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的新冠疫情前后比较

摘要

新冠疫情的突发,加速了人们生活的“数字位移”,未成年人在互联网运用方面越来越多的改变也随之显露。对比疫情发生前后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情况,本文从数字化生存情况、网络认知与网络文化、网络社交与社会参与、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四个维度,全面扫描未成年人用网特征差异,洞察其背后存在的隐忧与蜕变,并建议从改善反沉迷监管机制、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运动兴趣、心理韧性方面为未成年人健康触网保驾护航。

作者

刘嘉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传媒调查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与舆情分析、社交媒体与用户心理行为研究。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的新冠疫情前后比较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前言
  • 二 新冠疫情前后的互联网运用特征差异
    1. (一)未成年人数字化生存的主要变化
      1. 1.疫情时期“手机控”大幅增多,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手表热潮渐退
      2. 2.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热度减退,看视频成最受欢迎选项,云端学习时间显著增多
    2. (二)未成年人网络认知与网络文化的主要变化
      1. 1.网络助力未成年人了解外界,但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自我解决问题意愿下降
      2. 2.网络文化模仿行为盛行,流行歌曲、网言网语等是主要模仿对象
      3. 3.年青一代的传统职业憧憬重燃,新兴互联网职业正在祛魅
    3. (三)未成年人网络交往与社会参与的主要变化
      1. 1.网络交往信息生态整体向好,但耽误学习问题快速蔓延引担忧
      2. 2.未成年人流行网络诉苦,多方位展示自我以缓解压力
      3. 3.从不关心网络热点话题的未成年人减少近两成,网络发言态度显现随意化苗头
    4. (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的主要变化
      1. 1.疫情遇上“双减”,代际监管尺度难把握,部分家长选择宽松监管
      2. 2.家长与孩子双向奔赴,以平等沟通营造互助和谐的家庭氛围
  • 三 疫情对未成年人数字生活带来的次生“灾害”与创伤后成长
    1. (一)疫情风险和长时间用网风险交织叠加,引发心理与身体不适
    2. (二)疫情激发“反脆弱”本能,创伤后成长重塑未成年人价值观
    3. (三)线上沟通日益开放,警惕网络糟粕伤害未成年人
    4. (四)家庭代际亲密关系重新链接,用网监督宽松化暗藏风险
  • 四 对策建议
    1. (一)加快研制未成年人版智能手机,重视“青少年模式”有效性评估
    2. (二)加强家庭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3. (三)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内容,以线上线下联动激活学生运动兴趣
    4. (四)善用正能量网络视频,锻造未成年人心理韧性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