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关键词

作者

翟学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中国研究》等学术刊物编委会委员。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国社会与中国人心理及行为方面的理论建构,包括关系网络、家庭与家族、权力与权威、社会流动与信任、价值观、社会与组织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本尼迪克特,1994,《菊与刀》,吕万和、熊达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布尔迪厄,199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布尔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布劳,彼德,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张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布劳,彼特,1991,《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吉元、胡必亮主编,1996,《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董仲舒,1989,《春秋繁露·奉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杜赞奇,1994,《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戈夫曼,1990,《日常接触》,徐江敏、丁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何梦笔,1996,《网络、文化与华人社会经济行为模式》,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黄光国,1988,《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 吉登斯,1997,《论社会学方法新规》,黄平译,《天涯》第5期。
  • 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纲要》,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库利,查尔斯,1989,《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 李路路,1997,《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 鲁迅,1991,《说“面子”》,载《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罗素,1996,《中国问题》,秦悦译,南京:学林出版社。
  • 米德,乔治·H.,1992,《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史密斯,亚瑟·亨,1998,《中国人的性格》,乐爱国、张华玉译,上海:学苑出版社。
  • 特纳,乔纳森·H.,1987,《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托马斯,W.I.,1988,《不适应的少女:行为分析的案例和观点》,钱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韦伯,马克斯,1995,《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韦伯,马克斯,1997,《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郑东平编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 殷海光,1989,《中国文化的展望》,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袁岳、王欣、张守礼,1997,《北京外来人口中的三种权威及其影响》,《战略与管理》第2期。
  • 翟学伟,1993,《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第4期。
  • 翟学伟,1994,《面子·人情·关系网:中国人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特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翟学伟,1995a,《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 翟学伟,1995b,《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一种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冬季卷。
  • 翟学伟,1996,《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 翟学伟,1997,《“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社会学研究》第3期。
  • Duck,S. & Perlman,D.,1985,Understand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London:Sage.
  • Fairbank,J.K.,1948,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u,Hsien Chin,1944,“The Chinese Concept of Face”,American Anthropology,No.46,pp.45-64.
  • Hyman,H.H.,1942,“The Psychology of Status”,Archives of Psych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No.269,p.94.
  • Lin,Yutang,193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New York:John Day Book.
  • Linton,R.,1936,The Study of Man,New York:Appleton.
  • Parsons,T.,1937,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New York:McGraw Hill.
  • Parsons,T. & Shils,E.,1950,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Weber,Max,1970,“Class,Status,Party”,in Peter I.Rose(eds.),The Study of Society,New York:Random House.
  • Yan,Yunxiang,1996,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Yang,Lian-sheng,1957,“The Concept of ‘Bao’ as a Basis for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in J.K.Fairbank(eds.),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0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