汇对碳中和的重要作用
  • 三 云南森林资源概况及其碳汇潜力分析
    1. (一)云南森林资源概况
    2. (二)云南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 四 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
    1. (一)基于能源消耗的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2. (二)云南省经济增长率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分析
  • 五 云南碳中和现状及云南森林固碳贡献分析
    1. (一)基于森林资源的云南碳中和状态分析
      1. 1.云南省森林资源固碳量及其增量分析
      2. 2.云南省森林资源固碳量增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比分析
      3. 3.基于云南省森林资源固碳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的分析
    2. (二)云南省森林固碳贡献分析
  • 六 云南碳中和的路径选择建议
    1. (一)政府部门:明确云南碳源和碳汇数量及其分布
    2. (二)林业和草原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土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经营效率以提高森林资源增汇潜力
    3. (三)重排企业约束:基于本土重排企业的CCER抵消制度,把重排企业与林业碳汇有机融合,创新本土碳减排路径
    4. (四)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投资主体: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战略开展林业碳汇期货交易,解决林业投资资金瓶颈,创新林业碳汇及其金融衍生品交易,稳定林业碳汇价格,获得森林经营追加投资,激励投资行为
      1. 1.构建云南林业碳汇期货交易市场
      2. 2.创新林业碳汇金融产品,发展碳金融产品以形成垄断竞争优势
      3. 3.构建林业碳汇主导下的碳期货交易机制,开展风险预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