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报告

摘要

粤港澳三地有史以来就是“文化共同体”,拥有共同的地缘、史缘、族缘和文化空间,并联合申报、共同拥有、共同发展了粤剧、凉茶、醒狮、咏春拳等多项非遗项目,但在非遗资源分类、非遗名录建设、非遗价值的分类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报告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的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发现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类非遗资源优势明显,但民间文学、曲艺类项目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短板凸显,传统戏剧、曲艺类项目在省级非遗名录中弱势明显,而民间文学类并无项目登榜国家级非遗名录。在空间上,广佛、深莞两个城市群是大湾区内地9市中非遗资源高度密集的区域,与香港、澳门共同构成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传承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推进非遗旅游利用,在非遗旅游传递文化融合新内涵、旅游需求推动非遗传承新模式、时空拓展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文旅科技赋能非遗展示新形态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效,未来可以在文化纽带、空间联动、名录协同、文旅融合等方面,继续深化区域非遗旅游的互动合作。

作者

吴悦芳 ,博士,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创意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旅游、旅游流动性。
甘梓莹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城市发展研究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白凯,2019,《中国旅游发展笔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利用》,《旅游学刊》第5期。
  • 蒋明智、樊小玲,2021,《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文化遗产》第3期。
  • 孔庆夫、张海庆,2022,《粤港澳非遗的文化基因与非遗名录制度改进》,《文化遗产》第4期。
  • 莫非,2022,《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基于文化认同视角》,《齐鲁艺苑》第3期。
  • 宋俊华主编,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谭志红,2022,《加强粤港文旅合作 再续湾区发展新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广东文旅系统反响热烈》,《中国文化报》7月3日。
  • 徐红罡、吴悦芳等,2021,《重新发现手艺:可持续旅游发展视野中的传统民间工艺》,商务印书馆。
  •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 用三种方式解锁非遗新生活》,http://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8382212123697553126&share_to=copy_url&track_id=00141a44-f501-44cd-8720-4f83bec7e7f3。
  • 周柳、陈颖彪,2021,《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2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引言
  • 一 数据来源和方法
  • 二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的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
    1. (一)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及名录体系
    2. (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的类型特征
    3. (三)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 1.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
      2. 2.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分布特征
  • 三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旅游利用现状
    1. (一)从“文化互鉴”到“使命弘扬”:非遗旅游传递文化融合新内涵
    2. (二)从“进社区”到“在社区”:旅游需求推动非遗传承新模式
    3. (三)从“单体资源”到“联动游径”:时空拓展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
    4. (四)从“静态凝视”到“动态沉浸”:文旅科技赋能非遗展示新形态
    5. (五)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共融”:文旅新业态下非遗融合展现新面貌
  • 四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旅游利用的对策建议
    1. (一)强化非遗旅游文化互鉴纽带,共同讲好大湾区故事
    2. (二)构建非遗旅游空间互动廊道,城市赋能文化空间
    3. (三)强化非遗法治协同保护,协调改进三地名录制度
    4. (四)大力撬动文旅融合的产业活力,借力科技和创意激发美学效应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